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6939748/2007-00062 分类: 科技、教育、通知
发布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文日期: 2007-02-25
名称: 印发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文号: 粤府办〔2007〕16号 发布日期: 2007-02-2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印发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02-25  浏览次数:-
粤府办〔2007〕16号

━━━━━━━━━━━━━━━━━━━━━━━━━━━

 

印发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

目录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1

  (一)发展基础…………………………………………………………………………1

  (二)发展环境…………………………………………………………………………4

  二、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和总体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推进原则…………………………………………………………………………10

  (三)总体目标…………………………………………………………………………10

  三、主要任务……………………………………………………………………………11

  (一)改革标准化管理机制……………………………………………………………11

  (二)出台地方性法规、指导性文件和政策…………………………………………11

  (三)建立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服务支撑体系…………………………………………12

  (四)建立广东省技术标准评审专家库………………………………………………13

  (五)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13

  (六)全面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13

  (七)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14

  (八)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订与标准化活动…………………………………………15

  四、产业选择和研制方向………………………………………………………………15

  (一)产业选择…………………………………………………………………………15

  (二)研制方向…………………………………………………………………………15

  五、保障措施……………………………………………………………………………28

  (一)政策保障…………………………………………………………………………28

  (二)组织保障…………………………………………………………………………28

  (三)人才保障…………………………………………………………………………28

  (四)经费保障…………………………………………………………………………29

  附件1:推进步骤、时间安排 …………………………………………………………30

  附件2:企业试点及项目安排 …………………………………………………………33

 

  为推动我省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实施,更好地发挥技术标准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作用,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粤府〔2006〕46号),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3年组建广东省标准计量管理局,我省标准化工作正式纳入政府监管范畴;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实施,我省标准化工作进入依法管理阶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一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强了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推进。至2000年,全省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和农业标准化工作均处于全国前列,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得到增强。进入21世纪后,我省标准化工作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国家推行“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启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全省标准化工作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标准化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加强。

  (1)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号)、《广东省标准化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0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了地方标准制订、修订,企业产品标准和标识登记备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可,标准实施监督等各项工作,标准化行政管理工作显著加强。截至2005年末,全省共制订地方标准293项,登记备案企业标准137913项,办理采标认可7170项;及时开展了对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备案产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对全省已登记注册企业开展了动态性的标准实施监督工作;围绕省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开展了食品、建材、家用电器、低压电器、农资等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监督,通过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为食品、农资、建材等专项整治打下了基础,为重点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2)理顺标准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建立了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共同营造标准化工作的良好环境。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参与研制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不断增加。全省公共标准化服务和相应的技术检测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了标准研究、标准情报、符合性评定、技术创新、咨询服务、产品符合标准检测等多层次的技术支撑。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三方共同参与、相互推动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

  2.企业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

  (1)企业标准化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标准化已成为我省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企业采标率与产品标准、标识备案率逐年上升,产品执行标准覆盖率达98%以上,截至2005年末,共有12762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1306家企业的49216种产品通过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有23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单位,其中,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5月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并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认,成为我省首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一批规模大、基础好、质量优的企业已将标准化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2)标准化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全省许多企业通过加入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大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我省外贸出口持续保持全国首位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来,我省企业主持或参与了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截至2005年末,全省共有147家企业共165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633家企业共699个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365家企业的相关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格。全省已有5664家企业共7170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重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超过70%;全省共有50家企业获得“广东省采标先进企业”称号。

  3技术机构保障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技术标准资源初步满足标准化活动需求。根据我省产业结构特点,依托省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技术标准文献库,馆藏标准包括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的国际标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标准和区域标准;UL(保险商试验所)、ASTM(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102种先进专业团体的技术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和61个行业标准等,标准文本总量超过40万件。同时,与ISO、IEC、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信息交换机制,为我省各界参与标准化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标准信息资源保障。

  (2)积极开展了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工作。2003年6月成立了广东省WTO/TBT(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有效增强了我省与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及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交流与互动;开通了“广东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开展了《广东省主要出口商品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研究》、《解读欧盟各成员国环保指令》等专题研究;编撰了《WTO/TBT参阅》期刊;对国外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动态跟踪和研究,并利用信息技术初步建立了以技术标准数据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为广大企业全面了解WTO动态信息、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发展环境。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技术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作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措施。同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联结技术创新与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新的发展时期,我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既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挑战。

