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39748/2015-01034 分类: 工业、交通、通知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文日期: 2015-01-26
名称: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文号: 粤府办〔2015〕5号 发布日期: 2018-01-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1-13  浏览次数:-
粤府办〔2015〕5号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珠江西岸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

(2015-2020年)》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月26日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布局和项目规划

 

(2015—2020年)


目 录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现状………………………………………………(1)
  (二)面临形势………………………………………………(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4)
  (一)指导思想………………………………………………(4)
  (二)基本原则………………………………………………(5)
  (三)发展目标………………………………………………(6)
  三、发展重点和布局………………………………………(7)
  (一)智能制造装备…………………………………………(7)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9)
  (三)节能环保装备…………………………………………(11)
  (四)轨道交通装备…………………………………………(12)
  (五)通用航空装备…………………………………………(13)
  (六)新能源装备……………………………………………(14)
  (七)汽车制造………………………………………………(15)
  (八)卫星及应用……………………………………………(17)
  (九)重要基础件……………………………………………(18)
  (十)生产服务业……………………………………………(19)
  四、保障措施………………………………………………(19)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19)
  (二)推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20)
  (三)完善标准体系,打造知名品牌………………………(21)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21)
  (五)加强人才培育,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22)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22)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特别是珠江西岸各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对于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特别是珠江西岸各市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约发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央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粤发〔2008〕7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12〕145号),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包括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主要指鼎湖、大旺、高要、四会)市和顺德区,规划期为2015-2020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珠江西岸已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较大。2013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25.7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分别是2005年的4.3倍和3.6倍,年均增长分别为20%、17.5%。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约1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3%。

  ——产业水平较高。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建立了国家级工程中心4家,形成了中山风电装备、江门轨道交通装备、珠海航空装备、顺德精密智能制造等10家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通过组织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装备制造业“海陆空”发展新格局。
  ——优势产品地位突出。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一批重点装备产品相继突破,国内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在中航通飞华南公司研制并试飞成功,国内新一代CRH6型城际动车组在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下线并实现量产,中山明阳风电5-6兆瓦风机样机已下线。传统优势装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稳步提升,陶瓷机械、塑料机械、木工机械等专用装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印刷包装机械、玻璃机械、压力机械等专用装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20%。

  ——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产业集聚发展初见成效,形成了珠海通用航空装备、中山风电装备、珠海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内首个按照全产业链规划建设的广东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科技部相继认定我省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精密制造、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业和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等4个国家级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培育发展了顺德伦教木工机械、陈村压力机械、大良塑料机械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镇。
  同时,与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先进地区相比,我省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骨干企业少,行业集中度不高;系统集成能力较弱,尚未形成以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的产业链;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一方面,国际制造业转移层次不断演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工制造组装等环节持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企业通过并购、购买专利授权等多种方式可以迅速获得装备制造业加工制造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形成竞争力;信息技术、绿色制造技术、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催生出新的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和业务领域;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强力支持下,量体裁衣式的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加快发展,产业形态将逐步从生产型制造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转变。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发达国家重新回归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一系列新的发展路线,纷纷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占据主动,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试图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给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激烈竞争。
  从国内看,国家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各类装备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以及轻工、纺织、石化、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带动一批装备产品的更新换代,为我省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受制于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我省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能力不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竞争优势不明显;同时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集约用地等政策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差异发展、龙头带动的原则,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点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政府资源,突破行业关键薄弱环节,完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鼓励企业通过国际合作途径,加快对国外关键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龙头带动与产业集群相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及海外并购,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做大企业规模;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基地、专业化园区建设,增强园区集聚功能,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水平,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坚持差异发展与协调互动相结合。根据珠江西岸各市产业基础、配套能力和要素供应情况,合理布局,发展各有侧重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差异化有序发展;引导装备制造业及其基础零部件、原材料等外围配套产业梯度转移和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一体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到2017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5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5%,其中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卫星及应用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40%。到2020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5%,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0%。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17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7%,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骨干企业产品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先进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到2020年,R&D支出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以上,基本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先进装备制造创新体系。
  ——产业链培育逐步完善。到2017年,初步形成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形成1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打造2-3个产值超1000亿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7年,形成4-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到2020年,形成1家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和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特、精、新”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
  三、发展重点和布局

