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广东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有力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 : 2022-09-19 10:20:08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在这里,我能做的事更多了,所以我来了。”9月14日,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获聘讲席教授。

  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10年来,广东“强师工程”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人才蓄水池,教师队伍人才总量、结构和高层次人才数量都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广东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种下揽才梧桐树

  不久前,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文科资深教授暨新引进高端人才聘任仪式,为一批教授颁发聘书、佩戴校徽。这其中,既有扎根华农30年的资深教授,也有华农培养、国外访学,工作后又回校的高层次人才。

  今年初刚受聘为华农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王应祥正是其中一员,毕业于华农的他曾在国内知名大学任教。“华农培养了我,我决定回到母校,和这所百年老校、新晋‘双一流’携手共进。”王应祥说。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培养高水平的“大国良师”,关键是要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时间回到2015年,广东在全国较早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并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3年后,广东整合“双高”建设、“省市共建”等项目,推出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特色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广东高校抢抓“双高”和“冲补强”发展新机遇,完善引才机制,拓宽引才渠道,向优秀人才广发英雄帖。

  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人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代表作和小同行评价制度,取消业绩形式限制和数量限制,并下放引进青年人才权限,二级单位自主开展人才评价和引进工作。

  华南农业大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精准引进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围绕“学科—团队—人才”的人才梯队建设结构,建立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人才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

  广东海洋大学坚持引育结合的原则,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筑巢引凤的同时,广东畅通成长渠道,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广东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达110余位、在岗“珠江学者”300多名,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名师队伍夯实教育基石

  今年5月,2022年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走进乡村教育活动暨“云送教”活动启动。500余名省级培养学员走进广东6地市11县区的中小学校,开展示范活动,并与乡村教师、校长结成“师徒”对子,帮助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省级培养学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提高了汕尾市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利群说,名师名校长从课堂、课改、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给予指导,有助于推动汕尾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是广东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需求的重要举措。项目分为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3种培养类型,以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力争到2035年,培养数以千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目前,广东累计遴选982名学员参加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省级培养项目,一大批培养学员成长为名教师、名校长,其中已结业484名培养学员中,109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31人荣获特级教师称号。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引领。

  广州成立1000多个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并遴选4900多名工作室成员、5000余名网络学员。

  惠州实施基础教育“头阵计划”,组建180个引领型、专家型的中小学“1+N”名师团队,通过团队共进带动一批、辐射一片,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肇庆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市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市名教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项目,打造“省—市—县—校”四级名师培养机制……

  省数学特级教师、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冯大学说,工作室通过深化办学机制创新,全面加快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初中及高中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为整体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聚焦培养高水平教育人才,广东各地市推出一系列好招、实招,夯实基础教育发展基石。

  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实现新突破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广东8所高校的8个教师团队入选。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领衔的广州大学“减震防灾教师团队”上榜。

  聚焦抗震防灾减灾领域,团队坚持人才引育结合,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传帮带的学术和教学共同体,多人获评“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团队成员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成立本科生“福霖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

  广东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近3年,全省共有18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0年来,广东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7项。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项目获特等奖,实现了广东省史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零的突破。

  “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核心实际上是解决学校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在人才供需上的不适应。”该项目主持人马晓明介绍,深职院的文化氛围和华为的很相似,很多老师到华为与工程师们同吃同劳动,带回珍贵的一手经验。

  “强师工程”10年实践,推动广东教师队伍人才总量、结构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力支撑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读

  ●累计遴选982名学员参加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省级培养项目,已结业484名培养学员中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09人,荣获特级教师称号13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成为国家教学名师1人。

  ●每年遴选推荐600人左右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累计选拔了815名高校优秀教师出国访学,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

  ●深入实施“珠江学者岗位计划”,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在广东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110余位、在岗“珠江学者”314名。

  ●10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3项,其中特等奖1项(职业教育类),一等奖15项(基础教育类2项、职业教育类8项、高等教育类5项),二等奖207项(基础教育类64项、职业教育类67项、高等教育类76项)。

  ●近3年,全省共有18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