  1.我省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机遇。

  (1)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彻底改变,造成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轨道上来。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制订和推广技术含量高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方面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2)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科技竞争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尽管近年来我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我省大部分产业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目前对外依存度仍在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全省一、二、三产业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专利技术标准化水平更低。同时,国外通过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以及有效的标准研制、管理、服务和监督实施体系和机制,促进全省科技成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使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更多体现广东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已成为提升我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竞争力和“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出了现实要求。目前我省企业的现状表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扶持企业创立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使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提高我省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2.我省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1)应对和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首要任务。我省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使我省出口产品面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由于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标准信息获取渠道的不畅,导致许多出口型企业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特别是当前发达国家以WTO规定的五个正当目标为理由,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设置各种技术贸易壁垒,影响了我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我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必须适应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以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为重点。

  (2)我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目前我省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高水平核心技术和研制相关标准的能力。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中,必须尽快夺取产业发展的控制权,制定产业发展的标准和规则,才能把握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标准和规则,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服务。但目前标准的研制立项过慢,制订的周期过长,导致制订的标准往往滞后于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创新成果也难以及时通过标准化的渠道形成技术标准,达不到支持产业自身发展的目的。必须尽快改变标准运行机制,实现标准化工作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发展循环经济急需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标准体系。我省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已严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我省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需求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是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3.存在问题。

  (1)标准化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各地对标准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标准化手段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意识不强;许多企业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了解不多,防范意识不强,应对不及时;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不足;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技术基础薄弱,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的意识淡薄,标准体系不健全。

  (2)技术标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后。标准立项中计划经济的色彩较浓,标准立项的需求主要来自政府和标准化技术机构而不是市场和企业,标准制订主体不能完全反映市场需求,制订的标准不能完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标准制订周期长,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速度不协调;技术标准水平不高,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复或互相矛盾;标准修订不及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很少,服务业、卫生、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标准也比较欠缺;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产品技术标准脱节;标准化支撑服务平台不完善,现有标准信息资源和检测手段不能覆盖我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领域;应对和防范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和能力还远不能满足我省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要求。

  (3)企业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能力不强,参加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全省目前仅有深圳华为、中兴等极少数企业实质性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订;全国现有283个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我省没有一家企业承担其秘书处的工作。

  (4)专利技术标准化程度低。我省产业、行业在制订技术标准过程中,与专利技术结合程度低,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数量更少。同时,对专利技术标准化后续的专利实施许可、专利使用费用支付等问题缺乏规范管理。

  (5)标准化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全省企业缺口37万专业标准化工作人员,而现有标准化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直接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6)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欧洲制订一项标准的经费一般在10万欧元左右,而我省目前每制订一个地方标准的补助经费不足5万元人民币。工作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省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标准联结技术创新与市场,联系产业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省科技成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使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更多地体现广东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升广东在新一轮发展中的竞争力。

  (二)推进原则。

  1.突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建筑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等九大工业产业及农业、服务业,重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

  2.自主创新。围绕我省九大工业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合涉及人体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突出自主创新,重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3.市场化运作。标准立项要反映市场需要,使企业成为标准制订的主体,凡是市场急需、企业急需、政府急需的项目,可以随时申报立项;标准内容按照市场需求制订,并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修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市场,财政经费主要起鼓励和引导作用。

  (三)总体目标。

  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以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导,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体系相衔接的技术标准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以企业为主、与国际相接轨”的新型技术标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标准研制的主体;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防范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标准化管理机制。

  1.改革标准化制订、修订机制。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现有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订、修订程序,建立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标准制订、修订方式和程序,建立公开、透明与市场化的技术标准研发机制,良好的标准化维护机制和高效的服务保障机制,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

  2.改革标准化管理机制。明确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行业协会、技术机构、企业等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宏观引导与推动作用,促使企业成为技术标准研制的主体,主动参与或组织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化活动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动员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3.改革标准化服务保障机制。构建服务标准化、运行规范化、信息网络化、发展产业化的技术标准服务机制,提高企业、行业标准化水平;建立企业投入、协会筹资、财政拨款等多元化的标准化经费投入机制。

  (二)出台地方性法规、指导性文件和政策。

  制订《广东省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东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定管理办法》;修订《广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广东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广东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管理办法》;制订专项标准化规划,如农业标准化“十一五”规划、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防护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等。

