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牵手南岭,广东何时能有自己的国家公园?

  密林深处,岚雾缭绕。站在武夷山先锋岭瞭望台向下望去,武夷山断裂带气势恢宏。眼前的壮观景象,沿着邵武—河源断裂带一直延伸到广东境内的南岭。

武夷山断裂带。

武夷山断裂带。

  武夷山,是我国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21年10月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公园。南岭,由14个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组成。武夷山和南岭“手牵手”横亘在中国南方地区,不仅风景优美文化深厚,还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分水岭”。

  国家公园是我国保护强度、保护等级最高的自然保护地。作为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最多的省,广东何时能有自己的国家公园?

  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完成南岭国家公园主要建设任务。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年底,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

南岭风光。

南岭风光。

  从伐木场到国家公园的蜕变 

  站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一曲的岸边,环顾四周,山峰耸立,秀水潺潺,水上一排排竹筏缓缓向前,岸上的游人仰头观看一方方殷红的摩崖石刻。这些不同时代的遗存,用拙朴或俊逸的笔触,记录了题刻者的所思所感。

  在不少人眼中,武夷山自然风光久负盛名。武夷山国家公园金牌讲解员罗爱文介绍,闽越文化、朱子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人文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武夷山是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

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

  狭义的武夷山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辖主峰地带的山地。广义的武夷山,或称武夷山脉,指中国闽赣间纵贯南北的山系,“北引皖浙,东镇八闽,南附五岭之背,西控赣域半壁”。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是南岭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虽无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盛名,但同样是珍稀动植物宝库,有广东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南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170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珍稀动物有82种。南岭这张南方地区生态名片的形成,离不开一代代守护者的努力。

南岭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

南岭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

  4月初,海拔1902米的广东第一峰南岭石坑崆,气温凉爽宜人,眼前的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望远镜、背包、录音笔、相机……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南岭,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副科长刘志发就带上了齐全的装备,和队员们驱车前往监测样线。与刘志发一同出发的,还有应急巡护员周水金,虽然路线相同,可任务不同,他此行的任务是“巡山”,用脚步守护南岭的绿水青山。

  “鸟类监测是自然保护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保护区积累了重要的一手数据,也为鸟类相关科普积累了素材和经验。”刘志发介绍,南岭森林曾因为历史开发受到过较大的破坏,给野生动物包括鸟类的栖息地造成较大干扰。启动鸟类长期监测,不仅是保护鸟类,也是保护整个南岭的自然生态,“提出建设国家公园的目标后,也给我们的科研宣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60多年前,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众多林业工人来到粤北山区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伐木育林,建小水电站。1994年,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南岭地区不少林场职工由伐木工人转变为南岭生态卫士,南岭也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屏障。

  与南岭类似,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历史上也有多个伐木场。1979年,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伐木场逐步关停。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武夷山的好山好水长出的茶叶品质更高,不少茶农从中受益。

  统一高效管理破解执法难题 

  南岭和武夷山同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广东全力推进创建全省首个国家公园——南岭国家公园。作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创建经验对广东有何借鉴意义?

武夷山天游峰云海。

武夷山天游峰云海。

  “武夷山国家公园创建以来,我们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为在南方集体林区建立国家公园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获得了第三方评估验收专家组一致肯定与好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陈威介绍。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在行政管理方面,武夷山国家公园构建起了“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整合组建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并在涉及的6个主要乡镇(街道)分别设立国家公园管理站,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并明确相关乡镇长在转任、提任时,应事先征得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意。

  执法问题是国家公园管理的一大难点。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创建初期,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路边有不少茶农自行设置的茶厂广告牌,杂乱无章的牌子对国家公园的形象造成了影响。执法人员准备拆除这些广告牌时,却遭到了当地茶农的强烈反对,甚至拿刀相逼。

  在执法人员的耐心沟通下,茶农们逐渐理解了国家公园对生态保护的意义,答应拆除原来广告牌,取而代之的是管理局统一设置的国家公园宣传牌,一块宣传牌下方标记了多个茶厂的位置与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武夷山国家公园成立了执法支队这一直属单位,下设6个执法大队,与国家公园管理站合署办公,形成了管理局与属地政府分工合作、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

  徐自坤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星村执法大队桐木中队中队长。2002年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他便来到武夷山密林深处,长期扎根基层从事生态保护工作。在武夷山,老家安徽的徐自坤一待就是21年。

