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投资动态

“前海精神”铸造“特区中的特区”为新一轮改革探路

时间 : 2015-12-07 17:02:03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30多年前,“蛇口精神”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旗帜。而在今天的特区,“前海精神”正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象征。

  前海的战略定位十分清晰——它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桥头堡”,在“深港合作”“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3大国家战略中承担起“先行先试”的使命,是“特区中的特区”。前海的任务不仅仅在于种出一块GDP和税收的“高产田”,其更重要的使命是探路、是破冰。

  “有特别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特别开放的思维模式;呈现特别敢闯的精神状态;应有特别严格的一流标准;突出特别拼搏的创业干劲;体现特别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特别廉洁的行为规范。”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用“七个特别”来阐述“前海精神”的内涵。

  传承、延续和弘扬“蛇口精神”“深圳精神”,在自贸区的热土上,这样的“前海精神”正在被培育、锤炼、弘扬。新城已初现雏形,入驻企业已超5万家,深港合作呈现“井喷”状态,在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探索、实现突破,前海目前已率先取得一系列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改革创新成果……“特区中的特区”正坚定迈向使命。

  “无中生有”建造新城

  “我们来看看前海港货中心在哪,提前踩点,以后买奶粉、化妆品就不用去香港了。”深圳市民李小姐和“闺蜜”趁着周末驱车来到前海。12月初,前海港货中心已进入内外装饰冲刺阶段,准备开门迎客。

  “前海”这个在过去听起来有些“遥远”的地方,正与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发生联系。由集装箱改建而来的前海综合办公楼里人来人往;企业公馆中名企云集,一片忙碌景象;与企业公馆相邻的青年梦工场里,许多深港及世界青年相谈甚欢、碰撞创新创业灵感……

  而在3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空旷的工地。

  基础设施建设是让前海自贸片区“见形象、聚人气、出效益”的基础。开发强度极高,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极其复杂,地下道路、地下空间与地上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地块开发立体式统筹开发——前海面临诸多挑战,但困难没有拦住前海的建设者。这几年,他们在“前海精神”的支撑下“无中生有”造新城,实现了前海“一年一个样”。

  “我们要有上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的那股劲头,‘大会战’就是要打破常规,要24小时干,前提是要保证科学和安全。”今年8月,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率队检查位于前海桂湾片区的高压线下地项目时曾这样说。今年7月底,前海新城建设又提速——提出开发建设“大会战”,一批重要项目强力推进。短短数月,前海面貌又发生大变化。

  “创新商务中心A、D组团年底可交付使用;梦海大道前湾段建成通车,桂湾段正在抢建关键节点,有望年底实现半幅通车。前海桂湾河工程桂庙渠水廊道年底可具备通水条件;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自贸新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罗列“大会战”的成果,“我们还在进行年底冲刺建设目标任务”。

  前海还将继续发生变化。以前海新城先导区建设为引领,前海计划在明年推进前海国际金融城、蛇口旅游城、香港现代产业城和绿色生态示范区、智慧城市示范区以及低碳交通示范区“三城三区”建设,在国家、省市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发布“前海标准”。比肩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城市环境和品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诞生。

  敢闯敢试为改革“破题”

  “目前四大自贸区的第一轮创新探索各有特点,应该说深圳做得最引人注目,深圳也最有条件在第二轮自贸区创新中走在前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贸易与投资研究所主任王海峰公开为前海“点赞”。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过去几年,前海在中央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粤港澳合作、广东自贸区建设、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围绕国际经贸规则、金融、法治、人才、深港合作、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探路、破冰,领先全国的改革创新成果不断出炉。

  “不跨越红线、不复制交易所模式、不向社会溢出风险”,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从一开始就决心大胆走出一条“另类”发展道路,通过建立投资者与中小企业的“网上部落”,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综合服务最多、准入机制最灵活的“新四板”。

  2013年1月,前海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破冰,被外界评论为“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截至今年10月,前海跨境贷累计实现提款金额328亿元,业务规模领先全国。跨境人民币贷款成为前海金融创新试验中的最大亮点。

  在人民币国际化、混业经营、放松监管、金融交易市场建设、深港金融合作等方面,前海创下了很多“第一单”。截至今年9月底,前海注册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机构共25664家,占注册企业总数51.66%.标杆性创新金融机构均纷纷落户前海,新业态不断涌现。

  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方面,除了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区一体化”运作模式、实施“先装船后改配”通关模式、建立原产地签证清单管理、检验检疫“电子证书”模式等创新。紧随TPP、TI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前海还在全国率先制定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简短版《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3个试点方案,努力为中美BIT、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提供基层经验和实践支撑。

  现代服务业对法治敏感,法治也是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制度保障。率先探索法律服务业对港开放,在全国率先探索涉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与适用、基层法院综合改革试点领跑全国、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全国领先、法律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前海一系列法治改革探索为各项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至目前,前海在制度创新方面共形成84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首批60条创新经验》有31项。具有片区特色的制度创新框架体系初步成型,前海的“改革先行者”角色凸显。

  开放创新促深港合作

  在总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的前海,5.8万平方米、投入超2.3亿元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很显眼。这个从空中俯瞰呈“梦”字形的建筑,是一个主要面向深港两地青年的类“硅谷”特色国际化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入驻的香港创业团队数量占一半。“不管是现在自贸片区也好,还是过去的合作区,深港合作都是核心的内容。”田夫说。

  杜鹏介绍,为强化与香港的合作,前海专门成立了深港联合工作组,组建了金融政策、法制环境、专业服务暨CEPA先行先试、投资推广、规划建设5个专责小组。

  降低香港中小企业的进入门槛、提供在一定条件下的内资待遇、允许香港专业人士到前海执业,去年底推出的深港合作方案涉及土地出让、港企税收优惠、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比起看得见的土地空间,前海更注重为港人、港企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空间和产业空间。

  去年,前海又提出“万千百十”工作目标——到2020年,由港资开发的建筑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为香港居民提供超过10万个中高端就业岗位,吸引1万家香港企业落户;力争港资服务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前海成功孵化培育的港资创新创业领军企业超过100家;在前海建立面向香港优势和特色产业的10个港企聚集基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港合作呈现“井喷”状态。前海已出让的17块用地中,9块土地为香港上市企业或实际控制人注册地在香港的企业竞得,港企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前海不断扩大对港服务业开放,目前,香港注册税务师、会计师、房屋经理、社会工作者等10多类人才可在前海从业执业。

  今年9月正式开工的嘉里建设前海项目是前海第一个试点“香港建设模式”的投资项目,前海将打造深圳建筑市场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扩大对港开放。此外,前海还积极引入香港大型产业发展平台,包括推动与汇丰银行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拟在前海落户五大合作项目。

  “在前海蛇口片区管理委员会的努力推动下,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的港企已超2300家。”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认为,前海深港合作成果显著。

  “接下来,前海要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准入限制,加快香港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年内实现港企入驻累计超过2500家、形成3个港资现代服务业集群,发挥好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促进香港繁荣稳定中的杠杆作用。”田夫表示。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