  (三)建立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服务支撑体系。

  1.整合标准信息资源。建立国内领先、体系齐全的标准文献库,以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的信息资源为基础,整合全省标准化信息资源,建立标准综合数据库,丰富和完善标准文本馆藏体系,扩大收藏种类和范围,提高标准资源的使用效能。

  2.建立标准专题数据库。主要是建立高新技术标准数据库、WTO/TBT通报咨询数据库、服务业标准数据库和我省主要出口产品涉及的国外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专题数据库。

  3.搭建技术标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技术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和电子阅览室;完善WTO/TBT信息服务网站,向社会提供准确、快捷和有效的WTO/TBT信息咨询与通报服务。

  4.建立公共检测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环境保护检测体系、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体系等公共检测服务体系;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改进现有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提高公共检测服务能力和水平。

  5.建立认可、认证和合格评定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环境管理认证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体系、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等符合国际化运作机制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服务体系,并积极开展国际实验室认可工作。

  (四)建立广东省技术标准评审专家库。

  1.建立广东省支柱产业、特色行业技术标准评审专家库;

  2.建立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专家库。

  (五)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1.依法建立和实施标准化专业人员职业或执业资格证书制度。

  2.加快引进急需人才,改善全省标准化工作队伍的结构,重点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并把优秀人才配备到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岗位。

  3.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现有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大专院校设置标准化专业和培训课程,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标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六)全面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

  1.编制出台《广东省重点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目录》,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围绕我省九大工业产业实施采标工作,到“十一五”期末,全省主要工业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

  2.拓宽采标范围,将产品标准采标延伸到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其他技术标准采标。同时,推动企业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公共安全等方面实施采标。

  3.将名牌产品评定、产品免检、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标、科技项目立项、科技奖励等与采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采标工作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全过程。

  (七)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

  1.根据我省主要出口产品和出口国家、地区的特点,建立运转高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研究与咨询系统,及时、准确地通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态变化,分析对我省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与防范建议。

  2.组织专家对主要产品出口国家、地区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应用研究和专题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及时通报社会和企业。

  3.以计算机网络、期刊、资料、公告等多种形式建立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网络。

  4.以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标准数据库为基础,整合全省标准化资源,建立我省WTO/TBT技术标准专题数据库,重点收集我省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符合性评定程序;加强数据库的应用研究,提高WTO/TBT专题技术标准数据库在全社会的应用水平。

  (八)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订与标准化活动。

  1.重点围绕我省九大工业产业、农业和服务业,研制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实质性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订,使我省技术标准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承担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的工作,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有100个以上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在我省企事业单位建立秘书处并开展工作。

  四、产业选择和研制方向

  (一)产业选择。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选择如下重点领域进行技术标准研制:

  1.工业:(1)电子信息;(2)电器机械;(3)石油化工;(4)纺织服装;(5)食品饮料;(6)建筑材料(建筑业);(7)森工造纸;(8)医药;(9)汽车。

  2.农业。

  3.服务业。

  4.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谐社会建设和其他。

  (二)研制方向。

  1电子信息产业。

  (1)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标准研究。发展ITS技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感应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综合运用在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方面,形成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系统和产品,建立广东省地方性ITS应用技术规范与标准,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标准。

  (2)IC卡技术标准研究。研制广东省综合IC卡地方标准,规范IC卡技术应用,保证IC卡产品质量,实现一卡多用和一卡跨网络应用。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标准研究。根据IC封装技术呈现小型化、高密度化(多引脚)、工作频率高、散热性能好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和建立统一的评价各种封装工艺的技术标准体系,并牵头组织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4)锂离子动力电池阴极材料产业化技术标准研究。研制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锰酸锂材料及规模化生产的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阴极材料的标准体系;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阴极材料(LiMn2O4和LiFePO4)的技术规范,形成一套产业化的标准体系。

  (5)新一代通信技术标准研究。参与并力争主导研制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国家无线局域网加密标准(WAPI)、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标准;支持企业的技术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6)“数字家庭”系统技术标准研究。参与并力争主导研究开发数字电视、数字音视频等数字家庭技术标准,支持多种信息设备、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研制音频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动漫产品等家庭娱乐数字产品标准。

  (7)Linux软件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基于Linux技术的应用软件技术标准、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标准以及办公软件技术标准。参与并力争主导研制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流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8)液晶平板显示器(TFF-LCD)技术标准研究。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TFF-LCD及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研发,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标准研究。密切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参与并力争在部分领域主导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及相关组网产品技术标准的研发,抢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10)数据仓库开发工具与智能信息分析平台技术标准研究。整合信息系统资源,研制和建立起能够实现所有数据系统实时互通、动态智能分析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