  结合我省珠江西岸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卫星及应用等领域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相配套的重要基础件和生产服务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差异化沿江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推动珠江西岸形成以大型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龙头、中小企业和配套产品为基础、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发达的先进装备制造发展格局。
  (一)智能制造装备。
  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主,重点发展关键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推进以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幅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培育开发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工厂),以及高精密数控机床及系统、工作母机等重大设备,提升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集成水平,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在工程承包、维修改造、设备租赁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促进企业由加工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到2017年,初步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2000亿元,形成2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
  佛山市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专用检测仪器、机器人本体和智能测控装置与控制系统,以及3D打印等智能装备。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装备示范应用推广,培育一批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集成商。开发家电智能化生产线技术和设备,提升陶瓷机械、木工机械等专用装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
  珠海、中山市重点发展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测控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加快集聚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提升医疗器械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纺织服装、消费类电子、输配电设备和工程机械等领域企业建设智能化示范生产线和示范数字化车间(工厂),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肇庆市加快发展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测控装置,积极推进陶瓷、冶金等传统行业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江门市重点发展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等伺服系统以及数控加工中心,积极推进食品行业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阳江市积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提升五金、刀剪、塑料等行业装备智能化水平。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以珠海市为主,重点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和大型临港工程装备,研究开发可燃冰等海底能源开采技术装备以及无人潜航器、深水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加快建设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特种船舶生产基地,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到2017年,基本建成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形成产值千亿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之一。
  珠海市重点发展深水钻井平台、海上油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海上钻井采油平台配套设备,加快发展正面吊、起重机械等临港工程机械和船用高中低速柴油机,积极推进游艇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中山市重点发展三用工作船、多用途海洋支持船、海洋工程拖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海上风电安装船、豪华游艇和执法船艇等,适时发展半潜船、钻井船、起重铺管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积极推进游艇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
  江门市重点发展适应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特种工程船和具有特色优势的品牌化中小型船舶产品,以及以分段制造为主的船舶配套产业链。大广海湾地区择机差异化发展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等深水海洋工程装备。
  佛山市重点发展多功能海洋工程船和锁紧装置、悬臂梁滑移系统等海上钻井采油平台配套设备,以及正面吊、起重机等临港工程机械。
  阳江市培育发展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装备,适时发展适应世界船舶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船舶产品。

 

 

  (三)节能环保装备。
  以佛山市为主,重点发展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竞争能力强的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及配套节能服务产业,培育开发城市垃圾智能分选和处理成套装备、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成套装备以及污染检测和远程诊断系统等高端环保装备,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到2017年,培育形成10家以上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环保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佛山市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技术与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在线监测等节能装备,培育发展环境污染控制设备(新型水处理装备、工业废气净化设备、垃圾焚烧设备)、环境污染修复设备(河涌清淤、淤泥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和设备),推进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生产。
  中山市重点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综合利用装备,培育发展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烟气脱硫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
  江门市重点发展船舶等大型运输工具的拆解装备与技术、工业废物处理与环境服务等,培育发展LED生产装备,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肇庆市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无铁心电机、曳引机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

 

 

  (四)轨道交通装备。
  以江门市为主,依托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零部件,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产品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装备自主化能力。加快延伸产业链,大力提高整车配套和生产能力。研究开发磁悬浮、真空管道等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及相关装备。到2017年,形成1000辆轨道交通车辆年生产能力。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修造产业基地。
  江门市重点发展城际和城市轨道车辆的制造、保养以及大、中修业务,加快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型,创设城际轨道交通装备国家标准,实现和谐号动车组多元化发展。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重点发展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配套产品。
  珠海、佛山市实行差异化发展,重点发展低地板车和区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大中修。

