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华农附小音乐老师吴群星,我以前也喜欢踢球,但因为身材不高又瘦,还是去学音乐了。今天有机会再学习足球,很高兴,感觉自己又重温了儿时的梦想,谢谢教练、谢谢学校……”很难想象,这位音乐老师参加的是足球教练员培训班。
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受热捧
广东省足球协会E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日前在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开班。这是广东足协首次将教练员培训班“开”进小学校园,开创了广东校园足球的先例,以实际行动促进体教融合。
本期培训班为期3天,共有36名学员参与。记者翻开学员名单,其中有18人是华农附小的教职员工,除了体育教师之外,文化课老师有11人,包括3名数学老师,还有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科任老师,有男教师也有女教师,班上这些戴眼镜的学员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通过三天的培训,语文教师毛任州感触颇深,他认为,语文学科和体育运动可以大程度、大范围融合,互相促进,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结合。“语文老师有较强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现在系统学习了足球基础理论和实操,可以很好地把理念传授给学员,更加直观有效,让学员能更轻松理解教练的意图和训练目标,从而执行训练计划。”
华农附小副校长杨瀚涛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他认为语文与足球,一个静,一个动,但这种差异能形成互补。“学语文注重静下心来观察、思考身边的事物,从中获得感悟;学足球要能在球场上快速观察、分析、决策,然后果断行动,这种在动态中思维能力往往是语文老师最缺的。这次培训班之后,我要尝试在课堂中加入更多动态思维的元素,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动静结合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
“他们都是我们学校各个科目的重要科任老师,有的平时喜欢踢足球,有的根本不会。”华农附小校长刘安明说,“我们想让这些文化课老师也参加足球教练员培训班,让他们来进一步带动校园足球的发展。”
华农附小近年来的校园足球开展得有声有色。2021年初,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满天星”训练营和特色幼儿园名单,华农附小获得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学校学生的体能优良率从四年前的不足20%,发展到如今的68%,超过了广州市有关部门下达任务的50%。刘安明认为,这与学校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是分不开的。
在刘安明看来,如今的华农附小校园足球有三大特色:一个有华南农业大学高校资源,比如大学有四块标准足球场,大学的体育部、高水平的足球运动队,这些为华农附小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提供了很大的支持;第二是在体教融合基础上走出新的发展思路,借助大学经费、自筹经费,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后者派出最专业的教练,从足球教材、专业训练和普及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三个是普及,华农附小要让每个孩子都热爱足球。
本次培训班正是华农附小普及校园足球的又一大动作。“我们想让所有的男教师和体育教师都参加E级教练培训班,以教师队伍为抓手,这样才能引领学校的足球蔚然成风。”刘安明校长透露,下一步计划让班主任也参加到校园足球中来。
名宿领衔促进体教融合
培训班学员备受关注,而学员更关注的则是培训班的讲师。作为此次培训班的主办单位,广东省足协十分重视,派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讲师——赵利红和陆洁冰。粤籍名将赵利红是前中国女足主力,是“铿锵玫瑰”巅峰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夺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9美国女足世界杯亚军等诸多荣誉,目前供职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陆洁冰球员时代长期担任广东省女子足球队队长,曾入选女足国青队,2005年退役后从事校园足球培训工作,执教学校男、女子足球队参加省、市各项赛事。
如此多的文化教师参与培训班,也出乎这两位讲师的意料。赵利红希望有更多的学校老师和学生能热爱足球、喜欢足球、参与足球。
“这次将教练培训班直接开进小学,是一次创新尝试,我们在授课教练的师资配置上力求做到最好。”广东省足协培训部副部长赖健说,“赵利红和陆洁冰不仅球员时代成就突出,而且在校园足球培训上经验非常丰富,她们会给这一期的培训班、给华农附小的校园足球开展提供更多的专业帮助。”
赖健表示,本次培训班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精神。广东省足协联合省校足办举办省8期E级教练员(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8期中国足协D级、4期C级(中小学教师)教练培训班,培养将近580名教练员。目的是为了增加持证教练员数量、提升教练员质量,促进校园足球发展和体教融合。
广东省足协副秘书长丁金兴说,广东一直大力推动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发展力度,体教融合工作也是省足协的一个工作重点,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必须要先行先试,本次培训班就是体教融合的一个“尝鲜”和范例,以后在广东各大校园推广,促进广东足球运动及校园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