  (11)网络教育综合服务系统平台技术标准研究。开发综合性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软件平台系统,研制和建立全省公共教育服务标准体系。

  (12)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标准研究。研究分析RFID技术的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对RFID系统的无线电发射技术参数和电磁兼容性进行技术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参与并力争主导研制RFID国家标准,提出我省适用的RFID技术标准和最佳工作频段建议,解决我省RFID技术应用中的标准不统一、产品兼容性差的问题。

  2.电器机械。

  (1)机械制造设备技术标准研究。加快在全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中具有优势产品的标准研制步伐。重点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石化通用机械、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纺织机械及零部件等领域组织我省企业和科研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

  (2)家用电器技术标准研究。参与并力争主导制订以下标准:室内加热器、电熨斗、电饭锅、电风扇等能效标准,逐步降低家用电器的能耗水平;半导体冰箱、酒柜、制冰机、冷冻柜、冷藏冷冻陈列柜等标准;修订家用电器术语标准,规范行业用语,帮助消费者判定产品效果,同时规范和引导市场;健康家用电器、网络家用电器标准等。具体有:

  ①家电技术标准基础研究:开展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室内加热器、电熨斗、电饭锅、电风扇等产品节能技术与能效标准的研究;产品可靠性评价方法及空调器可靠性标准的研究;绿色家电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技术标准研究;开展家电类、电器附件类、家用电器自动控制产品EMC(电磁兼容)性能和指标、防发射干扰和抗干扰措施的技术标准研究;研究EMC技术在家电类、电器附件类、家用电器自动控制产品上的应用技术标准;研制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智能控制器,如能量调节器标准,带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贸易;开展对户式空调使用的温控器或油阀的研究、开发和标准制订,从而推动户式空调用温控器或油阀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小家电技术标准研究。

  ②家电环境标准研究:编制“家电用材料的环境技术要求”的标准体系,制订具体产品的环境技术标准;建立家用电器用基础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检测与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家用电器在热带地区使用的环境试验的技术验证,为在现有家用电器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3.石油化工。

  (1)炼油技术标准研究。研制高硫油加氢脱硫组合技术标准、汽油煤油加氢精制技术标准、与轻型汽车尾气排放国Ⅲ标准相配套的油品技术标准。

  (2)合成材料技术标准研究。研制聚乙烯和聚丙乙烯专用料生产技术标准、精对苯二甲酸(PTA)、合成树脂应用技术标准。

  (3)涂料领域技术标准研究。研制高档汽车涂料生产技术标准、辐射固化涂料生产技术和高固体份涂料生产技术标准。

  (4)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技术标准研究。研制开发性淀粉新品种技术标准、电子化学品生产技术标准、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技术标准、氨基酸和酶制剂生产技术标准、食品添加剂重点品种生产技术标准、化妆品的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标准。

  (5)环保型油墨技术标准研究。

  4.纺织服装。

  (1)绿色纤维纺织原料技术标准研究。建立蚕桑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开展蚕桑业养殖系列技术标准研究;研制和建立羽毛纤维及其织物的技术标准体系;研制竹纤维、兔毛纤维、胶原纤维等新型纤维及其制品的技术标准。

  (2)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及其织物技术标准研究。研制和建立具有抗紫外线、抗菌除臭、阻燃、变色、发光、远红外发射、导电及抗静电等功能化、差别化特点的高档纤维及纺织品的系列技术标准,研制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品的系列技术标准。

  (3)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研究。研制生态纺织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和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4)纺织品及非织造布技术标准研究。按照织物的用途和使用要求,研制用于不同领域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的技术标准。

  (5)快速客观评价织物/服装性能、风格的数字化、智能化方法技术标准研究。综合电子信息技术、扫描技术、传感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等,研制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客观评价织物、服装性能、风格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标准。

  5.食品饮料。

  (1)优质原材料基地技术标准研究。建立食品工业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研制出相应的系列技术标准。

  (2)传统食品、特色食品的技术标准研究。研制广式腊味、广式腌制水产品、广式凉果、广式凉饮、广式凉茶、广式调味品等系列产品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广式食品技术标准体系,促使其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

