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 遇见绿美阳东 打造“宜居之区”

  高空俯瞰阳东大地,一座座绿意相连的公园、古树乡村里一棵棵参天大树、寿长河边一片片蜿蜒绵长的红树林……

  近年来,阳江市阳东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宜居立区”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该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目前,全区林地面积约122万亩,森林覆盖率53.6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31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幸福场景逐渐成为阳东人生活的日常。

  在此基础上,全区统筹做好爱绿、植绿、兴绿、护绿工作,持续推进绿美阳东生态建设,以绿美阳东赋能“百千万工程”,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爱绿

  建好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走进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寿长河湿地公园”),广袤的红树林顺着蜿蜒的河道连片分布,绘就一条生机盎然的绿带。傍晚时分漫步于观景栈道,近处的湿地、河流和远处的青山、夕阳尽收眼底,勾勒出一幅山水自然的唯美画卷。

  作为我省首个“国字号”河流型湿地公园,寿长河湿地公园总面积423.91公顷,湿地面积415.47公顷,湿地率98.01%,红树林面积140.45公顷。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为超过550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优选的栖息地。

  近年来,阳东区持续对寿长河湿地公园进行质量提升,一体推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红树林修复种植、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等工作,将其打造为集自然景观、红树林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示范点建设周期为2年,计划在今年底建成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示范点。”阳东区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红树林抚育、申报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粤书吧”等,寿长河湿地公园示范点正全面提升其生态功能和人文价值,成为阳东乃至阳江市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以寿长河湿地公园为缩影,阳东区绿色家底厚实,生态环境优越。全区林地面积122万亩,森林覆盖率53.6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接近31平方米。拥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0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建成镇森林公园6个,获批绿美生态型森林小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5条、省级森林乡村7条。

  为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工作部署,阳东区成立绿美阳东生态建设工作专班,积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落地见效。

  阳东区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核、一带、两区”为主体的互联互通绿美生态格局。

  2023年,全区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5300亩、封山育林5500亩、新造林抚育超1万亩、森林抚育超1.4万亩;引导社会造林3800亩,社会森林抚育近2万亩;全区已建档古树名木共312株,其中一级古树4株。

  着眼未来,预计2024年底阳东将新营造红树林1500亩。2027年底,全区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7万亩,建设森林镇村37个。

  到2035年,全区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6万亩、森林抚育提升44万亩,混交林比例达到70%以上。

  届时,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将成为阳东秀美山川的鲜明底色;天蓝、山绿、水清、土净的优质生态环境将成为阳东的常态。

  植绿

  高位推进 掀起全民植树热潮

  推进绿美阳东生态建设,“植绿”“添绿”是关键。当前,绿美阳东生态建设和乡村绿化工作,已成为全区上下合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区持续掀起全民植树新热潮。

  1月底,阳东召开绿美阳东生态建设暨乡村绿化工作推进会,对全区推进绿美阳东生态建设和乡村绿化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通过线上平台开至镇村。

  2月初,该区首次以植树形式开展“迎新春、添新绿、树新风”春节团拜主题行动,区四套班子成员、社会各界人士等250余人,在那龙河畔种植苗木500株。

  龙年春节前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发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带头到镇村开展宣传发动、认捐认种认养、义务植树活动,身体力行为全区党员群众作表率,并指导各镇各单位营建“党员林”“同心林”“人才林”等主题林33个。

  阳东区、镇两级迅速成立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通过组织专班工作人员开展实地调研,摸清摸实全区镇村“四旁”“五边”可绿化面积、绿化长度,推动镇、村完成绿化示意图。与此同时,工作专班一方面紧盯全区乡村绿化计划目标任务,对乡村绿化工作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另一方面举办乡村绿化示范班,发动阳江籍有关林学专业的在校师生深入农村一线,帮助优化“绿美规划图”,为乡村绿化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阳东区委组织部印发方案,细化16项工作措施,组织全区91个机关党组织、19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深入“三共建”结对的行政村开展植树活动。并结合专项行动,发动各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乡贤等团体共筹措社会资金超450万元支持绿化工作。

  全区11个镇积极响应号召,接连召开乡村绿化工作推进会,对下辖行政村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结合村实际做好绿植规划,发动党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乡贤与志愿者等共同开展植绿行动,示范带动镇党员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基层党员群众迅速投入到乡村绿化工作中去。

  今年以来,一场将绿美阳东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区上下共同参与的绿化植树活动在阳东大地火热进行。

  据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4月份,全区157个行政村和2个涉农社区均已制作绿化示意图,已植树超6.1万株,超额完成春节前计划植树数,完成率达144.5%。全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在各媒体平台宣传等途径,发动7000多名农村党员、超1.1万名群众、5500名乡贤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东平镇、红丰镇以“植树换积分,积分换奖励”引导群众自觉管护林木的“积分制+乡村绿化”模式,受到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肯定,向全省各地推介该做法。

