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的冬天,天清气朗。驾车从花都区交界进入S114线清远段,一路驶来,路面整洁,标志清晰,车辆往来有序,窗外蓝天白云,惠风和畅。
“原来的路没这好,车多,又乱。我自己都不敢去对面的小卖部买东西。”一位阿婆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桂岭村村民每天出村都必须经过村委会门前的S114线。每天出村经过此道,村民都会格外小心,因为这条道路经常发生事故,当地村民尤为担心自身安全,甚至视之为“夺命路”。
桂岭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与清远市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施息息相关。
省道S114线清远路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是交通运输部2016年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建设示范工程,也是省政府确定的2016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省道S114线清远段全长281公里,沿线途经清城区的石角镇、横荷街,清新区的太和镇、禾云镇、龙颈镇、浸潭镇、石潭镇,阳山县的七拱镇、阳城镇、小江镇、黎埠镇和连州市的九陂镇、连州镇、东陂镇、丰阳镇,共15个经济重镇,涉及沿线138万常住人口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
为在2017年元旦前完成工程,清远市公路管理局组织参建单位,从原来计划90天工期调整为50天施工计划,克服线路长、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经过近50天日日夜夜的努力,S114线清远段公路生命安防工程示范路段顺利改造完成,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交工验收。全线281公里,投资1.12亿元,安全提升工程建设,基本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防护体系,提高了道路的安全系数,为公路使用者创造了安全、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
转变
昔日“烂烂路”变身奔康道
清连二级公路是省道114线上的重要路段,与清连高速走向平行,途经清新、阳山、连州三个县(市、区)共13个经济重镇,辐射连南和连山两个少数民族县农村经济,且是联系湖南、广西的重要出省通道。该线路涉及并影响着沿线清远达108万多人的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
2000年以来,由于超载运输严重,以及经营业主维修养护力度不足,加上清连一级公路高速化改造期间,大量车辆绕行清连二级公路,而且超载超限车辆迅猛增加,致使该路不堪重负,路面严重损坏。路面由于破损严重,被当地群众称为“烂烂路”,也被自驾游人士称为“跳跳路”,甚至有媒体曾称其为“广东最长烂路”。
长期以来,如何尽快修复清连二级公路已成为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10年的提案和话题。2014年,清远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公路局创造条件争取资金,改变这一路况。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要求务必最迟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路面改造修复。
清远市公路局主动从清连高速公路业主接养项目,撤销清连二级公路5个经营性收费站,还路于民,争取到中央和省主要资金补助计划帮助。2014年10月8日,清连二级公路路面改造正式在清新率先动工。清远北部地区清新和连阳地区沿线十多个施工点,基本同步对189公里路面开始大修改造。通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釆用公路创新BT建设方式,同时逐步筹集近5亿元建设资金,勇于以时间换空间,敢于以效率换效益,在2015年10月,项目路面改造工程完工,沿线百万群众彻底告别清连二级公路这条“烂路”。
2015年初,清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实地考察工程后,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能花大力气筹资把清连二级公路改造修复,最大目的就是为沿线老百姓和乡村经济有条好路,促进地方经济对外交流,真正起到便民、利民、惠民作用。随着路面改造顺利全面完工,沿线广大群众都说,“路通带来财通,思路决定修路”。
困境
道路安全隐患仍然突出
“十二五”期间,清远公路人完成市域国省道1607公里中997公里“次差路”升级改造,实现“烂路变好路、好路变美路”重大跨越。
平整的路面和优美的路域环境都让人发出感叹:困扰清远、影响清远的国省道“烂路时代”,清远出省出市没有一条好路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清远市公路管理局巧借“迎国检”的机遇,积极争取到中央、省级政策资金支持,调动地方积极性,完成市域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全面消灭境内次差路;步入“十三五”,清远大力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生命公路安保工程,有效改善了实施路段的行车安全条件。但受资金、地形等因素限制,部分公路尤其是山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隐患仍然比较突出,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
清远遇到的难题,也是全国其他省和兄弟市所面临的。
为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要求,2015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现有公路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方案》,对公路安防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详细部署,并将广东、河北、浙江、湖南、贵州、甘肃等6省定为示范省先行先试,以期总结经验、示范带动。
以此为契机,2016年初,清远正式启动全省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荐,交通运输部将S114省道贯通清远南北281公里公路,定为广东省公路安防工程省道示范路段,占全国先行先试路段1/13,占全省首批示范路段接近2/5.清远市公路管理局勇于担起了该示范工程建设的重任。
为推动工程顺利实施,清远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门召开S114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协调会议,明确了建设任务,部署了有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和实地检查指导项目建设情况;沿线地方党委政府密切配合,积极筹集配套资金并组织力量及时解决地方民事问题。
