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创新强区,近年来,深圳市南山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推出“一二三”系列组合拳,努力打造中心城区绿色发展新标杆。
“一”就是打好一场治水提质攻坚战,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结合起来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山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治水提质为突破口,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河更清、湖更绿、海更蓝。治理七条河。按照“源头减污、管理控污、末端治污”的思路,开展“全流域、大会战”,辖区7条黑臭水体全域脱黑脱臭,后海河等4条建成区河流水质稳定,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督查。基本完成易涝点整治,35年来最强台风“山竹”登陆期间,全区未出现大的积水点。保护一座湖。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举全区之力推进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建筑物清理处置,288宗建筑全部签约、腾空,拆除复绿工作即将全面铺开。按照“让保护更严格、发展更充分”原则,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开工建设丽水河、燕清溪等水质保障工程,将西丽水库铁桶般地保护起来。修复一片海。加大深圳湾(南山段)污水直排整治力度,排水小区雨污分流100%完成改造,每日减排污水12万方,建成污水管网581公里。实施南山、蛇口两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厂水质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深圳湾水质明显好转,呈现白鹭戏水、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
“二”就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发展的基础。南山区坚持绿色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迈向高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始终把创新作为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发展新经济、壮大新动能,聚集ARM(中国)总部、空客亚太创新中心、鹏城实验室等全球顶级创新资源,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接近5%,超过韩国、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水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1/10,独角兽企业占全省2/3,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0%,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总部经济驱动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留仙洞、后海等六大重点片区,面向全球“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吸引高端总部项目入驻,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家、中国500强企业9家、上市企业148家。得益于“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今年上半年,实现GDP2146.46亿元,同比增长6.7%,总量居全省区(县)第一、全国第三;固定资产投资485亿元,增长18.6%。尽管经济密度、人口密度、投资强度不断加大,万元GDP能耗、水耗稳步下降,PM2.5平均浓度26.7微克/立方米,接近欧盟标准,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三”就是打造三大精品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结合起来
生态优势就是城区竞争优势。近年来,南山区大手笔投入、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三大精品工程,助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贯通一带。在风光迤逦的深圳湾畔,通过退城还海、还海于民,打通建设7.25公里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实现滨海风情与总部楼宇完美融合。休闲带西段连通东段共16公里,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最美海岸线。雕琢一园。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拿出68万平方米,建设深圳人才公园。作为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该园将大量人才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以一种独特方式,向38年来为深圳发展奉献过的杰出人才致敬,彰显了一座城市对人才的高度礼遇。构建一廊。在创新、创业资源高度密集的大沙河沿岸,开工建设13.7公里的生态长廊,总面积约95万平方米,串联起深圳大学城、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等片区,形成一条最美的创新中轴。一带、一园、一廊珠联璧合,共同组成全市最大的滨水慢行系统,成为南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