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阳江:全面抓好民政兜底保障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6-09 19:55:00 来源:阳江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839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近年来,阳江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这一主线,织密网、兜底线,推动各项兜底保障工作一贯到底、落地落实。

积极主动,精心部署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市民政局坚持目标导向,及时调整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定期研究部署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行局领导同志挂点联系县(市、区)包片督导机制,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及机关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层层压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同时,加强挂点扶贫村帮扶力度,2019年市民政局挂点村东风村37户83人贫困户通过扶持种植养殖、政策兜底等方式,所有贫困户均达到脱贫标准,实现结对挂点贫困户全员脱贫。

精准对接,狠抓落实

  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尤其是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农村贫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及时清理纠正低保政策落实不到位、慢作为、不作为等问题,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今年以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538户1407人纳入低保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491户1019人及时清退。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低保资金9231.74万元。

  加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落实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做到“应养尽养”。4月底,全市共有孤儿107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55人、艾滋病儿童6人,均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配备了儿童督导员49名、儿童主任843名,指导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等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全市超过4.9万困难或重度残疾人享受相关政策关爱。加强对困难群众救助供养,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4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供养资金5001.30万元。全面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通过集中或分散供养方式,保障全市14991名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有病得到及时治疗、没病得到照料护理。

  加强临时救助与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衔接,对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通过临时救助做到有困必帮、有难必救。疫情期间,对申请低保、特困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增贫困人口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及个人,视情由当地乡镇(街道)或县级民政部门先行给予临时救助。4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485万元,救助了2170人次。同时,及时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今年以来,全市已启动了三次联动机制,累计向相关民政服务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328.1946万元。

多方合力,统筹推进

  此外,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方联动,补齐短板,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幸福院、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点(站)等700多个,全市90%以上的村(居)委会设有老人活动场所;全市已开业运营的养老机构78家、敬老院44家、综合性福利机构3家。阳西、阳春公办养老院已建成并着手开业。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8219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7.7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三社联动”作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江城区建设社区、阳春市龙湾社区2个社区的创新经验入选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提名项目,阳东区“智慧乡村+村务管理”作为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案例被评为全省先进案例。坚持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下功夫,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引导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留守儿童等领域开展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组织扶百村”、百家社会组织走近留守和困境儿童“牵手行动”等专项行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再发力。依托“基层民政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广东“双百”社工计划,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的社工专业力量,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各类专业社工机构38家,“双百”社工站点24个,通过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实现基础民政工作精细化、专业化,有力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局。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