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3月21日,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珠海分会场在红花山森林公园启动,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去年底以来,“绿美广东”成了热频词。广东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在此背景下,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享有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内陆山体连绵、海上岛屿棋布的珠海,该如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抬头见蓝,推窗见绿。事实上,生态优先一直是铭刻进珠海城市基因的发展理念。数据显示,2022年,珠海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6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实现大气主要指标监测以来的最优水平,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对照绿美广东的战略擘画,到2027年,珠海将完成林分优化提升4.01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34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6.5%的生态建设任务。一幅以“绿”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行动增绿
构建绿美新格局 提升市民幸福感
图文并茂的绿美广东展览、饶有趣味的有奖问答游戏、现场植树环节……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珠海分会场,现场宣讲、科普展示、知识问答样样俱全,各界代表与市民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绿美珠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守绿护绿打基础,扩绿提质出新招。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珠海所谋划部署的不只是一场热闹的盛会。
让城市进一步绿起来、美起来,新年伊始,珠海审议通过《中共珠海市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海实践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实施绿色版图扩增、森林品质精准提升、城乡协同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海岛生态质量提升、生态修复、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以及爱绿植绿护绿等“九大行动”,构建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新格局。
《意见》明确,珠海2027年将完成林分优化提升4.01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34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6.5%;同时完成海岸线修复长度15公里,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不少于1000亩,新营造红树林不少于8000亩。到2035年,珠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不低于47%。
五年战略目标,底气来自于珠海丰厚的生态“家底”与生态建设实力。目前,珠海已率先建立了生态环境指数发布机制和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并率先实施生态文明考核,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严把生态红线。
去年,珠海共完成低效林改造7000余亩,新造林抚育逾7000亩,完成封山育林5000多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与此同时,珠海完成1713亩高质量水源林、金湾区红旗镇大林山生态公园8.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修复海天公园沙滩等城市海岸线1067米,完成东澳岛东澳湾整治,公众亲水空间得以拓展,生态空间更为山清水秀,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绿色答卷”。
“下一步,珠海将营造更多绿色开敞空间,推进城镇留白增绿,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便群众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建成一批让群众体验、符合群众需求、成为打卡点的绿美珠海生态建设示范点,不断提升广大市民朋友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珠海市副市长胡新天表示。
实力护绿
“一长两员”源头管护 森林保险保障绿水青山
伶仃洋上,担杆岛四季有绿、繁花点缀,刘清伟守护岛上的1300余只猕猴已有34个年头。
相比为人熟知的“猴爸”,刘清伟还有一个身份——珠海担杆岛保护区护林员。34年的坚守,担杆岛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已从最初不到50%增长至如今的96%。
2021年起,珠海着力构建高规格四级林长体系。市、区、镇(街道)设立第一林长、林长和副林长,分别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担任;各村(社区)设立林长和副林长,分别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有关委员担任,全面夯实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协同配合责任。实施方案中,珠海还明确提出高标准配备基层护林员,完善基层林长+监管员+护林员的“一长两员”源头管护体系。
目前,珠海落实市、区、镇、村四级林长981名,监管员194名,专职或兼职护林员333名,凝聚起造林护林强大合力。
一支林长队伍,筑牢一道森林保护网。如今,林长制已成为珠海造林绿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林长制推进以来,珠海通过召开造林工作推进会,不定期开展督导调研,积极协调解决各区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珠海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查处整改率达100%,2022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大幅减少。
古树名木是公认的绿色文物和化石,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林长制全面推行后,珠海登记在册的1623株古树名木全面落实管护责任。2022年,“唐家湾共乐园古树群”荣登“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以林长制为抓手,珠海还制定了森林保险实施方案,对全市生态公益林实行区域统保,商品林实行自愿投保。目前,珠海政策性森林保险已覆盖62万亩林地,占珠海林地面积91%,森林风险保障金额超6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林经营者经济利益。
“下一步,珠海计划持续健全林长制工作机制,落实林长责任,严格森林资源监管工作,同时深入完善智慧林长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并丰富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各项护林工作。”上述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前行逐绿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打造低碳产业新图景
“第一次来珠海,觉得这里环境非常好,适合做研发工作。”谈及从加拿大带7人团队回国在珠海创办企业的原因,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包晓军坦言,自己被珠海的“高颜值”所吸引。
凭借优越的生态禀赋,珠海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青睐。按照规划,到2025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要突破4000家。
一边是“绿美广东”“绿美珠海”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另一边,一场有关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新实践,也正在珠海发生。
2022年1月,珠海把“打造‘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全面梳理“十四五”期间“补短板”“利长远”“惠民生”项目,突破性出台广东首个美丽中国地方实践项目五年实施方案,为珠海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环境容量与产业发展承载力指明方向。
一系列行动正在各个领域落地生根——启动“污水零直排”示范园区等美丽园区建设,以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助力产业集聚、项目招引;有序推进新一轮“美丽家园共同缔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桂山镇、莲洲镇等特色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宁静香洲”城市噪声污染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启动首期试点建设……
对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会而言,“绿”意味着清新的空气、精致的口袋公园、推窗可见的绿色园林,还有碧绿清澈的河湖浅滩。
数据显示,2022年珠海推动移动源管理,充分运用9个遥感监测点位监测柴油车超过125万辆次,共处罚黑烟车闯禁行区141宗。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力度,珠海共排查岸线780公里,完成比例100%。推进公园建设,珠海通过多渠道资金投入,为各行政区探索建设2—3个“口袋公园”。截至目前,珠海公园数量已突破700个,到2035年,珠海还将打造10处生态公园。
绿,还意味着逐步提升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新兴产业的匹配度,产业“结缘”更显“门当户对”。
去年,珠海成立“产业第一·生态铁军”,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推动欣旺达动力电池重点项目落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走访金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和珠海华宇金属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与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新型大容量机组测试项目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了解项目在环评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从陆地到海上,汇聚成服务“产业第一”的绿色合力。
生态优势积蓄的“绿色势能”正在珠海喷薄而出,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