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文件 > “九五”计划

批转广东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时间 : 2021-01-14 10:47:05 来源 : 本网
【打印】 【字体:

批转广东省残疾人事业

“九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粤府[1996]80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各单位:

  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省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定的《广东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年)》,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八日


广东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

(1996——2000年)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结合广东实际,特制定《广东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年)》。

  一、“八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省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指标,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为残疾人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级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集“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于一体,形成了新型的残疾人事业管理体制。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文化生活、法制建设等各项业务全面拓展。

  (二)给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福利待遇有了较大的提高,部分残疾人已开始走上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改善,残疾人服务设施增多,劳动就业率明显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残疾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康复78428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4598名低视力患者提高了视力,3573名聋儿开口说话,21187名儿麻后遗症患者经矫治手术改善功能,20390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综合防治,460名智残儿童增强了认知和自理能力,3055名智残儿童家长得到培训,共使131691名残疾人不同程度地康复,为残疾人提供了94个品种、153070件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给1349545名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服用了碘油丸,使更多的人受益。

  教育 特教学校增加26所,达到42所;特教班增加423个,达到566个;大量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视力、听力言语、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不足20%分别提高到60%、70%和82%,平均达到79.2%;建立了10个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使11500名残疾人得到职业培训;855名残疾考生进入高等学院、中专、技校学习,录取率由80%提高到100%,促进了盲文和手语的推广和运用。

  就业建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5年间安排了6万多残疾人就业。残疾人福利企业增加2940间,达到4440间;集中安排20365名残疾人就业。全省残联系统开办的福利企业219间,残疾职工达1082名,年产值2.1亿元,年税利1600万元,年免征税金160万元。1300多名残疾人开办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业,为农村残疾人生产劳动提供综合服务,残疾人就业率由55%提高到70%。

  扶贫“八五"期间共发放国家康复扶贫专项贷款315万元,地方匹配资金299万元,低息贷款资金1602万元,用于扶助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使2.4万残疾人脱贫。

  文化生活 全省各级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方便与照顾。大中城市建起了残疾人活动中心,县、乡镇、街道和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设立残疾人文化活动站(室),残疾人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成立了残疾人艺术团,举办了艺术汇演。残疾人踊跃参加了省特教学校运动会、省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第二届省残疾人运动会和全国性、国际性残疾人体育比赛,夺得金牌64枚、银牌57枚、铜牌61枚,为广东增添了光彩,并成功地承办了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法制建设司法部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纳入“二五”普法规划,得到广泛宣传。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组织了两次《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各地普遍制定了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的优惠政策和具体规定。司法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主动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

  社会环境新闻媒介广泛报道残疾人事业。广播、电视及大中城市报刊均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或栏目。全国“热爱祖国、自强不息"报告演出团在我省报告演出5场,直接听(观)众近万人,起到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果。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建家做友”、“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大中城市主要道路和重要公共建筑实施无障碍设计规范,方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无障碍设施增多,广州地铁为增设无障碍设施,增加投资3亿元。定期开展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实施《广东省残疾人自强奖励条例》,残疾人更加自强不息,社会更加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基础服务设施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基建规划,统筹安排,在基建经费和用地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省残疾人培训中心大楼(东联大厦)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增加了服务内容,增强了综合服务能力。筹建中的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已经省计委立项,广州市规划局已规划22000平方米基建用地。广州、深圳、汕头、潮州、清远、韶关、茂名等市及徐闻、龙门、廉江等县的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都具有一定规模。

  二、“九五”计划纲要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九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在本世纪内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

  总目标:

  ——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残疾人普遍开展康复训练,同时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20多万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左右;

  ——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就业率达到80%左右;

  ——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条件改善、能力增强;

  ——系统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

  指导原则:

  ——实行“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发展方针。优先解决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重点实施受益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同时,完善残疾人事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增强服务能力。

  ——坚持“抓住重点、带动全盘、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残疾人事业领域宽广、内容众多,在各项业务中必须抓住能带动全局、整体效益好的重点。“九五”期间,康复以适应面广、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社区、家庭训练为重点,就业以分散按比例安排为重点,教育以提高基础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为重点,社会保障以解困和扶贫为重点,环境条件以增进理解、友爱互助为重点,法制建设以执法和法律服务为重点。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和区域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贫困山区县的残疾人工作。

