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大湾区筑起“绿色屏障” -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探秘南岭·一线实践② | 聚焦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大湾区筑起“绿色屏障”

  在COP15-2召开之际,广东省林业局联合南方+新闻客户端制作的系列微纪录片《探秘南岭·一线实践》正式在南方+客户端上线!《探秘南岭·一线实践》系列微纪录片共4集,系统介绍通过建设南岭国家公园,广东积极推进南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本网将持续为大家推送该系列微纪录片,敬请关注!本期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屏障》

  南岭气候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低海拔地区温和宜人,适合夏季避暑;也有高达1902米的“广东第一峰”——石坑崆,以及海拔1888米的“广东第二峰”——石韭岭。五岭逶迤,成为华中、华东、华南生物群系的交界处,在地理、气候等多个方面为生物多样性创造了丰富条件。

  群峰高耸之间,深藏着广东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岭南生物多样性物丰之地”。林间有松柏绿树,南岭箭竹,各种奇怪花草,遍布于公园之间。自山脚而上,常绿宽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矮林形成3个垂直景观带。

图片

  数据显示,南岭国家公园现记录有9个植被型、20个植被亚型,保存着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植被垂直带。植被系统中,不乏单科单种、孑遗上亿年的植物伯乐树,恐龙时代留存的桫椤、金毛狗等珍稀植物物种,这些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如今已纳入南岭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组成“绿色屏障”。

图片

  事实上,“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正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主题。在12月7日—19日举行的第二阶段会议上,将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描绘新蓝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均呼吁各方以更强紧迫感加快谈判进程,推动该框架达成,为到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锚定方向、提供新的政治引领。

附件: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