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羊城,只此青绿。
远眺,山峦如黛,层林尽染;近观,绿树成荫,草木葳蕤。初冬时节,徜徉于花城广州,林城相融、林水相映、林路相依的生态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一直以来,广东省广州市厚植生态底色,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发展“肌理”,以人为本持续增进生态福祉。2023年,全市完成森林步道117公里、绿道40公里、碧道79公里,新增立体绿化5.98万平方米,建设水鸟生态廊道3597亩,建成古树公园3个、森林乡村6个,完成古树名木养护复壮500株,海岸线生态修复长度约1.1公里,珠江沿岸绿化品质提升11.7公里。
大地长绿
从空中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一颗绿色宝石点缀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北角,绿植成片,鲜花展颜。
今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一周年。一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科研和科普方面均有突破。其中,新引种植物3906号,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相继获批建设,被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联合授予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获得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称号。
广州市各级林长专注绿色发展,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八大工程”包括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工程。
一座园、一座城。于广州,是城中有园,城园融合,是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共融共生。
同时,广州市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审;开展了城园融合体系第一批“区、园、点”申报评审工作,首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广州木本花卉专类植物展示园正式揭牌,专类园保存木本花卉植物961种(品种);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新增植物1200余种;大夫山榕树公园榕属植物种类达80种1.2万余株。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表示,未来将把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开展植物保护研究。同时,把植物迁地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将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实现“走出园,融入城”的美好愿景。
绿美广州“八大工程”卓见成效。截至11月,全市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已完成23.5万亩,其中改造林分13.18万亩、抚育中幼林4.87万亩,培育大径级森林2.62万亩,新增造林绿化2.83万亩。超额完成省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任务14.82万亩,已完成市下达任务23.5万亩,年度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林长长责
连绵起伏的青山翠浪翻涌,进山的道路边,耸立着一个森林防火语音宣传视频监控立杆,时刻提示着进山人员牢记森林防火。这是广州市深化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的一个缩影。
“全市有近万名林长守护着绿水青山,林长工作已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广州市林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广州市不仅在“林”字上精准发力,还在“长”字上履职尽责。目前全市共设立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林长8375名,实现城乡一体、系统治理和全域覆盖。
今年以来,广州市先后印发《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广州市古树名木迁移管理办法》。广州市第一总林长、总林长签发4道林长令,要求全市各级林长全面履行职责,积极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做好森林防火,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广州市全面推行并优化征询收集问题、制定巡查方案、建立问题台账、督促落实整改特色巡查机制。今年以来,市级林长带头开展巡林23次,带动全市8375名各级林长巡林27万次,各级林长主动解决林业园林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问题85个。
林长“智”助力林长“治”。今年7月,广州市智慧林长管理平台正式在全市统一启用,全市一个智慧平台、一个巡护App,构建全流程、闭环式问题处置管理机制,助力实现科技巡林、智慧护林。
广州市林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区结合自身特色,进一步规范林长组织体系,推深做实产业林长,优化保护地林长,创新设立电力林长等民间林长,推动林长组织体系纵深延伸。
白云区对森林资源设立林长负责片区林业资源养护及管理。广州输电二所对高压输电线设立电长负责设备运行维护,通过“林长+电长”协作机制确保森林资源与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引导白云区电力设施保护区域种植低矮乡土树种,优先安排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依法依规做好电力设施相关林木处置,合理解决“线树”矛盾。
广州市进一步加大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力度。2013—2022年,广州市疑似违法图斑涉及的1045个案件全部查处整改到位,查处整改完成率100%。
此外,广州市落实湿地分级保护制度,海珠湿地被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认定省级重要湿地3处、市级重要湿地5处;高质量推动生态修复,建成小微湿地7个,营造修复红树林191.55亩。
林业长为
推窗览胜景,青山绿相迎。
随着前来红石村沙溪水库森林公园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从化人明白一个道理:生态好了,日子也就好了。
以林长制为引领,广州市以林旅融合为落脚点,通过扩大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发展露营场地等,激发森林旅游新活力,拓宽绿水青山富民通道。
从化区依托红石村沙溪水库森林公园,培育开发22个绿美森林打卡点,建设八大系列自然教育课程,全力打造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区。花都区梯面镇积极推进83公里五环森林步道建设,打造森林运动社区。
每一片山林都是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因子。从最初的破题开局,到如今的多点突破,广州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
漫步林间道,拓展林下“路”。各级林长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发展森林康养等“森林+”新业态产业,建设森林康养、花卉苗木、森林养殖等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森林康养基地、自然教育基地66家,绿色惠民产业初具规模。
“绿色颜值”持续转化为“金色价值”,创新高质量发展。
增城区派潭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锚定打造“广东乌镇”目标,先行先试“产业林长”创新机制,设立20名产业林长,加快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镇建成营业民宿超过130家,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解决就业人数超过1000人。
为做好“林长+特色产业”,广州市大力推广森林旅游、林药、林菌等林业特色产业,建成森林公园92个、湿地公园25个;创建派潭、正果、花山等一批广东省森林小镇,为推动广州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区以绿为媒,因地制宜设置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宣传教育元素,宣传林长制政策,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故事,科普动植物识别保护知识,展示林业改革发展成果,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在“广州林长”微信公众号设立林长培训专栏,制作微课堂、微视频6节,组织全市林长办培训1期、区林长办培训30期。开展“1+1+10+N”模式宣传活动,市林长办与花都区联合举办林长制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广州地铁30个站点发布为期1个月的林长制宣传公益广告,开展广州林长动漫IP人物征名活动,定名为“林保保”,寓意为广州林业园林资源保护者。
随着生态文化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极大增强。
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到高标准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从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到持续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从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节俭的广州绿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广州向绿而行,谱写了一首绿色发展的协奏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