  ——确立“融于一体、适应特性”的业务格局。将残疾人事业各项业务分别纳入国家相关事业领域,统筹安排,兼顾特性,同步实施。残疾人教育尽可能纳入普通教育体系,残疾人就业尽可能分散到普通单位,残疾人康复尽可能在自然的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残疾人文化活动尽可能融于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同时针对残疾人特点和需求,辅以专门设施和特殊手段。

  ——建立“各司其职、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事业,要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有关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各尽其责、密切配合、整体运行。

  ——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残疾人的特殊性、需求的多样性、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决定了残疾人事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

  ——切实加强基层工作。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是基层,各项任务的落实靠基层。必须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充实力量,完善工作手段。

  ——发挥残疾人组织的作用。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呼声,维护权益,发挥效能,为残疾人服务。

  ——调动残疾人自身潜能。重视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唤起残疾人的参与意识,激励自强精神,发挥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九五”计划的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

  (一)康复

  任务指标:

  ——完善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以社区和家庭为重点,广泛开展康复训练,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2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地康复,其中:白内障复明手术83000例,肢体残疾矫治手术3800例,装配假肢5500例、矫形器3300例,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2000名,聋儿听力言语训练3700名(其中培训家长1300名),智力残疾儿童系统训练3400名,58个缺碘县为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幼儿补用碘油丸,肢体残疾者系统训练7600名,92000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综合防治。

  ——建立34个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供应100种、13万件残疾人急需、简便适用的生活自理、行动辅助、信息传递、功能训练、教学认知、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增强能力。

  主要措施

  1、完善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康复综合服务机构为指导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建立基层康复训练员、家庭指导员队伍,提供各类康复训练大纲、评估标准、训练手册,制作简便、经济的训练器具,筛查康复对象,摸清康复需求,拟定训练方案,安排场所,传授方法,进行巡回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自我康复意识,发挥残疾人的能动性和家庭的作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实用有效地开展训练。

  2、各级白内障复明中心(点)和医院眼科,对适合做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在所有市的城区做到有一例做一例,卫生部门和残联重点组织好县以下和广大农村的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统一组织供应助视器,在所有市和有条件的县,以儿童少年的低视力者为重点配用助视器并指导其进行视功能训练。

  3、实施、完善聋儿听力言语训练体系,多层次培养技术人员,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组织供应经济实用的助听、语训器具与测试设备,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函授和指导,广泛开展家庭训练,在城市普遍进行新生儿听力检测试点,逐步推广早期干预。

  4、肢体残疾康复工作,应注重矫治手术、假肢、矫形器装配、功能训练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系统服务。实施矫形手术的医疗机构在进行手术时,应考虑假肢或矫形器的装配及功能训练,避免二次损伤,做好转介服务和指导,从事假肢、矫形器装配的机构和人员要掌握必要的医学工程知识,供应急需、面广、经济、实用的器具,并提供装配、使用和维修服务。

  5、市和有条件的县建立智残儿童康复站,特殊教育学校和儿童福利院开设智残儿童学前班,普通幼教机构根据生源情况设置智残儿童班并与家庭相结合,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和认知能力训练。

  6、精神病患者多的市,建立社会化的精神病防治工作体系,防治康复机构、基层社区组织、单位与家庭看护组、家庭病床分工协作和有机配合。采取开放式管理和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工疗、娱疗等综合康复措施,使精神病患者安定情绪,缓解症状,解除关锁,参加劳动,正常生活,达到显好率60%以上,肇事率0.5%以下,社会参与率50%以上。

  (二)教育

  任务指标:

  ——可以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与当地其他儿童少年同等水平,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0%左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较大发展。

  ——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教育或培训。

  ——符合国家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能够进入普通高等、中等以上学校学习,办好省残疾人中专学校。

  ——推广“汉语双拼盲文”,基本普及“中国手语”。

  主要措施:

  由普通教育机构对残疾人实施教育,既经济又利于融合,各级各类普通教育机构必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广东省实施办法,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

  对残疾人特殊教育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纳入当地普及义务教育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各市制定或修订本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计划时,要制定措施有力、易于操作、分解到县、镇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

  ——统计义务教育对象必须包括残疾儿童少年并将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专项列出。

  ——各级政府进行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时,必须考核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指标,未达标的不得宣布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6年前已验收、但未达标的县,要限期补课、进行复查。

  ——普遍推行随班就读,乡(镇)设特教班,30万以上人口、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设立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

  ——推行盲和低视力生、聋和重听生、轻度和中度弱智生的分类教学。

  2、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为辅,城市与就业相结合、农村与生产和扶贫相结合,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积极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切实做好本地区残疾人职业培训的调查摸底、规划安排、组织协调、转介服务、设点开班和统计汇总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培训。