  (3)热带水果、海洋食品的技术标准研究。研制菠萝、荔枝、龙眼、香蕉等热带水果,鳗鱼、罗非鱼、对虾、贝类等海洋食品的品种选育、栽培(养殖)技术、产品质量、药物残留和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技术标准。

  (4)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中建立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GMP(良好生产规范);研制食品生产质量控制和快速检测技术标准。

  (5)接触食品包装容器有害物质限量技术标准。

  6.建筑材料(建筑业)。

  (1)研制和建立节能建筑标准体系,制订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标准、检测标准及其验收标准。

  (2)制订一批新型节能墙体屋面建筑材料标准。

  (3)研制生态建材、节能型建筑物的技术标准。

  (4)研制建筑卫生陶瓷环保、节能降耗、节水技术标准。

  (5)建立起以建筑企业为推广主体的新型建材技术标准体系。

  (6)建立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制造相关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7)研制建材工业环保技术标准、清洁生产技术标准。

  (8)研制室内装饰环境检测技术标准。

  7.森工造纸。

  (1)建设林纸一体化工程造林技术标准体系。

  (2)制浆:研制和采用深度脱木素蒸煮、封闭筛选、氧脱木素、无元素氯漂白、全无氯漂白、高效碱回收、超高得率制浆、回收废纸高度净化等技术标准。

  (3)造纸:研制和采用纸机湿部化学的优化技术标准、优化纸机系统封闭循环白水回用和纤维回收技术标准、造纸绿色化学品技术标准、高效纸页成形技术标准以及高速、宽幅、自动化程度高、单机产能大的造纸机技术标准。

  (4)质量检测:开展回用纤维制浆造纸质量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规范和制订行业急需的检测标准(如废纸原料分级、废纸胶粘物、尘埃度、废纸纤维分级、回用纤维比例等);完善纸张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如纸页成形质量和匀度标准、纸页纤维定向分析标准、纸页表面特性标准和纸张印刷适性标准;研制特种纸和纸基复合材料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5)节能降耗技术:研制和采用造纸厂用水封闭循环系统技术、纸机白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标准;研制和采用蒸发用汽的废热回收技术标准、高效节能热泵技术标准等。

  8.医药。

  (1)建立中药材原产地保护区域,制订原产地保护品种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的技术标准。

  (2)研制中药现代化的技术标准。

  (3)新型医疗器械技术标准。

  (4)人口调控与生育调节技术(计划生育技术、婴幼儿保健技术、生殖健康技术)。

  (5)加大对利用海洋资源制造药品的技术标准研制,重点是海洋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合成、半合成的技术标准研究。

  (6)基因检测技术标准研究。

  9.汽车。

  (1)对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整车和零部件,重点在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

  (2)对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汽车零部件产品,重点研制地方技术标准,并积极承担或参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摩托车制造业。重点在于承担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面向汽车消费市场的服务业。重点抓好一批地方标准的制订,并争取承担或参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汽车排放与新能源应用技术。积极推广采用国家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配套研制一批适合我省需要的地方标准。

  10.农业。

  (1)建立健全以国际标准为主导,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广东省农业标准体系。具体有:

  ①农产品安全标准。包括农药、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物限量标准。

  ②农产品质量标准。包括重要农、林、鱼、种子质量要求、专用型农产品质量要求、特色和优势农产品质量要求。

  ③农产品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包括检测要求,运输、贮藏、包装、标志规范,市场管理规范要求。

  ④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包括兽药、生物肥料、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风险评估技术要求等。

  ⑤环境和动植物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包括新引进产品、新技术使用、环境污染物对环境和动植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要求等。

  (2)农业标准化技术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生产、分级、加工、贮存、运输中新技术、新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能力。

  (3)加强鱼、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鱼、畜产品生产及质量分级标准。

  (4)支持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种质评价、种苗生产、商品鱼、虾、贝等生产的技术标准及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等。

  (5)加强我省大宗、特色、优势水果保鲜、加工技术标准的研制。

  (6)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沿海防灾减灾防护林,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标准的研制。

  (7)推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完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标准。研制土地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资源利用技术规范、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范、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

  (8)加快生物质能源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快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植物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植物材料加工成固体燃料、植物材料转化成燃料气体、植物燃料发电等标准的研制。

  (9)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针对国外实施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制订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10)建立和完善良好农业规范,在重点农业企业中实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研制农业生产质量控制和快速检测技术标准。加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实施。

  (1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标准、农业灌溉节水定额技术标准、防止水资源污染技术标准研制。

