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广州市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名城40年,已划定828处历史建筑、1206处传统风貌建筑。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目前2014年公布实施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有效期限已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草案(简称《公示稿》)正在进行征询意见公示。《公示稿》提出,广州要保护“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的山水环境,要打造岭南文化中心、魅力开放门户。“做好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既要注重岭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要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相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表示。
海陆交融,千年花城迈向全球
本次规划修编落实、衔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力求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健全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彰显城市文化脉络和风貌特色。
《公示稿》提出,规划范围为广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43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将以“岭南文化中心,魅力开放门户”为目标愿景,传承岭南地区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彰显海陆交融的文化格局,在千年花城迈向全球城市的新时期,推动广州成为中华文明对外交往的魅力开放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母港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岭南文化中心。《公示稿》明确,要整体保护广州岭南特色的“山、水、城、村、田、海”空间格局。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风貌特色,强化云山、珠水、花城的整体意象。同时,构筑“两带十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结构。“两带”即珠江文化带和流溪河文化带,前者为彰显活力全球城市的世界级文化景观带,后者为承载田园归属情感的岭南魅力景观带。
延续城址环境,体现向海而生、山江壮阔的空间秩序。要保护体现城市选址特征的功能,保护沿珠江水系分布的历史码头遗址;保护体现城市依托珠江水系成长特征的历史航运空间体系以及城港分置的历史功能特征。保护南沙片区海防设施、沿珠江中段江防设施、越秀山城防设施。保护其共同构成的海防、江防、城防系统,重现“金锁铜关”的人文地理景观。同时,要保护“青山半入城”的山体和“六脉皆通海”的水系。保护白云山以及向北延伸的九连山脉,传承九连山脉—白云山—越秀山所形成的“青山半入城”的传统格局和山城交融的城市特色。保护荔枝湾涌、东濠涌、新河浦涌、驷马涌以及六脉渠等纵向联系山、城的渠涌水网,保护东山湖、荔湾湖、流花湖等与古城格局密切相关的湖泊水系。何镜堂认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反映了近年广州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深入探索,展示了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领域的高水平实践。
提升历史轴线,挖掘历史内涵
广州历史城区的保护发展,其整体格局彰显“一环两轴多脉多点”的贯通形古城结构。“一环”指城垣遗址保护环。“两轴”是古代传统中轴线、近代传统中轴线。“多脉”即珠江历史城区段,东濠涌、西濠涌、荔枝湾涌、玉带濠、六脉渠、漱珠涌等历史城区相关的河湖水系。“多点”为重要历史地标7处、历史节点8处、景观节点7处以及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等。《公示稿》提出,要修山理水、显城识标、亮轴缀园。重塑历史眺望空间,延续山—城—江的绿色空间廊道,标识消失的历史山水环境,传承和延续历史城区内山水环境空间承载的营城智慧。运用多样的空间设计手段,凸显城垣城门格局,重塑历史人文地标,塑造可识别、可感知的古城轮廓与空间意向。提升历史轴线,挖掘历史内涵,建设镶嵌在古城之中的口袋公园,承载消失的历史信息,生动讲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