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滨海大道的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华侨城湿地”)是国内面积最小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位于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如同镶嵌于城市中央的一块“绿翡翠”。
这片占地68.5万平方米的湿地,拥有水域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与深圳湾水系相通,也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包括黑脸琵鹭、豹猫在内1300多种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校长孟祥伟是这片湿地的“受惠者”,也是这片城央湿地的“调解员”。从2014年正式加入华侨城湿地管理部至今,她见证了这一方天地的恣意生长,从看似普通的绿色园林蜕变成每一寸土壤、每一片落叶下都暗藏生机的生态家园。
“还自然一个自然的状态。”这是孟祥伟与团队从过去8年与华侨城湿地的朝夕相处中所领悟的守护心得,也是华侨城湿地始终恪守的生态保护准则。尊重自然,学习像自然般思考,从生物的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与其说是保护者,不如说我们更像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解读者。”孟祥伟说,“我们其实不用过多干预,顺应自然规律,大自然就会给我们惊喜。”
助力自然生态复苏
对孟祥伟来说,与湿地结缘是一场“意外”。2014年她因工作调动来到华侨城。在此之前,原本的人生轨迹与自然没有多少交集,但这并不影响她迅速爱上这里。
“第一次来这里就觉得环境宜人,真是太好了。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很适合养老。”孟祥伟说道。这可能也是很多来到华侨城湿地的人们的第一印象。
可当她开始逐渐了解这片湿地的历史,使命感也一点点在心中累积。
深圳湾位于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中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是南来北往的候鸟们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地。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生境变化,华侨城湿地最初的定位,就是打造成深圳湾高潮位鸟类栖息地,与深圳湾的生态功能相互补充。首先从植被的配置上,一方面挑选如榕树、黄槿等既能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又适合滨海湿地气候条件的岭南本土植被;另一方面是打造园区水环境,水是湿地的灵魂,为鸻鹬类和雁鸭类等水鸟营造适合的栖息环境。红树林,作为深圳湾滨海湿地原生海岸线的“见证者”、华侨城湿地生态重要组成部分,也通过不断培育从原先的不足2万平方米扩展到4万多平方米。
彼时的华侨城湿地刚刚面向公众开放两年,在生态治理后,整片湿地正逐步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环境场地的治理只是重建生态的第一步,湿地管理团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这片湿地“活”过来。一方面使它真正成为更多动物的家,另一方面也要将湿地运营成深圳市民们家门口的“心灵港湾”。在华侨城湿地管理团队看来,湿地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人类,更是为了服务这片湿地中的各种生灵。在这里,人类应将管理的主动权交还给大自然,并为这方天地的蓬勃发展提供辅助支撑,仔细去聆听、解读湿地的需求,然后协助大自然完成生命的循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从2016年开始,湿地实行“三不”原则,决定不再对园内的植物做景观修剪,不再对蚊虫进行消杀,夜间园区不亮灯。这是孟祥伟与管理团队所做的最大胆的决定之一。
不对蚊虫进行消杀是否会影响到市民的游园体验?一开始管理团队也拿不准主意。但是昆虫作为整条食物链的重要一环,这些在人类看来并不受欢迎的“小家伙”是帮助植物完成授粉繁育的关键助手,也是许多鸟类、两栖类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实行“三不”管理模式后不久,园区的各个角落开始发生一些“声势浩大”的转变。花朵可以自然地在枝头衰败、掉落,与植物关系密切的昆虫丰富起来,暗绿绣眼鸟、叉尾太阳鸟跃然其间吸食花蜜。到2021年,华侨城湿地已观测到超过180种鸟类,其中包括黑脸琵鹭、白腹鹞等22种国家级保护鸟类,以及凤头、苍鹭等2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这里也成了整个深圳湾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
2018年底,园区内首次监测到豹猫,并在次年监测到稳定的豹猫种群。这种极少在城市中心范围内出现的珍稀野生动物,体型虽小,但却是自然界里顶尖的捕猎者。它的出现意味着华侨城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已逐步丰富,能形成生物层级稳定的生态系统。
孟祥伟自豪地说:“豹猫的出现是大自然对我们最好的反馈。”
为公众解锁湿地密码
2014年,全国第一所自然学校在华侨城湿地落成。本着“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的宗旨,推广自然教育成为华侨城湿地的又一重任。孟祥伟与团队开始共同探索这条全新的道路。
