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kaiyun5  > 民政信息公开 >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广州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打造大城市大养老“广州方案”

时间 : 2021-09-26 10:16:48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2021年10月1日,《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将正式施行。该条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基本养老服务概念,明确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老年人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让全体老年人公平获得公共服务。

  如何落细落实?如何人人享有?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州市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着力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并公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涵盖医食住行,覆盖了老人全生命周期照护,打造大城市大养老“广州方案”。

  改变看得见

  这些养老服务,人人可享

  近年来,广州市的公办养老机构、政府委托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享受政府资助等优惠的普惠型民办养老服务组织,均实行普惠性收费。他们按照全市统一的照顾需求等级评定制度,由养老管理员根据评估结果,为老年人制定服务方案,以精准匹配供需,落地56项老年人照顾服务创新措施。

  在广州,每位老年人都享有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公共交通等优待,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体医保参保人员,长寿保健金覆盖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并实施“智慧”主动发放。

  此外,广州实施全市统一、困难失能优先、公开公平透明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以及向民办养老机构购买床位制度,困难老人可以优先无偿或低偿入住养老院,在此基础上,确保其他老年人机会均等轮候入住。目前,已有逾6400名老年人通过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在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方面,广州正织密织牢各级各部门责任网、社会组织网、志愿服务网、家庭成员网、联系帮扶网、科技支撑网等“六张网”,将低保标准提高到1120元/人/月;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提高至1680元/人/月;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1792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平均达到1853元/人/月。

  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对于关爱服务的需求大。广州因此制定十条措施,建立覆盖全市特殊群体老年人的动态管理数据库和关爱地图,定期巡访、主动服务。“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长者心声热线”等热线的开通,为特殊群体老年人提供了应急支援、精神慰藉等支持。

  “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的功能也不断提升,给长者们提供紧急呼援、定位、健康监测、电子围栏等个性化服务。近两年来,已累计为11.6万余名用户提供定期关怀服务2799万人次、紧急呼援6.7万人次、健康监测3175万人次。

  服务有保障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拓展

  由于身体机能变化,不少长者需要全方位的专业照护服务。然而,是否入住养老院,成为了长者及其亲人面临的一个“艰难抉择”。对部分长者及其家属而言,一方面,他们不知道有哪些养老院可以入住,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养老院都在偏远郊区。

  近年来,广州不仅增加养老床位供给总量,自2013年起,还推动了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扩建,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目前,广州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51间,床位7.5万张,从2016年起每千名老人床位数持续达到40张,让长者们都“住得上”。

  其中,社区嵌入式养老是解决中心城区“一床难求”难题、探索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举措。广州市58.4%的床位分布在中心片区,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在中心城区就近养老的愿望。

  在“家政+养老”方面,广州建立“护理员+家政员”养老服务队伍,支持家政服务机构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全部街镇开展“家政+养老”服务并延伸村居。

  聚焦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广州也不断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方位延伸至助餐配餐、医养康养、家政养老等服务,实施助餐配餐服务优化提升工程。如今,广州1047个长者饭堂100%实现刷社保卡就餐,11个区将重度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25个高校、企事业单位饭堂向老年人开放,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100%,护理型床位占比67%。

  为优化资源配置,广州市民政局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结果与购买服务、资助补贴等挂钩,并在官方网站公示和公布。当前,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58家)占全省37%,五星级养老机构(21家)占全省的53%。

  此外,广州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主动公布养老服务地图和区、街镇咨询投诉电话,定期召开座谈会或开展调查访谈,听取老年人意见建议,强化行业自律,并主动接受舆论和公众监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