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全民健身 > 健身指导

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适宜的时间进行晨练

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适宜的时间进行晨练

发布日期:2017-11-14来源:广东省体育局作者:字体:[  ]背景颜色:
  天气转凉,原本夏天习惯早晨5、6点钟趁着凉爽起床锻炼的人,在进入秋冬季节后很多人还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尤其是老年人,往往凌晨4、5点就睡醒了,醒来后就出门遛弯运动。但过早晨练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在全民健身浪潮中,晨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晨练的好处可谓多多。通过晨练活动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提高机体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能力提高。经常参加晨练活动,可使肌肉组织的贮氧能力提高,改善肌肉组织的能量供应,增强肌肉组织的耐久力,从而使肥肉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和力量增大、弹性提高,肌肉变得发达、结实而有力。经常参加晨练活动,不仅可以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能改善血管的弹性,提高血液量,促进血液循环。另外,科学的晨练活动还会使人的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使氧气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体供氧能力。
  虽然晨练对人的益处很多,但是晨练的时间并不意味着越早越好。不久前,市民孙老伯像往常一样,凌晨4点起床后出门晨练,晨练后突然感到胸痛伴腹部不适,以为是锻炼太累,结果休息了一小时还没恢复,家人赶紧将其送至医院。正当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时,孙老伯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幸好在医生的抢救下,孙老伯堵塞的血管被打通,总算转危为安。
  专家表示,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晨练健身,才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调节身体功能,增加抵御疾病的能力。而秋冬季节,天气转冷,晨练过早的话,相对处于生理功能低潮的人体很容易受寒冷空气刺激,致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分泌旺盛,从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指出,心血管病发作有“晨峰现象”,特别是早晨寒冷的空气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医生提醒,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对于时间自由度大的锻炼者,如退休老人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后的9、10点钟以后,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可选择7点后进行适度锻炼。在天气寒冷时晨练还要注意衣着保暖,以出门时不冷、活动后微汗为宜。
  此外,专家还表示,“朝九晚五“正是植物呼吸的时间,这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健康不利。而在日出之后日落之前则不一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能满足健身时人体耗氧量的补充。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明显增多,秋冬季节雾霾天比较常见,早晚比较凉,因此选择晨练时间要更加注意。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每天有两个空气污染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特别是冬季,早晨和傍晚往往会有逆温现象,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影响空气上下对流,近地面的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等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如果在这两个时间段运动,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不但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空气相对洁净,为一天中两个运动健身最佳期。专家提醒,晨练爱好者平时一定要关注大气污染指数的预报,及时调整锻炼时间。
  健身小贴士 晨练你该知道的  
  ●不要空腹锻炼。晨练前,应该适当吃一些食物。前一晚摄入的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使得起床时身体处于低代谢阶段。若不在运动前作一些补充,没有摄入碳水化合物,那么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就是身体中的脂肪了。这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升高。脂肪酸会成为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主要原因。
  ●不要练后马上进食。锻炼结束后,若马上就吃刚做好的稀饭、馄饨、豆浆等热乎乎的食物,会使得处于冷适应状态下的食管黏膜层及附近组织的毛细血管和稍大些的血管,不能一下子承受过烫食物的刺激,而出现暂时性的调节功能紊乱。
  ●不要天天都练。晨练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要为了锻炼而去锻炼。如果感到身体不适,例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一些疾病正处于急性期或者发病期,就应该避免进行晨练。另外,前一天睡眠状况不好的人,也建议最好暂停晨练。
  ●晨练之前先喝点水。晨练前适当补水,可使循环血量增加,血液黏度降低。但切记补水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饮水过多,一次以150至200毫升为宜,以免突然增加心脏及胃肠道的负担。
  ●慢性病患者小心晨练。一些心律不齐、肾功能不好、贫血和肝脏有问题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进行晨练,或者在运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而糖尿病人最不适宜早晨锻炼;有心血管问题者,建议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下午或黄昏。
  ●室外运动30分钟最适宜。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为最佳。老年人在锻炼时应该多注意进行一些内在肌肉协调和柔韧性的运动,像慢走和太极拳等活动,这些运动会保持肌肉、器官的稳定性。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