 

 

  (五)通用航空装备。
  以珠海市为主,以低空领域开放为契机,重点发展航空关键技术研发,以及通用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和轻型直升机等,积极发展机场空管导航监视装备和牵引车、气源车、电源车和空调车等机场地勤设备。研究开发地效飞行器、通用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航空装备。到2017年,培育壮大1家通航装备制造企业。到2020年,成为国内主要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之一。
  珠海市重点发展通用飞机总装、部装、飞机零部件生产等,培育发展从核心机研发到批量生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能力,推动配套航空设备及航空维修、支援、租赁、飞行员培训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机场空管导航监视装备和机场地勤设备。
  阳江市依托低空航线的开通,积极培育发展对私人飞行器或公司商务飞机的停泊、保管、试飞、养护、修理,以及飞行体验、航空拍摄、景点空中观光、飞行员培训等通用航空服务业务。适时发展轻小型通用飞机。

 

 
  (六)新能源装备。
  重点发展光伏装备、风电装备和核电装备,延伸发展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传感测量、通讯信息、电能质量控制、决策支持、超导、分布式电源柔性接入技术等智能电网先进技术,培育开发高温气冷堆、10兆瓦及以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及装备。以佛山市、中山市为主,重点发展高倍聚光型太阳能发电成套系统;以中山市为主,重点发展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及部件,提升研发水平,加强海上风电机组及风光互补系统研制及产业化;以江门市为主,重点发展核电辅助装备和非动力核技术。到2017年,培育形成1-2家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一体化的输配电工程总承包公司。到2020年,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之一。
  佛山市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专用生产设备、导电玻璃、导电玻璃镀膜设备、高端溅射靶材、激光设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以及光伏逆变器、控制器、边框支架等配套产品,形成整条生产线研发与建设能力。积极发展高压输变电设备、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及相关配套设备,开发和拓展高端中压设备在核电、风电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中山市重点开展特殊环境下兆瓦级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快发展风电齿轮箱、发电机、轴承、叶片、偏航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形成较完整的风电设备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推进新一代光伏发电装备产业化,加快发展高倍聚光型太阳能发电成套系统,提升中低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化水平。
  珠海市重点发展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柔性输电、微网控制保护及接入等关键设备,包括配网自动化智能终端装备、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
  江门市重点发展中低压开关柜等输配电装备,培育发展风叶等海上风电大型配套设备、核电常规岛发电主设备及重要辅机设备,积极推进设备装配、基地人员培训等相关产业配套服务。
  阳江市重点培育发展创新型垂直轴风电发电机组、配套辅机设备等相关产业,促进高压气水混合发电系统产业化。

 

 

  (七)汽车制造。
  以佛山市为主,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和专用车三大基地,研究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等前沿技术,延伸发展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与整车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系统配套能力。到2017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超过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年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综合生产能力2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佛山市重点发展高端轿车、高附加值和多功能客车,以及旅居车、清障车、工程车等特色专用车,延伸发展变速箱、发动机、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提高本地配套率,形成较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培育发展纯电动轿车,加快建立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配套能力。
  中山市重点发展永磁电机产业链,加快建立上游特种电机材料、功率开关模块配套能力,延伸发展电动轿车、电动专用车等新能源汽车产品,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积极发展道路养护维修车等高附加值专用车。
  珠海市重点发展高档客车、纯电动客车和医疗专用车、环卫车等专用车,支持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
  肇庆市重点依托广州、佛山汽车整车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用各类精密铸件、汽车电子产品、精密齿轮和其他汽车辅件等。
  江门市重点发展驱动桥总成、制动器总成、半挂车车轴总成等汽车零配件,培育发展重型载货车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专用车。
  阳江市重点建设轻量化材料车身产业链,培育推进专用汽车生产。

 

 

