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绿美保护地提升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样地+公里网格样地”森林监测体系建设顺利完成。该项目于2024年3月启动,历时3个月完成。调查队跋山涉水,克服了极端雨水天气等各种困难,足迹遍布保护区每个角落,全面完成了样地选点、勘测和调查等样地建设工作,立体展现了保护区森林生态资源,为实现高质量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白溪保护区森林样地监测体系包含3个一公顷大样地和53个公里网格样地。3个公顷样地分别代表了保护区内水源涵养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保护区原生性最好的常绿阔叶林。53个有效公里网格反映了保护区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分布,每个网格设置1个30*30 m的森林植被监测样地,以网格化管理方式围绕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等开展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

  森林样地监测对大样地和公里网格样地基本情况、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监测植物物种的位置、数量以及植物个体和群落物候,从而较为准确地估计整个保护区的物种情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在样地建立的同时进行了土壤采样检测。

  森林监测样地体系建设对监测植被群落的生产力以及水源涵养能力,保护当地的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及其自然环境,拯救和发展濒危物种种群,揭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阐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领域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探索自然资源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途径,检验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样地监测也对保护区地带性森林群落构成优势物种或特色物种进行筛选,为区域植物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群落的构建提供思路,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特色树种配置提供白溪方案。

  本次调查应用了RTK、无人机等先进测绘设备,确保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及样木定位的精确度,提高了林业资源勘测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此外,调查队还应用激光雷达扫描,构建了样地的三维影像数据,探索森林样地调查新模式。

  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区大样地+公里网格样地建设完成后,以后每5年调查1次,将实现固定样地长期综合监测,获取动态监测数据和相关数据产品,深入认识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了解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预测保护区不同群落组成及格局的演替过程,是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的重要成果。

附件: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