一系列的思考涌进孟祥伟脑中:如何向公众介绍湿地、又该向他们教授什么样的内容、教育的本质又如何体现在自然教育之中……孟祥伟通常会走进园区,在自然中求解。“我很幸运,在园区里碰到了一位非常热情的志愿者。他为我仔细介绍了园区里这些年的各种变化。他对湿地的这份情感,深深地触动了我。”孟祥伟回忆道。这位自然名“木榄”的志愿者,已经在华侨城湿地开展志愿服务8年了,是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像这样长期服务于华侨城湿地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华侨城湿地也一直营造“家”的氛围反哺志愿者精神,无私的付出和充沛的热情,给予了孟祥伟和她的团队前进的助推力。
2015年,华侨城湿地正式提出了“零废弃”和“无痕湿地”的管理理念。
2018年,台风“山竹”过境深圳,狂风骤雨吹倒了园区内近1000棵树,包括一棵生长了30年左右的木麻黄。经过商议,这棵倒下的木麻黄最终被保留下来。“在大自然的生态循环里是没有‘废弃’概念的。木麻黄虽然因为台风迎来了生命的终结,但倒下的躯干又成为微生物和小昆虫的家园。”孟祥伟解释道。
如果将深圳湾的滨海湿地看作一个大的生态圈,华侨城湿地还利用类似木麻黄这样的自然元素营造了许多“小生态圈”——微栖地。通过这些精妙的设计,管理团队希望湿地教育的元素渗透在园区的各个角落,实现“润物细无声”环境育人的朴素教育观。“我们希望自然展现的不只是美,还有这些不太为人所见的部分。”孟祥伟说。
唤醒孩子们对自然的热忱
以湿地为“课本”,通过自然教育引导孩子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将自然的智慧融会贯通到日常的生活里。管理团队这样的初心,要以不断地积极探索更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学方式作为基础。
华侨城湿地在每周设置了专门的团体预约日,便于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外实践。同时,园区也在主动寻求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们提供贴近校园生活的自然课程。
2015年,华侨城湿地与邻近园区的一所小学合作,派工作人员兼任学校的科学课老师,每周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这次尝试性的合作吸引了当时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的目光。双方经商讨一致决定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华侨城湿地的专业背景和生态理念,将课上使用过的课程编写成册,出版一本专门为学生们编写的本土自然教育教材——《我的家在红树林》。
与此同时,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培育的环保志愿教师队伍逐步成长,与自然学校团队共同研发湿地自主课程。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出了红树课程、小鸟课堂等多元主题课程,搭建起多达36个系列、162种教案的课程体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在线上预约不同的课程。相较于面向校园的书本教材,华侨城湿地的自主课程更加注重定制化的体验和互动。
目前,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已经累计开展教育活动近万场次,直接参与的公众累计近百万人。这些课程不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而是希望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夯实品格,培养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管理团队始终相信,只有心底里深受触动所生长出的情感,才能培养出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守护。
为湿地发声
孟祥伟在湿地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巡园。往往此时,她会将自己“置身事外”,从东滩到芦苇栈道,再到红树林小径,从公园的管理者重新做回一名“访客”。“我会从访客的视角出发,体会访客的诉求和需求。”孟祥伟说,“访客来到这里希望收获什么?需要什么?”对于管理团队来说,这种心理上的身份互换,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有效方式。循着这样的方法,华侨城湿地不仅与志愿者共同开展人员带领的教育活动,还结合互联网搭建了线上线下的解说系统,让访客自由地探索湿地,体验园区“全园教育”的点点滴滴。
今年已是孟祥伟来到华侨城湿地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但对于湿地和自然的习性,她却认为自己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事情,常看常新,这是孟祥伟对于湿地保护这份工作的深切体会。“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也正好是我来到深圳的第三十年。”她说,“或许我和湿地的缘分早就注定好了。”在这里,孟祥伟不仅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湿地的滋养也给予了她更多的领悟和“永不止步”的力量。
孟祥伟感谢2014年初那个“意外”被安排的工作,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把“爱护湿地,尊重自然”的种子播撒进更多人的心里,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