  (八)卫星及应用。
  以中山市为主,重点发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领域,不断推进应用概念和应用模式创新,积极拓展卫星在应急、救灾、气象监测、通用航空、智能交通、物联网等应用领域,着力发展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卫星通信广播、自主遥感信息等卫星应用产业链,培育开发北斗卫星空间基准授时、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和空间信息三维显示等技术和装备。到2017年,培育形成10家以上销售额超亿元的卫星应用企业,初步建立区域卫星应用产业体系。
  中山市加快建设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北斗地基增强网络系统、北斗应用居家养老示范屋等项目,培育发展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卫星通信广播、自主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和运营服务以及北斗卫星空间基准授时产业链。
  佛山市以电子口岸的车辆、船舶监控平台为切入点,建立北斗卫星应用示范项目,积极解决北斗民用化推进过程中一系列共性技术、应用及管理问题。
  珠海市培育发展卫星多媒体通信、卫星高速网络接入系统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抗干扰、高动态直捕终端机、多星座、多模融合接收机以及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微型天线等关键元器件和电子地图。

 

 

  (九)重要基础件。
  以阳江市为主,重点发展精密轴承、高强度螺栓、精密齿轮和高档液压/气动/密封件及系统等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以及大型和特殊零部件制造及加工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华南地区重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提升产品品质。积极延伸产业链,引入相关企业,规划布局建设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和特种原材料等配套项目,提供先进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原材料。

 

 

  (十)生产服务业。
  建设中德生产服务业集聚区等一批中外先进装备制造合作示范基地,建立一批检验检测、教育培训、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功能突出、辐射功能强的生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金融、工业设计、信息系统服务、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等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相连的生产服务业向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集聚。顺应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新趋势,以佛山市、珠海市、顺德区为主,积极发展先进制造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推动服务型先进制造业发展,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支持企业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工程总包和系统控制等业务,建立现代销售体系。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科技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展览等新业态。以信息化为纽带,辐射推进珠江西岸各市建设为本地装备制造产业服务的科研、销售、商务会展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利用资源,组织实施若干重点科技专项,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各重点领域均建成1家以上国家认定的工程中心,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深水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对企业承担的省级财政支持的科技研发项目,用于研发人力投入经费的比例最高可上调至30%.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贯彻落实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核电、风电、污水处理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应用工程,力争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超过20%。推进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用有效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体系。
  (二)推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组织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示范工程,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先进装备制造龙头项目,引导相关配套项目在周边集聚发展,重点在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延伸产业链,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创建装备制造区域品牌。大力支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环节的集成应用,以及生产管理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实现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落实国家和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各项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区内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进入省年度重点支持的大型骨干企业名单,并将先进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投资的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培育50家以上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具有总承包和总成套能力的先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三)完善标准体系,打造知名品牌。
  组织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规划,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骨干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在符合条件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省市共建若干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并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检测机构。支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组织实施品牌商标战略,支持自有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先进装备产品。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珠江西岸各市(区)为主体,以现有产业基地、开发区、产业园、新区为载体,在落实各市与央企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区位情况和产业基础,坚持高起点引进,精准招商,做大增量,重点引进带动性强的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突出产业链配套招商,细化产业分工,完善配套体系,加快形成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对实际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由省市共同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招商引资活动从2015年开始连续开展3年,每年召开一次对接签约会,力争累计引进50家以上投资额超1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
  (五)加强人才培育,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不断完善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机制,在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等领域引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施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下同)与骨干企业对接合作工程,确保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内的骨干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等方式,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中心,支持全省优质职业院校到重点产业基地设立分校,提供工学交替、专业化实践、对口就业等条件,基本实现每个重点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均有1所以上对口职业院校并有针对性开设相关专业。落实医疗保健、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规划组织实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规划实施工作,做好任务分解,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并组织评估,定期向省政府报告规划实施情况。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政策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政策问题。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政府要结合实际,建立发改、经信、规划、环保、国土、海洋渔业等部门互动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抓紧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做好区域内相关规划衔接的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