破题
为群众出行加上“安全锁”
翻开清远市公路交通地图,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安防工程示范路段沿线村镇众多,道路穿村过户、曲折蜿蜒。以前,过村路段交通无序等问题一度困扰着附近百姓。
在清新区禾云镇桂岭村委会,村民每天出村都必须经过村委会门前的一段省道。每天出村经过此道,村民都会格外小心,因为这条道路经常会发生事故,当地村民尤为担心自身安全,甚至视之为“夺命路”。
“这条道路旁有10个小自然村,总共有2000余人。”桂岭村村民表示,当地村民出村摘菜、耕田必须穿越这条道路,但就在这条很窄的马路上,从摩托车到大货车,以及来往行人全部挤在路上同行,“那些车辆开得很快根本就不减速,这里又没有减速带,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省相关文件要求,省政府已将“选取710公里有代表性的路段先行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列入2016年省十大民生实事,其中包括了清远省道S114线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工作负总责,同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并建立约谈和问责机制。
该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长281公里,最大特点是将实施路宅分离,对于过境路段、较大村庄、较大居民区,通过设置路宅分离花池把道路与沿线民房隔离。由于道路穿越山区存在较多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工程还需采用相应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如设置警告标志、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减速防滑铺装等。
清远市委常委、副市长、广清帮扶指挥部总指挥李新全在该工程项目建设协调会上曾强调,在S114线清远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出坚持三个精准定位:一是精准设计定位。按照“一带一路”的战略思维,通过公路标志标线、融入公路文化和人文关怀元素,整合道路空间的景观形态,通过示范公路促进“快进慢游”的旅游格局。
二是精准功能定位。注重发挥示范公路“四个一”作用(一个杠杆,撬动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带动自驾旅游等高端市场;一个引擎,通过提升公路服务加快沿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一个标杆,为全省推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示范工程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一个样板,通过先行先试打造一种模式,为广东省今后更多旅游公路建设提供样板)。
三是精准帮扶定位。通过示范公路的建设,大力发展沿线旅游精品项目,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为落实精准扶贫攻坚任务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
据清远市公路局总工程师黄学明介绍,公路安防工程具体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完善交通标志和标线系统;进行系统化的路侧安全处置,加强对路侧危险路段的提示与警示;保障视距;速度控制;平面交叉路口综合处理;公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处理;沿线服务设施;设置停车区、观景台等。另外,整个工程还包括新设标志牌及重新施划路面标线、进行渠化改造、增设示警桩、新建或改造边沟、设置避险车道等内容,旨在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为过村路段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一系列举措,既提高了道路的安全通行能力,又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公路沿线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百姓的赞誉。
发力
谋划打造自驾旅游示范线路
得益于S114线公路的改造升级,如今,到清新区禾云镇井建村吃农家饭,品农家乐,体验生态旅游的自驾游游客越来越多。
井建客家农庄就位于S114线的边上,在农庄老板唐洪珊看来,清远正在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而畅通的公路正是这些战略推进的关键抓手。S114线清远段的改造升级和生命安防工程的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带来了新动力和活力,也为沿途产业和商家带来了更多商机。
清远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连一阳”(连山、连南、连州、阳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过去的旅游产业因交通条件所限叫好不叫座,“三连一阳”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
随着清远近年来实现“烂路变好路、好路变美路”的新格局,旅游出现“井喷”现象,加上正在动工投资300亿元的“清远长隆”项目与计划2018年投资500亿元“广州(花都)万达电影城”同期开业的溢出效应带动,清远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寻幽探胜、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的热门线路。
笔者获悉,清远将在S114、G106、S354、G107、G323五条国省道干线规划打造旅游线路。通过建设服务完善、功能齐全的清远旅游公路,把清远“一江两岸”“三连一阳”的旅游资源集聚起来,形成“快进漫游”的旅游新格局。
走遍清远,开心首选。清远市公路局局长蔡旭东透露,下一阶段,该局将结合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示范工程,与沿线地方政府和市直部门联手将省道S114线打造成为清远连通连阳北部地区“福气之路、财气之路、人气之路”,助推“民生之变、产业之变、贫困之变”,积极构建“畅、安、舒、美”的中国美路,建设广东自驾旅游示范线路。
打造福气之路,百姓的“幸福线”。带动沿线农村农产品、农家乐、农业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财气之路,地方的“经济线”。在路通财通的推动下,显著扩大沿线行政区域的招商引资成果,促进区域经济的振兴发展;人气之路,旅游的“黄金线”。吸引省内外更多的人群到清城、清新和“三连一阳”发现城镇美、感受原生态、体验农家乐、享受慢生活,实现旅游资源的充分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