  11.服务业。

  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粤府〔2005〕1号)要求,在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居民服务业、医疗服务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等方面抓紧制订有关服务基础标准、管理标准、质量标准等,构筑较为完善的服务业标准体系。

  (1)交通运输与物流业。根据我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省特色的交通运输业标准体系,包括交通运输的秩序管理标准、运输工具管理标准、驾驶人员管理标准、交通运输安全设施管理标准。根据现代物流业的特点,重点承担或参与涉及物流信息、物流设施与技术装备、物流管理、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促进铁路、公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标准的统一,实现多路联运的顺利对接。

  (2)房地产业。重点围绕规范房地产面积测量、中介服务、租赁、转让、抵押、物业管理等环节,制订相关配套的地方标准并形成相应的管理标准体系。

  (3)批发和零售业。在商业领域推广以条码技术、商品分类编码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数据流通标准化技术。开展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标准化研究。开展以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仓储管理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商品通信和配送信息化技术的标准化研究。

  (4)餐饮和旅游业。以“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围绕餐饮、宾馆住宿、旅行社管理、风景区公共安全等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加快对涉及旅游的餐馆、宾馆、旅行社、风景区等服务质量分等分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

  (5)居民服务业。建立城市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在主要大中城市推广标准化社区服务,主要建立社区的基本服务功能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水平分级标准。

  (6)医疗服务业。以规范医疗服务为目的,在医疗服务业中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的服务水平,防止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确保患者权益。

  (7)文化产业。以推动和规范我省文化产业为目标,围绕广播、音像、出版、文化娱乐等领域,制订相关资格准入与管理地方标准,促进全省文化产业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8)信息服务业。重点围绕广东省电信市场准入、电信网间互联、电信服务质量、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等制订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标准,并同步采取配套的技术措施,以全面规范和提升信息服务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12.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谐社会建设和其他。

  (1)制订节水、节电、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制订能耗指标限额,确保到2010年,我省万元GDP能耗降低16%以上的目标的实现。

  (2)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3)和谐社会建设技术标准。城市文明社区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技术标准研制,包括农民生活质量、环境要求、农村能源(沼气)、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技术标准。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为保证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依法行政、政策鼓励、体制改革、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

  1.进一步加大《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企业和整个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标准化工作的局面。

  2.制修订一批支持和保障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法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

  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为我省企业和标准化工作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创造条件。

  (二)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制订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三)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标准人才队伍。一是对企事业单位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技术标准人员进行提高培训,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成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主力军;二是重点引进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三是在本省大专院校尽快开设标准化专业课程并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培养我省从事标准化工作人才提供保障。

  (四)经费保障。

  为了稳步推进我省技术标准战略工作,必须建立稳定的经费筹集和使用机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筹集资金:

  1.财政投入。要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用于资助我省企业和相关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并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资助安全类、环保类、节能、公益类和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标准的研制,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服务平台、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

  2.市场化运作。建立标准发行新机制,将文本发行、电子发行等所取得的部分收益支付给技术标准研制单位用于开展相关工作。

  3.企业自筹。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企业研制技术标准费用由企业支付;行业协会(团体)研制技术标准费用通过其原有经费渠道解决。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十一五”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关政策,积极支持、保障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

  

附件1

  推进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推进步骤

  实现广东省技术标准战略的目标分两个阶段:

  (一)追赶阶段。

  从我省现有的标准化水平来看,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尽快夯实基础。这个阶段可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主要任务是:

  1.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巩固消灭无标生产的成果,并采取有力措施消灭无标生产;

  2.引导、帮助、监督企业生产,使其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

  3.在主导产业的大中型企业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全省技术标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4.建立技术标准管理平台,掌握技术标准研制情况和企事业单位使用技术标准的动态情况,建立技术标准管理部门与使用单位的相互联系、协调机制,为整体推进技术标准战略打下基础。

  (二)领先阶段。

  到2010年前后,我省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实力更加强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标准化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具备了比较好的标准化工作基础,具备了进入“领先阶段”的实力,全面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管理就将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在重要的科技领域,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优势,更多地组织或主导制订具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二、时间安排

  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2006-2010年总体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一)2006年工作安排。

  1.制订并启动实施《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

  2.制订《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制订《广东省技术标准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4.修订《广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5.制订《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企业管理办法》;

