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然而,尽管中医药抗疫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但是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如何让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好消息传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广中医一附院”)获批建设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这在广东中医院里是唯一一家。
广中医一附院副院长林丽珠透露,目前这一项目已进入招标环节,将按照“平战结合”的设计要求进行建设,计划于明年年底建成。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医院将有200张重症病床的收治能力,补齐中医参与传染病防控救治的短板。
■走访项目
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短板▷▷
中医院的传染病收治能力偏弱
走入广州三元里的广中医一附院,门诊广场上人头攒动,帐篷里医护人员正在给来院人员派发问卷,测量体温;急诊室里,医护人员穿戴着三级防护装备,忙碌地接诊患者。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医院已恢复正常诊疗秩序。
广中医一附院急诊量常年排在广州市前列。1月21日,战疫号角一吹响,医院就迅速建立隔离病房,设置急诊病区为第一隔离区,呼吸科作为第二隔离区。发热病人在第一隔离区排除了新冠肺炎后,就转入第二隔离区直到出院,阻断了任何可疑发热病人进入住院中心楼。
历次疫情中,中医药一直冲在前线。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广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经验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可,推广到全国。
作为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广中医一附院率先制定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案,收治的73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创下患者零死亡、零后遗症、院内零感染的成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也大显身手。广东所有确诊病例均纳入中医辨证论治范围,全面落实中西医联合会诊;从预防、治疗到康复,从轻症到重症救治,中医药实现诊疗全覆盖。广东各级中医医院还派出377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荆州。
然而,目前我国中医院的传染病收治能力偏弱,几乎没有一家中医传染病专科医院。大部分综合性中医院不开设传染病区,中医药难以第一时间大范围介入重大疫情的救治。以广东为例,30家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里,没有一家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温敏勇表示,该院目前仅有2个负压病房和1台负压救护车,2间负压手术室,ECMO和呼吸机设备也相对有限,暂时还不具备收治大量传染病患者的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建议把中医药常规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融入到流调、监测、预防、救治、康复、研究等传染病防控全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就建议,在传染病防控规划中,要将传染病救治体系健全的中医类医院纳入定点医院。
行动▷▷
增设ICU病床,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补齐中医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的短板,广东已经开始了积极布局。今年6月,广中医一附院成功申报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是全省唯一一家中医医院获批此项目。
广中医一附院不仅拥有中医临床基础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重点专科,而且拥有华南唯一的岭南温病专门研究机构,汇聚了一批中医温病学、中医急诊学名专家,这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林丽珠介绍,医院将按照“平战结合”原则着手建设,平时为市民提供日常诊疗服务,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就能迅速变身,集中收治传染病患者,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其他医院诊疗服务的冲击。
改建病房是第一步。医院将按照重大疫情传染病隔离要求设计“三区两通道”。其中,独立成栋的6号楼将用于收治轻症患者。而5号楼部分楼层将改建成平战结合的ICU病房,设置200张重症监护病床,在重大疫情发生后,收治重症患者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病房建好了,还要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林丽珠说,尽管该院目前配备负压救护车,拥有生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的P2实验室等等,但远远不能满足重大疫情的救治需求,需进一步完善建设,提升检测能力。同时,医院还需购买专用CT、ECMO等检查抢救设备。
同时,医院将按照“平战结合”思路培养中西医复合型人才,既熟练掌握重症与传染性疾病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用中医药诊治传染性疾病的扎实功底。“尤其是在医学生的教育上,如何让西医学生去了解和接受中医,尤其是在急性传染病上的作用,还需要不断沟通磨合。”林丽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