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轮播信息


省卫生健康委在江古山村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

时间:2020-06-30 17:19:56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已编辑图片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攻坚之路上的重要任务。6月30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对口帮扶的清远英德市横石水镇江古山村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以该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开展全镇人口义诊、“扶贫送温暖”及消费助力脱贫等活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率有关处室及委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并实地考察、调研扶贫项目。

  省级专家再送健康上门

  “每年都能享受好几次省级专家的诊治,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这真是我们的福利!”活动现场,前来就诊的居民纷纷为省级专家下乡义诊“点赞”。

  根据横石水镇群众疾病谱,广东省人民医院、省第二中医院在横石水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全镇群众送医送药,解决疑难杂病诊治,并提供健康咨询。段宇飞对前来义诊的医务人员表示慰问,他说,要让优质医疗资源走向基层,让居民们少跑腿就能享受省级专家带来的优质诊疗服务,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

  摘掉了“穷帽子”,村妇张大姐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原来,张大姐的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10余年,她一人要下地干农活,还要照顾老人和3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辛苦。2016年以来,在省卫生健康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她解决了丈夫看病、子女读书和种田增收三大困难。近两年,经过省级专家多次诊治,丈夫的病情逐渐稳定,还能帮忙干一些农活。“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她说。

  张大姐的丈夫是江古山村2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之一。为精准帮扶江古山村患有精神疾病的贫困群众,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专门开展巡诊,近期更是在横石水镇卫生院探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准管理试点,这将彻底解决包括江古山村在内的全镇患者外出取药的难题。

  段宇飞现场察看了横石水镇卫生院新开设精神科门诊(服药点)服务情况,听取横石水镇精神障碍管理综合试点工作汇报。他强调,要努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开展健康扶贫这一特色工作,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精准脱贫跑上致富“快车道”

  省卫生健康委一直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深化精准帮扶,针对江古山村定点帮扶,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千方百计解决医疗、用水、用电、教育等问题,确保贫困户在家庭收入、住房安全、子女教育、基本医疗、饮用水、通电、电视、网络等八个方面达标,贫困户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该村有劳动力贫困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00元,远超广东省2019年8266元的脱贫标准。今年4月底,全村贫困户已通过英德县级考核,全部摘帽脱贫。

  为深入了解脱贫后村民们的生活情况,段宇飞一行来到村民家中走访慰问,与村民们齐聚一堂,促膝谈心,并为3户贫困户发放了慰问金。

  “感谢党和政府,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扶持,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安慰。”谈到接受扶贫直至脱贫的历程,村民黄大叔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现在家里种些水稻、蔬菜,产收情况非常乐观,年轻一辈就业顺利,家里老人健康有了更多保障,“必须要为扶贫工作点赞!”

  “工作队来到村里头,健康问题不用愁。”在江古山村,老少都能讲出这样的一句话。省卫生健康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工作以来,建设光伏发电站,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建设冷鲜库,探索农业种植扶贫;建设颐养居,兜底解决贫困人口住房问题等一系列项目措施在江古山村生根发芽,江古山人跑上脱贫致富“快车道”。据悉,冷鲜库、光伏发电、八百秀才、百鸟堂等投资项目可帮助村里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 5000 元以上。

  孕育产业新机助推乡村振兴

  “扶贫更须扶志。”省卫生健康委一直高度重视建立和巩固脱贫长效机制。调研中,段宇飞主持召开健康扶贫及产业扶贫联合讲堂。同时,察看江古山“客家香米”项目及特色蔬菜种植基地,调研消费扶贫工作,实地考察产业扶贫新项目,并听取项目负责人工作汇报。

  段宇飞强调,下一步,在振兴江古山村乡村经济方面,将在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资源等帮扶力度。要深入贯彻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要求,稳定帮扶政策、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防止可能存在的因灾因病因残等返贫现象。一是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推动“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完善贫困户与产业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提高贫困户在资产性扶贫项目中的收益分配比例。二是进一步加强村委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壮大江古山村集体收入。逐步将资产、项目管理移交村两委、村经济联合社实施,提高村两委和村经济联合社的管理水平,最终达到自主管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收入,用于江古山村因灾因病等致贫的慈善帮扶救济以及村委会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事业支出。三是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