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10时30分,随着通水闸的开启,水流从深埋地下、全长15公里的第四管道开始源源不断地输至澳门,澳门随后传回了清泉奔涌的视频画面。洪湾泵站内人们一片欢腾。
当天,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水利项目——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正式通水。
广东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也是珠海对澳门供水60周年。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以下称“第四管道”)的顺利通水,是粤澳合作的重大成果,标志着珠海对澳门增加供水量的同时,还实现双线路供水,大大提高供水保证率。
突破▶▷
新建管道15公里实现双线路供水
举行通水仪式的洪湾泵站,是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的重要节点之一,其专门为第四管道新扩建了泵站机组。
据悉,新泵站位于一个名叫“洪湾泵站前池”的清澈河湾旁。西江原水经广昌泵站加压提升后,经过管道、明渠输送到洪湾泵站前池。新泵站正是通过抽水泵从前池抽水,运输至第四管道,然后再输送到澳门的水库。新泵站旁边的原有泵站,连接着6条抽水泵管道,抽水泵将从这里抽水到山上,再输送至另外三条管道。
珠海经济特区对澳门供水公司负责人表示,之前使用的3条对澳供水管道均通过湾仔的竹仙洞水库运送至澳门半岛主城区。澳门离岛路氹城区只能从半岛获取淡水资源,且输水量只有1.5万立方米/天。近年来,澳门离岛路氹城区快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通过半岛获取的淡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而第四管道通过珠海横琴新区供水至澳门离岛路氹城区,直接满足其用水需求。
第四管道工程是粤澳供水合作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供水管道15公里,新建洪湾泵站1座,概算总投资5.25亿元人民币。工程于2016年开工,今年4月完工,并于6月通过了竣工验收,具备运行条件。
珠海水控集团供水公司总经理王杭州介绍,工程通水后,珠海对澳门供水能力从50万立方米/天提升至70万立方米/天,同时改变目前供水均从竹仙洞水库进入澳门的单一模式,增加从氹仔方向进入澳门的供水管路,从而实现双线路供水,大大提高澳门供水水源抗风险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供水保证率。
攻坚▶▷
在强台风来前完成水道穿越顶管工程
作为第四管道工程的项目负责人,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的章志仁透露,第四管道埋入地下约-3到-27米,其修建路径与前三条管道差异很大,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许多难题。
例如,第四管道工程穿越供澳天然气管道区域,为保证输澳天然气管道的绝对安全,建设团队历时两年多,先后五次组织地下管线勘察,彻底探明天然气管准确位置。
“工程还须解决复杂的地质条件问题,工程穿越横琴深厚人工抛石层和巨大孤石,遭遇复杂的地质结构,施工难度极大。”章志仁说。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天鸽”强台风即将袭来,一段长约1170米的穿越马骝洲水道顶管工程还差50米没有完成,为了抢在强台风到来前完成,章志仁当机立断,动员顶管施工队伍加班加点连夜施工,最终在台风来前的一天贯通,顺利完成任务。“如果没有做完,海水将倒灌进来,设备都会受到损害,处理时间和费用将无法估量。”
面对部分施工场地狭窄,地面市政设施和建筑繁多、相距极近,施工团队使用了首创的加压沉井法和搓管沉井法最新顶管沉井技术,大大降低了对地面市政设施和建筑的影响。
效应▶▷
确保两地咸潮期间有优质自来水供应
作为对澳供水的起点和水源地,竹仙洞水库宽广静谧,如翡翠般三面被群山环抱。第四管道通水当天,对澳供水60周年展览在该水库的小岛上首次亮相。
王杭州介绍,1959年,竹仙洞水库大坝开工建设,启动了珠海对澳门供水的历史,如今正是一甲子的岁月,珠澳人民“同饮一江水”的感情也越发醇厚。
60年来,珠海和澳门在供水事业上唇齿相依、携手共进。珠海为满足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持续增长的需求,不断完善对澳供水设施,突破了珠澳两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今已形成“江库连通、库库连通”的供水格局,确保两地在咸潮期间也有足够的原水和优质自来水供应。从1986年至2018年,珠海对澳门的原水供应量从2000万立方米增长到超过1亿立方米,多年来始终占澳门原水使用总量的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