  兴绿

  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协同发展

  进入4月,大八镇的益智果陆续成熟。4月—5月间成熟的果子可制成干果、蜜饯等食品,销往全国各地。6月底或7月初成熟的果子,可作为药材使用。“今年5月的益智果收购价达到7元每公斤。”新垌村村民李孔浩告诉记者,他家从祖辈传下来的益智林大约有300亩,亩产在150斤左右。“预计7月作为药用的益智果,收购价更高,每公斤可达12元至14元。”李孔浩笑着说。

  在大八镇,像李孔浩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共种植1.2万亩益智,是广东省最大的益智种植、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果用益智之乡”。“大八益智”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大八益智具有皮薄汁多、肉厚渣少、辛辣适中等特点,颇受市场青睐,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没有林木就没有好的益智果。”李孔浩说,大八益智的品质是由水源、土壤、气候决定的,林木和益智是共生关系。益智一方面需要森林来涵养水源和土壤,另一方面需要透光性好的小叶树木帮助其遮阳透阳,实现六成荫蔽、四成阳光的最佳状态。

  可见,保护好森林,维护好生态系统,对于经济林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走进塘坪镇油茶培育基地,漫山遍野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场景。据塘坪镇党委书记刘昌汝介绍,该基地面积1000亩,目前已栽种的油茶苗培育年份超过3年,再过3至4年便能挂果,到那时这片疏林地,将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在阳江市百盛园实业有限公司,种着3400多亩珍贵树木。公司负责人林国雄说,公司从2008年开始种植珍贵树木,并在林下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实现经济、生态和学术价值多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像这样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案例,阳东还有很多。

  近年来,阳东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统筹绿色布局,扎实做好“兴绿”文章。一方面大力发展林业经济。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多种材质优良、生长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的乡土阔叶树种,多种既有较高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摇钱树”,壮大“绿色生态经济”;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推动经济林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竹子、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林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

  从各镇实际出发,在东北部的大八、塘坪、那龙等镇,重点发展益智、砂仁、凉粉草、牛大力等南药产业和油茶、竹子产业;中南部的合山、北惯、红丰、大沟、雅韶等镇重点发展荔枝、龙眼、柑橘等传统水果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南部的东平、新洲等镇重点打造更多环境优美的山水生态景点,发展高品质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经济带。

  护绿

  保护古树名木 唤起绿美乡愁

  在阳东区大沟镇有一条绿美古树乡村——高洞村。该村古树主要有樟树和见血封喉。其中樟树有26棵,最大树龄为210年;见血封喉有7棵,最大树龄为200年。

  古树环抱、绿树成荫的高洞村被评为“阳江市十大最美森林乡村”。据悉,该村村民很早就对古树名木有较好的保护意识,在古树树干上标上记号,以防古树名木被盗采和破坏。

  走近树下,峥嵘古木清晰可见,粗壮挺拔的树干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视线往下移则可以看到,旁边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标明古树的名称、科属、编号、树龄等信息。

  “建档立卡是保护古树的常规操作了。”阳东区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登记建档的312株古树名木,已形成台账并全部挂牌。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该区还聘请专家组对古树名木开展保护、复壮工作;为部分古树名木安装监控、购买商业保险等,让其得到有效救治。此外,阳东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古树名木权属情况,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一棵古树都“老有所依”。

  依托这些古树名木,高洞村于2019年便开始绿美古树乡村建设,2020年完工。建成后的古树乡村有入口标志、休闲广场、景观亭子、特色树池等配套设施,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塘坪镇北甘村,一棵棵古荔枝树在阳光下自由伸展,枝丫间光影交错。初夏时节,行走在北甘村古树公园,不仅能一品荔枝的甘甜、美味,还能与千年荔枝母树来一次浪漫的邂逅……

  据了解,阳东区已建成绿美古树乡村6条,古树公园4个。公园建成以来,游人慕名而至,不仅留住了乡愁,还进一步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

  绿美建设离不开长效维护。在阳东,像保护古树名木一样的“护绿行动”已蔚然成风。全区通过组建“护绿”志愿先锋队、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网格化管护机制等,凝聚起植树绿化、管理养护的强大力量。

  目前,阳东已全面建成区、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全区各级林长近1200人,落实护林员近200人,监管员200余人,2023年累计开展巡林5866人次。完善林长制部门协作机制,制定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制度,“一林一警”的管护格局已全面构建。

  不仅如此,该区还着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大绿美生态建设宣传力度,让绿美生态理念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引导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绿美阳东生态建设中来。

  踏上新征程,阳东生态发展面临新的更高要求。接下来,当地将全面打造“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城乡绿美生态环境,构建绿美阳东生态建设新格局,切实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阳东力量。

附件: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