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区 > 政策解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以产业创新优势助力双循环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时间:2021-05-06 10:30
【打印】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的重要省份,具有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良好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中,广东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五个方面优势明显,“十四五”期间应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规则衔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重点突破,实现产业链的高级化、现代化,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角色重要

  深度对接国家战略

  南方日报:您作为参与《规划纲要》制定并提出咨询建议的专家之一,如何评价五年发展规划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规划纲要》有何评价?

  陈文玲:五年发展规划是一个在原有发展基础上不断超越的进程,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一个个五年计划、五年规划的实施,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贸易总量、制造业总值世界第一,正在迈向金融大国、创新大国,而且我们的创新不是为了超越别人,是为了超越自己。

  《规划纲要》的质量很高,充分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数字化、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都予以充分强调并做出全面具体的部署,对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其它省份谋划“十四五”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南方日报:广东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经济大省,2020年GDP率先突破11万亿元,在遭受疫情冲击后实现与全国同步的经济复苏。在“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文玲: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一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最前沿,在经济总量、贸易总量、税收总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部分领域甚至处于世界前列。

  面向“十四五”,广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绿色生态体系,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广东可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正如《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广东也将着眼于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相衔接,这个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在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方面,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交往中,广东都具有显著优势,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优势明显

  五个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您认为广东有何优势?

  陈文玲: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的重要省份,具有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良好基础。广东外贸曾占到全国的60%以上,随着全国各地陆续扩大开放,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广东至今仍然是第一外贸大省,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能力。广东绝大部分企业,既做国际市场,也做国内市场,对双循环的理解,对去除双循环堵点的方法,都有丰富经验。

  广东的发展优势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广东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广东产业体系将更加现代化,产业链更加高级化;广东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的成熟度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程度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构建了现代流通体系,比如已经举办了129届广交会,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加上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拥有了很强的市场流通能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上也走在前列;构建了绿色生态体系,广东作为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十三五”末的森林覆盖率就已经达到58.62%,到2025年还会进一步提升,这非常了不起,从生态修复到绿道建设、城市的绿色生态,使得广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广东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方面做出很多独特探索,包括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各级听证制度等等。

  南方日报:对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有何建议?

  陈文玲:广东在“十四五”期间,可以博采众长,把全国各地区重要发展战略的思路,特别是具有原创性的制度设计、新的改革开放举措,大胆借鉴,为广东所用。

  广东还可以依托培育建设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在产业创新上的优势,与其它区域加强协同,形成产业链的互补、重构和升级,一方面避免产业的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另一方面发挥不同区域的各自优势,在国内大循环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的高级化、现代化。在这些方面,广东都可以大有作为。

  动能提升

  以最优制度推动原始创新

  南方日报: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广东提出打造规则衔接示范地、内外循环链接地、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高端要素集聚地、安全发展支撑地。未来会遇到哪些挑战?广东如何应对?

  陈文玲: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加快推进标准、规则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国两制”,它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如何推动规则、标准的对接将是一个重要考验,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才能顺畅地流通,粤港澳三地优势才能互补。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广东要成为创新的高地、人才的高地、知识的高地,就要承担这样的历史重任。例如,在产业创新方面,若干企业通过市场供需匹配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相当研发能力的企业群体和具备相应产业服务能力的企业群体,这就要求广东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创造一流水准的现代营商环境。香港在很多营商环境的国际评比中都位居世界前5位,广东要积极借鉴香港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同等高水平的一体化的现代营商环境,形成具有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粤港澳大湾区。

  第四个挑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近年来,广东在这方面一直在大力推进,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等,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的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下一步应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形成更高水平的比较优势叠加效应。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网站信息
关于本网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020-83135078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service@gd.gov.cn
新媒体矩阵
网站官方微信 网站官方微信
粤省事小程序 粤省事小程序
粤商通APP 粤商通APP
网站官方微信
粤省事小程序
粤商通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