  6.启动企业试点工作。

  (二)2007-2008年工作安排。

  1.制订、实施《广东省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

  2.制订《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

  3.制订《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企业考核办法》;

  4.修订《广东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广东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管理办法》;

  5.初步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技术标准运行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6.初步建立广东省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体系。

  (三)2009-2010年工作安排。

  1.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

  2.建立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

  3.基本建立起“目标明确、反应灵敏、运作规范、服务高效”的应对和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4.基本建立起一套基础完善、功能齐全、规范协调、运转高效并具有广东特色的技术标准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并力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附件2

企业试点及项目安排

  一、试点目的

  (一)探索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工作方式和措施,积累经验,为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和增强企业对技术标准的运用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的整体水平,在试点中实践技术标准战略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培养一批具有典型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样板企业。

  二、主要任务及要求

  (一)制订《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企业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组织领导、试点范围、试点企业的申报条件、鼓励措施、监督管理方法、推广形式等。

  (二)制订《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企业考核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接受MOT技术管理教育并取得资格的人员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企业中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技术人员参与国际、国内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实质性工作活动数量及取得的成效;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数量;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制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并将其推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数量;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等。

  (三)按照“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要求,建立新型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和运行体系:

  1.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2.引导和推动试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至2007年底,试点企业主要产品的采标率达到80%以上。

  3.引导和推进试点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

  4.引导和推动试点企业主动参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与防范体系的建设,积极参与对WTO/TBT通报的评议和应对工作。

  5.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标准化理论基础和较高外语水平,又有较为丰富的标准化工作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标准化工作人才。

  三、试点项目安排

  通过对广东省12个重点产业技术标准研制重点方向的定位,2006-2010年要重点开展以下具体技术标准项目的研制工作:

  (一)电子信息产业。

  1.智能交通系统(ITS)。

  2.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技术标准。

  3.交通控制与指挥系统技术标准。

  4.居民日常消费用“一卡通”技术标准。

  5.Linux应用软件标准体系。

  6.Linux办公系统套件地方标准。

  7.“数字家庭”系统技术标准。

  8.动漫产业技术标准。

  9.中文信息处理系统。

  10.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11.数据仓库开发工具与智能信息分析平台技术标准体系。

  12.数字音频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13.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标准。

  14.网络教育综合服务系统平台技术标准体系。

  (二)电器机械。

  15.数据机床:研制具有高速、精密、复合、柔性和环保特点的技术标准。

  16.纺织机械及零部件技术标准。

  17.工业废水(气)处理设备:重点研制高浓度有机废水(气)处理设备、表面处理废水废液处理设备、废水(气)深度处理及净化设备的相关技术标准。

  18.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重点研制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智能化断路器、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系统、动态感功补偿装置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

  19.仪器仪表:重点研制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的相关技术标准。

  20.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技术标准。

  21.新型光电材料技术标准。

  22.电冰箱:系统的效率与节能性能标准。

  23.房间空调器:系统的制冷效率与节能性能标准。

  24.房间空调器:杀菌标准、抑制乙烯分立等环保空调技术标准。

  25.洗衣机:改进水流方式和提高水流速度、真空超声波洗涤技术标准。

  (三)石油化工。

  26.高硫油加氢脱硫组合技术标准。

  27.汽油煤油加氢精制技术标准。

  28.聚乙烯和聚丙乙烯专用料生产技术标准。

  29.合成树脂应用技术标准。

  30.高档汽车涂料生产技术标准。

  31.涂料环保技术标准。

  32.辐射固化涂料生产技术和高固体份涂料生产技术标准。

  33.开发性淀粉新品种技术标准。

  34.电子化学品生产技术标准。

  35.精细化工材料与技术标准。

  36.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技术标准。

  37.环保型油墨技术标准研究。

  38.氨基酸和酶制剂生产技术标准。

  39.食品添加剂和饮料添加剂重点品种生产技术标准。

  40.化妆品中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四)纺织服装。

  41.亚热带特色的蚕桑业养殖技术标准。

  42.绿色、环保纺织服装产品技术标准。

  43.新型纤维及其制品技术标准。

  44.汽车用纺织品环保技术标准。

  45.家纺产品生态标准研究。

  (五)食品饮料。

  46.广东省食品工业原材料系列技术标准。

  47.广东特色食品中添加剂含量技术标准专项研究。

  48.黄曲霉毒素在食品和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除毒技术、检测技术标准。

  49.方便食品技术标准。

  50.广式腊味、广式腌制水产品、广式凉果、广式凉饮、广式凉茶、广式调味品、广式糕点等系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

