| 韶关市:提升服务质效 绘就幸福底色奋力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篇章 -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韶关市以“推进共同富裕和保障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政府保基本与慈善提质效”双线融合,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奋力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顶层设计,推动救助模式由“单一式”向“多层次”优化升级
围绕群众之盼和救助之需,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市县两级均建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本地具体办法和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了部门协作、政策实施、救助衔接等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同时,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压实市县镇三级责任,确保救助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宣传救助政策、走访慰问、发放物质及补贴等方式,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受益群众近50万人次。
二、聚力提标扩面,推动救助工作由“按标准”向“高质量”转型升级
在提高保障水平暖民心、扩大救助范围惠民生方面持续发力,连续多年将提标工作列为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逐年提高保障标准,其中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比省定标准高约4%。2023年共支出保障金4.29亿元,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加强基本生活救助和专项救助,及时启动物价上涨价格联动机制,突破户籍限制,将救助对象扩围至非本市户籍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将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完善急难型救助,在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由急难发生地实施救助,增强群众安全感。
三、探索“慈善+救助”模式,推动救助服务由“独立式”向“多元化”转变升级
为促进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高质量融合发展,由政府牵头、民政组织实施、部门联动,合力实施“招善引爱”战略,围绕“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主题,以群众需求和慈善项目为载体,采取“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模式,构建起政府部门、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慈善救助帮扶高效衔接的扶弱济困新格局。为推动“招善引爱”取得实效,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市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通知》,会同卫健、教育、住建、文广旅体、残联等部门,推动“腾爱兴村帮镇”“莞韶圆梦助学”“乡村健康快车”“助听行动”“幸福家园”等项目落地韶关,在扶老助残、乡村振兴、文化保护、教育医疗等领域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公益帮扶项目922个,募集善款2.88亿元,募集物资价值8968万元,助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963个,受益群众达185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慈善力量在社会救助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韶关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进一步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民生保障底线,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