  ——各种普通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都要积极招收残疾人并针对需要单独开班。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开设职业初中、职业高中和中专、中技,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体系,落实经费,积极扶持。

  ——农村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各种技术培训活动,随班或单独设班,指导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和生产技能。

  3.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和普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积极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根据需要开设残疾儿童班,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开设学前班,与家庭相结合,开展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康复。

  4.在残疾人中开展扫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三)就业

  任务指标:

  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稳定福利企业,扶助残疾人个体开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左右。

  主要措施:

  1、建立和健全省、市、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同级残联所属事业单位,在劳动部门指导下,综合管理本地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掌握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状况和用人单位需求,开展职业培训,组织按比例就业,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助个体、集体从业。

  2、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依据省人大制定的《广东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制定本地区按比例就业具体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解释、动员工作,使社会理解、支持,各单位主动安排残疾人就业。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做好残疾人定向职业培训,建立试用制度,推荐适合的劳动者。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要按省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3、加强福利企业管理,清理假冒福利企业。坚持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宗旨和方向,改善残疾职工工作条件和生活状况,执行、完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4、鼓励残疾人开办集体、私营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在选择项目、核发执照、落实场地、筹集资金等方面给予照顾和扶持。

  5、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为农村残疾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在技术培训、生产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帮助:

  (四)减缩贫困

  任务指标:

  ——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扶持残疾人劳动就业,基本解决50万贫困残疾人温饱问题。

  ——采取专项补助办法,保障10万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

  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在本世纪内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总体要求,将扶持残疾人脱贫和保障特困残疾人基本需求列入工作议程,加强领导,落实经费,针对残疾人特点采取切实措施减缩贫困。

  2、设立康复扶贫贷款,专项开展残疾人扶贫。

  ——“八五”期间国家已设立的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继续留用,“九五"期间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

  ——康复扶贫贷款主要用于扶持覆盖面广、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直接解决或带动残疾人脱贫的项目。贷款项目由省农业发展银行或农业银行会同省残联在市、县级残联申报的康复扶贫贷款项目计划中择优审定。

  ——使用国家康复扶贫贷款的地区配套。

  ——国家康复扶贫专项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或农业银行依据《康复扶贫贷款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3、城镇实行专项补助,农村实行统筹扶助。

  ——已经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将特困残疾人生活保障纳入其中,暂未实行的地方,当地政府应视情况按月给特困残疾人一定补助。

  ——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筹集资金和实物,定期发给特困残疾人。

  4、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单位和个人广泛开展“帮、包、带、挟"活动,使残疾人得到帮助。

  (五)盲人按摩

  任务指标:

  ——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900名,培养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00名,使盲人按摩人员达到1500名左右。

  ——建立按摩指导服务网络,实行行业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地为盲人按摩人员提供从业岗位,形成规范的、具有特色的按摩医疗保健业。

  主要措施:

  1、对盲人按摩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盲人按摩机构管理规定,有关保健按摩人员及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评定问题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各级盲人按摩指导机构,对按摩进行行业指导和服务。

  2、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结合,以实用性保健按摩为重点,多渠道、分层次地做好培养和培训工作。发挥高等院校盲人按摩专业和盲人按摩中等专业学校的作用,培养按摩师资和医疗按摩骨干人员。依托盲校、按摩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培训保健按摩人员。

  3、鼓励各地建立盲人按摩院所,扶持盲人按摩人员集体开业、个体从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和单位、医疗机构的按摩科室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要优先安排盲人按摩人员就业。

  (六)文化生活

  任务指标:

  ——公共文化机构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场所应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特别服务,公共文化活动要广泛吸收残疾人参与。为适应残疾人特点和特殊需女,要开辟专门活动场所,举办专项文化娱乐活动,出版特殊文化产品,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

  ——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组织残疾人普遍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并使4个竞技体育项目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主要措施:

  1、公共文化机构主动为残疾人服务。

  ——大、中城市图书馆提供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文化馆要提供特殊艺术辅导,各类文化场所都要为残疾人提供特别辅助和优惠。

  ——逐步增多配有字幕的影视作品。

  ——文化娱乐活动和比赛要积极吸收残疾人参加。

  2、开辟专门活动场所。在省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设立残疾人活动中心,有条件的地方及残疾人集中的单位可设立残疾人活动站,基层残疾人组织可借用场所定期举办活动。

