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河畔,文昌塔侧,一座两层的仿古建筑在绿树掩映下格外显眼。檐顶玻璃瓦下方悬挂着一个牌匾,上书“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
“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全景。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展览馆1998年建成投用,展出了1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大量文字资料,多角度反映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历程,展现他们矢志革命、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精神。
从参加五四运动到成为中共早期党员,从创建广东党团组织到领导广东工运、农运、青运工作,从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到参加开国大典,“革命三谭”不仅推动了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而且参与并见证了建党、建军、建国的许多重大开创性活动,留下了深刻历史印记。
三位同乡相继走上革命道路
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门外的庭院内,伫立着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的雕像。作为同乡,他们曾在同一所书院求学,又在革命工作中共事,留下“革命三谭”的佳话。
1917年夏,谭平山、谭植棠考入北京大学。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谭平山学习、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创办了《新潮》杂志,发表介绍《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文章,很快使《新潮》成为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在北大求学期间,谭平山、谭植棠经常给谭天度邮寄《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向其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1919年,谭平山、谭植棠投身五四运动。在广州,当时任教员的谭天度也积极投身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支援北京反帝爱国学潮。
高明区谭平山研究会会长廖志明介绍,在北京的3年,是谭平山、谭植棠个人生涯重要转折点,经受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他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共一大召开之前,全国有58名党员,谭平山、谭植棠就是其中的两人。而在谭平山的影响和介绍下,谭天度也于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与创办革命刊物《广东群报》,是“三谭”早期的工作交集之一。《广东群报》1920年10月创刊后,“三谭”在报上发表了大量针对性、战斗性很强的专论和时评,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的重要阵地,为广东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1年3月,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中共一大后,正式称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中共广东支部的建立,在广东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广东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在广州,“三谭”还参与创办了省立宣讲员养成所、机器工人夜校,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卓有成效的宣传组织工作,使广东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大革命开始以后,广东成为全国党员人数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共产党人的提议下,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谭平山和谭植棠参加了广州农讲所的筹办、教学等工作,谭平山任第一、二、五届农讲所教员,谭植棠任第一、二、三届农讲所教员及第四届农讲所主任,为培养农民骨干开展农民运动倾注了大量心血。谭平山曾在《中国农民》月刊上连续发表《国民革命的农民问题》《农村的政治斗争》等文章,强调“中国革命就是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在他们的推动下,广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推动工运青运蓬勃发展
任中共广东党组织负责人期间,谭平山把工运、青运工作摆在突出地位。
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相继在广州召开。两个大会原计划在上海召开,后改为在广州举行,背后与谭平山的积极工作有关。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展示了一封谭平山致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信,信中建议:“大会地点,如能改在广州更好,因为比较的自由。”最终,中共中央采纳了这一建议。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工会组织原则”等十大决议案,引导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走向团结斗争的道路。1922年7月,谭平山与邓中夏等发起劳动立法运动,提出《劳动法大纲》19条,成为全国罢工斗争的纲领。至1923年6月,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工会组织发展到203个,会员10万多人。
在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期间,谭平山多次为省港大罢工工人代表作政治报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动员广大群众和各阶层人士全力支持罢工斗争,推动罢工斗争和广东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在青年运动方面,早在1920年11月,谭平山便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发起组织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3月14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成立大会,谭平山被选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谭平山代表广东团组织向大会报告广东开展社会主义青年团活动情况。会后,谭平山领导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深入贯彻大会决议,推动广东青年运动进一步发展。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谭平山是南昌起义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自始至终参加了前敌委员会的全部工作。起义爆发后,对外宣布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任主席。当天,南昌《民国日报》发表了由谭平山起草并经前委集体讨论修改的《中央委员宣言》,愤怒声讨蒋介石、汪精卫等新军阀。在起义部队南下途经瑞金时,他还将贺龙介绍入党。
廉洁家风闪烁时代光芒
1949年10月1日,谭平山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谭平山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委员,被任命为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谭天度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谭植棠曾任西江行政公署工商科科长兼贸易、粮食、百货三大公司经理。虽在不同的岗位,但“三谭”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本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谭平山的女儿和女婿远在四川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甚至连生活开销都难以满足。当时,谭平山的好友贺龙在西南任首长,但谭平山对女儿的事只字不提,而是用自己的津贴接济女儿一家。“为了不让外人知道他的女儿在四川工作,谭平山每次都不直接寄钱给女儿,而是通过当地的朋友代为转交。”廖志明说。
1956年,谭平山在京病逝后,北京的房产按照他的遗愿无偿捐献给国家,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谭平山的外孙余川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物质财富总有用完用尽的时候,只有好的精神和家教才是永恒的财富。
谭植棠在西江行政公署工作时,一直坚持和干部职工一起在饭堂吃“大灶”。他逝世后留给子女的遗产只有5件:一本自己装订的《毛泽东著作》、自传一份、私章一枚、旧绒衣一件和须刨一个。
谭天度也一直坚持不为家属谋私利。20世纪70年代,谭天度的女儿在广东省拖拉机厂工作,一家4口挤在12平方米的小宿舍里。他女儿请单位领导帮忙解决住房问题,领导说,只要你父亲谭天度开个条子,厂里就可以安排一间大的房子给你们,此事遭到谭天度严肃拒绝。1999年5月,谭天度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106岁。
“三谭”的廉洁作风、廉洁家风,如今通过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该基地2019年12月投入使用,展出了100余件珍贵史料及革命文物,并综合运用展板、实物、场景复原、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全面系统地展现高明革命历史,以及廉政建设发展历程和成就。
以身许党、以身许国,不拿公家一针一线,不以权谋私,“三谭”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范,闪烁着穿透时代的光芒,久久映照在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