  51.热带水果及茶叶种植标准。

  52.海洋(水产)食品的技术标准。

  53.功能(保健)食品的技术标准。

  54.接触食品包装容器有害物质限量技术标准。

  (六)建筑材料(建筑业)。

  55.陶瓷产品轻型化、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56.环保型水泥砖技术标准。

  57.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等节能技术标准。

  58.铝合金型材环保节能技术标准。

  59.新型节能型墙体屋面建筑材料技术标准。

  60.建筑节能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系列技术标准。

  (七)医药。

  61.建设中药材GAP产业基地,建立原产地中药材GAP基地所涉及的技术标准。

  62.建立“广东南药”化学对照品库。

  63.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技术标准。

  64.生物化学、海洋制药技术标准。

  65.新型医疗器械技术标准。

  66.人口与生育调节技术标准。

  67.基因检测技术标准。

  (八)森工造纸。

  68.建设林纸一体化工程造林标准化基地所涉及的技术标准。

  69.封闭筛选技术标准。

  70.氧脱木素技术标准。

  71.无元素氯漂白技术标准。

  72.全元氯漂白技术标准。

  73.高效碱回收技术标准。

  74.超高得率制浆技术标准。

  75.回收废纸高度净化技术标准。

  76.采用宽幅、高速、高效、低能耗、自动控制程度高、单机高产量的造纸机技术标准。

  77.造纸业节能降耗技术标准。

  78.废纸分类标准。

  79.纸机用水封闭循环系统技术标准、纸机白水回用技术标准。

  80.蒸发用汽的废热回收技术标准、高效节能热泵技术标准。

  (九)汽车。

  81.汽车尾气排放限量技术标准。

  82.重要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技术标准。

  83.汽车保养、维修等方面的服务标准。

  84.二手车置换等服务标准。

  85.汽车物流业标准的研制。

  (十)农业。

  86.研制粮食作物类、蔬菜类、水果类、畜产品类、水产品类产品质量、农(兽)药残留和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技术标准。

  87.制订种子、肥料、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检测技术标准。

  88.制订农、林、畜、水产品中重金属、硝酸盐、农药、激素、农(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残留限量检测技术标准。

  89.研制转基因农产品检测技术标准。

  90.制订和完善农、林、水加工产品的市场安全要求、检测规程及运输、贮藏、包装、市场管理等技术要求与规程。

  91.制订农、林、水产品的品种选育、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种植养殖、保鲜、加工等技术规程。

  92.研制生物质能源技术标准。具体有: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植物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植物材料加工成固体燃料、植物材料转化成燃料气体、植物燃料发电等技术标准。

  9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规范、水资源利用规范、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森林可持续经营等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标准体系。

  94.研制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标准、农业灌溉节水定额技术标准、防止水资源污染技术标准。

  (十一)服务业。

  95.交通运输的秩序管理、运输工具管理、驾驶人员管理、安全设施管理等系列标准的研制。

  96.物流管理技术标准。

  97.物流技术标准。

  98.物流信息标准。

  99.物流服务标准。

  100.“绿色”住宅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

  101.房地产业中介服务标准。

  102.金融服务业技术标准。

  103.商品销售信息化管理技术标准。

  104.仓储管理自动化技术标准。

  105.星级餐馆综合评价标准。

  106.生态旅游服务标准。

  107.温泉旅游服务标准。

  108.风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109.旅游服务质量分级标准。

  110.会展标准。

  111.美容美发业服务标准。

  112.洗衣洗涤业服务标准。

  113.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物业管理、家政中介、家居装修等服务标准。

  114.城市社区的基本服务功能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水平分级标准等。

  115.开展特殊医疗技术的标准,管理规范。

  116.诊疗技术操作标准。

  117.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评估标准。

  118.文化设施配置体系标准。

  119.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20.电子商务服务标准。

  121.电信服务管理规范。

  122.互联网管理技术规范。

  (十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谐社会建设和其他。

  123.制订综合性节水、节电、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

  124.制订万元GDP能耗指标限额。

  125.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126.和谐社会建设技术标准。城市文明社区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技术标准研制,包括农民生活质量、环境要求、农村能源(沼气)、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技术标准。

  127.家具及装饰材料技术标准。

  128.五金刀剪产品技术标准。主题词:科技技术标准规划通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