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制定了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方案》强调,到2025年,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基本建立,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均等化水平提高,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到2027年,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乡村教育独具特色,乡村学校“美而优”,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方案》从优化县镇村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乡镇学校联城带村功能、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构建县域良好教育生态、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五大方面,明确主要任务。
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加强乡镇公办寄宿制学校建设
在优化县镇村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方案》强调,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在保障基本条件前提下,推进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加强乡镇公办寄宿制学校建设,并适当扩大招生地段辐射范围。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好乡村学校必要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卫生健康和心理辅导场室(所)并配齐设施设备,确保到2025年前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健全教师补充、培养机制,探索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县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探索一体化办学管理模式
在强化乡镇学校联城带村功能方面,《方案》提出,着力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以下称“三所学校”),实施“三所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向“三所学校”增加资源投入,补齐短板,按标准补足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
同时,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探索推进实施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大学区化、城镇村一体化办学管理模式。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批13个省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试点创建至少6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健全完善共同体牵头校负责制以及共同体内部教师调配、教学管理、教研培训、考核奖励、经费保障等机制,推进共同体内部管理协调、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一体化。
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方面,《方案》指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探索具有乡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入实施“公费定向培养”“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银龄讲学计划”等系列政策,为乡村学校精准补充优质教师资源,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计划,深入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两个不低于或高于”政策要求,深入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健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教育服务体系
在着力构建县域良好教育生态方面,《方案》强调,全面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和校园开放日管理,深入推进“双减”和“六项管理”工作,严格落实课程方案,重视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同时,健全特殊群体教育关爱机制。健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档案登记和台账管理,关注心理健康,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监测机制,“一人一案”及时跟进劝返复学。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双向融合。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持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方面,《方案》指出,优化中职学校布局,深入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改善县域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一批优质中职学校,推动各地依托产业园区,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同时,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支撑,建设乡村振兴相关高水平专业群或示范专业,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农林牧渔专业,设立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点,按“适农”要求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支持高校以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竞争力为重点,组织创新团队主动对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需求,助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促进学科、人才、科技与产业紧密衔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