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件解读 > 媒体解读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 推进有条件地区和行业碳排放率先达峰 推动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

时间 : 2021-04-26 08:47:55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现代产业竞争力赢得新优势……”4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相关情况。

  《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GDP年均增长5%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5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6500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3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500公里;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下降到31%,天然气占比达到14%。

  展望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恕明介绍,《规划纲要》全面总结了广东“十三五”发展取得的成就,清晰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提出创新强省、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等18项重点任务和103个重大工程项目。

  对我省“十四五”的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10个“新”的表述。其中,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左右,到2025年预计达14万亿元。

  这一经济增长目标,广东是如何考量的?

  黄恕明介绍,一方面,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比较大的机遇,包括中央积极支持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和先行先试政策叠加,“双区”效应将会充分释放,通过测算消费、投资、出口等要素和一、二、三次产业变化趋势,预计“十四五”时期GDP增速具备超过5%的条件。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未来五年内外部环境变化仍然有较大不确定性,需要为此留有一定空间,也有利于从容、灵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并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后劲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综合考虑研判,广东决定将“十四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速设定为5%左右。

  “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国前列。步入‘十四五’,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金銮表示,广东将抓紧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有条件的地区或行业碳排放率先达峰。

  此外,《规划纲要》提出了广东“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个方面20项定量指标。

  黄恕明介绍,每项指标都结合广东实际,经过系统综合考虑,比如创新驱动方面的指标要凸显高质量发展要求,民生福祉方面体现出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原则,绿色生态方面侧重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导向,安全保障方面首次分别将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列入指标体系,凸显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打造科技“王牌军”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郑海涛介绍,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近年来在解决“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疫情防控上取得突出成效,提升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郑海涛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和广东特色的科技“王牌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作为制造大省,广东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介绍,2020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31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5.4万家,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家电等万亿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制造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制造强国建设,广东是排头兵,中国的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吴东文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创新高地,巩固工业在经济体系中的支柱地位,制造业占GDP比重保持在30%的水平。

  一方面,广东将继续做强做优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推动其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与全省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另一方面,广东将按照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前瞻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在区块链、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重点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实现21个地市本科高校

  高水平医院全覆盖

  广东是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也是人口数量第一大省,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民生领域仍有较多短板。进入“十四五”,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加快升级,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

  对此,《规划纲要》首次将教育、健康、民生保障分别单独成章,提出逐步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多管齐下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省教育厅副厅长那佳表示,广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努力实现高等教育普及,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仍存在不平衡,其中揭阳、汕尾、阳江、清远没有本科院校,梅州和潮州没有高职院校。“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加大力度,建设一批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大部分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实现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全覆盖。

  另一方面,“十四五”期间,广东还将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常住人口增加趋势,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增约3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增370万个左右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实施薄弱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提升工程,新增约30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

  在卫生健康方面,“十四五”期间,广东也将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弱项,重点实施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强化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打造医疗卫生高地等重要举措。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李建中介绍,广东将筑牢“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以广州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国际医学中心为重点打造医学高峰;同时将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实现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