  徐自坤的朋友圈俨然就是武夷山动植物的展馆。据他介绍,几乎每次巡查他们都有新发现,如雨神角蟾、武夷山对叶兰、各种蛇蝶等。作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已有多个新物种在武夷山被发现。

武夷山国家公园中随处可见的猴群。

武夷山国家公园中随处可见的猴群。

  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规划面积约1931.57平方公里,涉及韶关和清远2个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区、武江区、乐昌市、英德市、连州市、阳山县7个县(市、区),23个乡镇,93个行政村,整合了现有14处自然保护地。

  为遏制人为破坏行为,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信息化为依托,建立资源管护长效机制,率先在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用森林资源“网格化”智能巡护管理系统,结合无人机监测巡护,实现全区域森林资源无死角、全覆盖的“一区一网”精细化、综合化管理。

  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除了保护功能外,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另一大经验是坚持全民参与,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李春良也曾表示,要让原住居民在参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生态旅游服务等活动中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不断增强原住居民以及周边社区群众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归属感。

  为健全规范完备的公园治理体系,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出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对九曲溪竹筏游览、环保观光车、漂流等涉及资源环境管理与利用的营利性服务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茶产业是武夷山重要的绿色产业。每年清明前后,都有大量茶商到武夷山收购茶叶。为了保障茶农利益,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规定,茶商经过申请后,可以有序进入国家公园内的茶场进行收购。管理局还出台了生态茶园建设管理意见,鼓励和引导茶企、茶农按标准建设生态茶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生态茶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生态茶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了打造生态旅游业,武夷山实施访客容量动态监测和环境容量控制,从旅游收入中向林权所有者补偿,支持开发生态观光游和茶文化体验游,引导村民发展森林人家、民宿等,并对7.76万亩集体所有的景观林实行山林所有者补偿,实现生态成果与旅游收益共享。

  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武夷山从一张旅游名片演变为全民共享的生态品牌,国家公园理念得到传播,国家公园文化得到传承,国家公园价值得到彰显。

  “要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高国家公园内居民的福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庄伟光认为,将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人民期盼的“金山银山”,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富民的重要方式。

  为充分发挥国家公园品牌效应辐射带动区域联动发展,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研究,编制了《南岭国家公园区域发展规划》,规划通过“公园引领、圈层联动、节点支撑、游线串联”的发展模式,以国家公园建设和品牌效应带动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协调发展。同时,广东还开展特许经营机制研究、基于绿色产业发展的特许经营规划研究、社区发展等研究。

南岭风光。

南岭风光。

  目前,南岭国家公园创建自评估工作通过国家核查评估,南岭、丹霞山列入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候选区名单,广东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南岭国家公园,相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东也能拥有自己的国家公园。届时,首个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的愿景将成为现实。

  南方观察 

  因绿而美,粤闽同行

  有人曾把武夷山—南岭形象地比作“一条南方大拉链”:两侧地形各异、行政区划有别、土壤颜色不同……足见其在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特殊性。现如今,福建正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的“武夷山样本”建设,广东南岭何时加入“群聊”备受瞩目。

  以国之名,设立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时间是最好的答案,包括武夷山在内的第一批国家公园“答卷”,兑现力重千钧的大国之诺,亦成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佳话。

  作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对广东有何借鉴意义?

  当好“排头兵”,勇作“行动派”。相继出台《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5个专项规划、11项管理制度、12个规范标准,设立“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武夷山国家公园在“破与立”中率先走好生态环境保护新路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国家公园建设,必须完善“顶层设计”,加固“四梁八柱”。这就启示广东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中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

  种好“试验田”,结出“生态果”。古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国家公园不能成为“生态孤岛”,这是基本的原则,也是行动的准则。通过特许经营等形式吸纳原住居民、鼓励和引导人们按标准建设生态茶园、创设生态管护员制度……在首批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一系列原创性经验充分涌流、竞相迸发,共同塑造“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良好愿景。这就启示广东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因绿而美,粤闽同行。当前广东正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旗帜鲜明提出“到2027年年底,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一声承诺就是一份责任,一份责任就是一种使命。我们要以兄弟省份为榜样,聚焦品质提升抓绿化,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南岭这张生态名片,以期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充分享受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

  期待南岭与武夷山携手并肩、比翼齐飞!

附件: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