  3、活跃残疾人文化活动。开展摄影、书画、棋类比赛,普及自娱性社区文艺活动,办好特教学校校园文化,培养特殊艺术人才,举办第四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发展业余建制、专业管理的残疾人艺术团(队),愉悦身心,展示才华,增进理解和交流。

  4、普及群众体育,提高竞技水平。

  ——完善各类残疾人体育组织,加强管理,分类指导。

  ——基层残疾人组织和家庭应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掌握方便、适用的健身方法,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切实抓好特教学校的体育活动(课),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

  ——各地体育场(馆)应优惠或免费向残疾人开放。

  ——业余训练与强化集训相结合,重点培养和普遍选拔相结合,建立相对稳定、适时更新的骨干运动员队伍,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抓好重点项目,提高竞技水平。办好第三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国际体坛上争取优异成绩。

  (七)社会环境

  任务指标:

  弘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创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主要措施:

  1、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等单位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宣传残疾人事业,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

  2、中等以上城市电视台普遍开办配有手语的专栏节目,县级以上广播电台普遍开播残疾人专题节目。

  3、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突出主题,形成规模,使之深入人心,给残疾人以切实帮助。继续组织好“红领巾助残”活动、“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表彰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

  4、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的作用,做好“广东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和全国“好新闻奖”、“奋发文明进步奖"的推荐选拔工作。

  (八)法制建设

  任务指标:

  ——形成较完备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

  ——依托城乡法律服务网络,以委托或指定的律师事务所为骨干,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主要措施:

  1、根据国家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办法。

  2、在第三个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中,继续加强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教育。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要自觉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城乡法律服务机构要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并给予特别辅助,各市、县要指定或委托一处律师事务所,集中为残疾人服务。表彰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法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4、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组织,增进法律工作者对残疾人的了解和帮助。

  (九)残疾人组织建设

  任务指标:

  ——加强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责。

  ——团结、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主要措施:

  1、按照中央“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与残联建设"的原则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机构改革方案》的精神,做好我省各级残联的机构改革工作,明确性质、职能,理顺管理关系,充分发挥活力与效能。

  2、各级残联要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意见,了解需求,当好残疾人共同利益的代表。广泛开展“建家做友活动。

  3、加强残联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和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人道、廉洁、团结、实干、开拓、高效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4、准确掌握残疾人状况,统一核发《残疾人证》。

  5、广泛开展“自强”活动,表彰“自强”模范。引导和带领残疾人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十)残疾预防

  任务指标:

  加强对残疾人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指导和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减少遗传因素致残,使先天性残疾发生率降低1/3。

  ——计划免疫覆盖率达90%,消灭脊髓灰质炎,控制传染病,明显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致残。

  ——加强耳毒药物管理,使药物致聋发生率降低1/3/。

  ——消除碘缺乏病及碘缺乏致残,大幅度减少区域性氟中毒致残和大骨节病发生率。

  ——减少工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致残。

  主要措施:

  1、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预防工作,逐步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监控有效的预防机制。各级残联和妇联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2、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增强预防意识。组织编制通俗易懂的预防科普读物、宣传画、音像制品等,在广播、电视、报刊开设专栏和专题。通过婚育学校、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和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观念。特别要注意做好育龄夫妇、孕产期妇女、有害环境地区居民、交通和矿山行业职工、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3、认真实施重点预防工程

  ——减少遗传性残疾和先天性缺陷。认真执行《婚姻法》、《母婴保障法》,禁止近亲结婚,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咨询和医学检查,做好孕产期、围产期保健和新生儿缺陷筛查,实行优生优育。

  ——控制传染病、严重营养不良及脑血管疾病致残。加强计划免疫,大量减少因破伤风、麻疹、流脑、结核、白喉和乙肝等传染病,消灭脊髓灰质炎,加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开展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降低药物致聋发生率。加强对耳聋药物的审批、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建立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

  ——减少缺碘和高氟中毒致残发生率。全省所有食用盐加碘,缺碘地区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儿童补用碘油丸,补碘率达到95%以上;高氟地区,普遍推行改水、改灶降氟,使70%村饮水达到规定标准,使35%村的燃煤灶符合要求。

  ——严格道路交通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控制、减少意外事故致残。

  此外,“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的指标体系,加强信息、统计和科技工作,探索残疾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办法。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宣传,展示我省残疾人事业成就,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资金和技术。

  为保证本纲要的实施,省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将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有关部门要筹集资金,安排必要的专项经费。各地要依据本纲要制定当地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并且要提供条件予以保证。

  残疾人事业是文明、进步、高尚的事业,是我国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完成本纲要规定的任务。


广东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八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