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称《国标》),这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万多个专业点。
首个《国标》有三大特点
2013年4月起,教育部委托92个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了《国标》的研制工作,参加研制工作的专家教授达5000多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1月3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首次颁布的《国标》有三大特点:一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各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形象地说,就是“保底不封顶”;二是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时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标。
吴岩特别强调,首次颁布的《国标》92个专业类中,都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更要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必须德才兼备、德学双修。
适时公布高校“成绩单”
对于《国标》颁布后的工作打算,吴岩表示要“标准为先、使用为要”。
具体而言,一是让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教指委”)用起来。吴岩表示,今年教指委要进行换届,将成立2018—2022年新一届教指委。新一届教指委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用《国标》指导全国高校开展专业建设,使教育部119个教指委成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
二是让高校动起来。《国标》颁布后,各地、各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国标》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各高校要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
三是把《国标》与“三个一流”(“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吴岩表示,今年要公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建设专业名单,同时对各高校的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适时公布“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