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10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意见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10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财政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关于编制2010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结合对我省2010年经济社会形势的判断以及财政收支政策的调整情况,按照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现就编制2010年省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以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一)2009年我省经济运行情况。2009年,受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遭遇极大困难和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紧紧围绕“三促进一保持”中心任务和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抓住中央安排我省85亿元代发地方政府债券的有利契机,积极采取稳定外需、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加快转型、改善民生等各项政策措施,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有效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经济逐步企稳,下半年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或降幅收窄、环比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超过预定目标。
受到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以及国家政策性减收和收入结构约束等因素影响,2009年我省省级财政收入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售电量下降、进项抵扣增值税增加、企业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省级电力增值税、电力企业所得税等出现大幅下滑;二是由于收入结构的原因,利息所得税停征、工商两费停征、燃油税改革等政策性因素严重制约了省级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2010年经济形势基本判断。展望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衰退的势头将逐步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将出现稳定的迹象;我国实施的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初见成效,总体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但是,我省经济发展要形成稳定的回升势头还面临较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将继续向实体经济蔓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处于高位,扩张性宏观政策的余地缩小,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外需仍将低迷;国内投资、消费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政府推动,制约仍然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我省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从财政形势分析,2010年我省财政仍面临许多减收增支因素。收入方面,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不足、工业生产回升较慢、民间投资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存在,相关主体税种税基缩减较多,财政收入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快增长。同时,预计明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也将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幅下降局面仍将维持,增值税进项抵扣将大大增加。此外,由于国家、省取消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省级非税收入也难以大幅增长。支出方面,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重大民生政策,保障农林水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科学技术等重点支出,都需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因此,预计2010年将是我省财政非常困难的一年,省级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将非常突出,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合理编制2010年预算。
二、编制2010年预算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扩大内需政策要求,紧密围绕“三促进一保持”中心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方针,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重点支出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2010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审慎稳妥,合理安排预算收支。按照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财政管理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收费政策。财政收入预测要科学稳妥、实事求是;财政支出安排要与财力相适应,坚持量财办事、适度从紧的原则,按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财政收支测算准确真实、合法合规,体现宏观调控目标和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要求,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应征尽收,加强收入征管工作。按照依法治税理财的要求,积极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体系,实现省级财政收入增长与全省生产总值、物价水平以及全省财政收入的增长相适应。依法加强对税收收入的征收管理,确保依法征收、应征尽收,不收过头税。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严禁任何地方和部门越权减免税收、擅自出台减免税和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加强对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确保按规定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全部足额纳入财政预算。
(三)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加大节支工作力度,大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省级除“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之外的一般性财政支出原则上要比2009年度压减5%—10%,将节约的资金集中用于保障中央和省各项重大决策的支出。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确保实现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费用预算、办公经费预算“五个零增长”。从严控制重要展览、晚会、庆典和专题活动的规模和数量,停办一般性展览、晚会、庆典和专题活动,使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比上年减少,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四)集中财力,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将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任务与财政预算安排紧密结合,坚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和我省“三促进一保持”工作的资金需求,把财力更多地用于解决事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手抓民生改善,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着力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五)科学调控,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科学调度资金,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家电下乡”等各项政策,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按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增长行业;进一步深化广东省与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和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着力支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着力改善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好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待遇、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重大民生政策。
(七)加大投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贯彻落实中央“三个大幅度增加投入”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东西北重点农业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三农”和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祉,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八)保障运转,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合理安排政权机关维持运转经费,保障政权机关正常运转,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完善财政应急保障机制,提高政府防灾减灾、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大对公共安全的投入,保障政权建设需要,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九)统筹兼顾,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保持分税分成财政体制框架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深化我省财政体制改革,坚持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先富帮后富、兼顾效率与公平、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运行机制,实施生态激励型财政体制,探索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改革创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逐步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统筹安排和协调配合;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管理;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稳步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强化预算监督,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