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kaiyun1  > 各地行动

清远清新开展“百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暨乡村绿化美化夏季行动

时间 : 2024-07-26 10:45:02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清新.jpg

鸟瞰清新区,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夏日清晨,蝉鸣鸟叫唤醒宁静乡村。大暑时节,走进太和镇新洲村,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日新月异的特色产业,恬静雅致的乡村美景不断映入眼帘……

  从村容村貌的杂乱无章到整洁有序,从整治改造的被动参与到自觉行动,新洲村的美丽蝶变,不仅体现在乡村外在环境的改善,也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全区乡村绿化美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体推进的一个缩影。

  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提升。近日,清远市清新区选址在太和镇新洲村举行全区“百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暨乡村绿化美化夏季行动启动仪式,希望通过夏季行动集中攻坚,推动全域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绿美”目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

  党群合力

  从“要我干”变“我要干”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行走在太和镇新洲村,远处的群山与周边环绕的稻田、河流、道路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

  “我们这里变化很大,不仅种植了各种树苗,还整治了河塘、沟渠,环境好了很多。”新洲村村民回忆着乡村的变化,脸上洋溢着笑容。

  今年以来,随着“百千万工程”提速推进,太和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得到明显提升。6月开始,太和镇针对人居环境方面的短板弱项持续开展整治提升,新洲村也随之掀起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但工作开始之初并不顺利。部分村民习惯在巷道堆放杂物,家禽散养穿街走巷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人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倾倒在沟渠旁或田埂上……

  怎么办?关键时候,新洲村的党员干部站了出来。

  不管是开展垃圾清理、整治乱堆乱放,还是规划暗鱼村的整体布局,作为暗鱼村村民小组长,同时也是资深党员,袁少权总是最早到达工作现场,最晚离开。深知绿色植物对于美化村庄环境的重要性,袁少权更是自行购买了树苗,并亲手把苗木种在了门前屋后及村内的鹅场旁。每天袁少权都会顺道查看苗木长势,他种植的九里香明年春夏就会开花。

  得知村庄在花圃巷道铺设和修补工作中面临材料短缺难题,年近花甲的朱德好二话不说,当即就把家里闲置的砖块拿了出来。朱德好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理所应当要为家乡绿化美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环境改善是大家的事情,你不参与,我也不干,那事情就做不成了,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带动之下,风气渐成,村民纷纷加入到行动的队伍中来。谭志强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毅然决然地拆除了自家破旧的铁棚。吴汝浩和罗文钊让出了竹林地,为村庄美化添砖加瓦的同时,还主动参与谋划工作,与镇村干部共同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竹子,打造出既符合生态理念又能彰显地方特色的景观节点……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新洲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一个个规范有序的栅栏,成了村民家中的“常备品”,让家家户户的鸡鸭都住进了新“家”。疏导结合,新洲村针对家禽散乱放养的现象进行摸底排查,决定由村委会统一购置“绿网”材料搭建栅栏,引导并协助60户村民规划家禽圈养用地,促进农村家禽散养向家禽圈养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三角梅、荷花与径口水圳相映成趣,曾经单调乏味的X851主干道沿线,也被一片片新绿覆盖,为过往行人带来视觉享受。整体谋划,新洲村一体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和典型村培育建设,动员党群紧盯“四旁”“五边”等重要区域,共同补植添绿、栽花赋美、种果增香,累计种植香樟树苗250株、翠芦莉花苗2.5万株、簕杜鹃花苗700株、满天星和小草坪约200平方米。

  与此同时,以整治乡村“脏乱差”为切入点,新洲村还全面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各村小组做到垃圾定点存放清运、辖区内无生活污水横流、无黑臭水体。”新洲村党总支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郭小明介绍,通过与第三方环卫机构合作,每周至少清扫村庄两到三次,同时广泛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美化,整治水边、路边和田边环境。

  一系列努力下,让新洲村的旧貌得以彻底改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清新区村庄蝶变添上生动的一笔。

  近年来,清新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398个自然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房前屋后、“四旁”“五边”的积存垃圾约6200吨,清理水塘、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清淤约1000处,拆除危旧房屋、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约70间,整治村内“三线”乱牵、乱搭约90处,派发宣传册、单张共约6万余份,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4万余人次。

  在乡村绿化方面,清新区2024年计划植树数量约12.6万株,其中11个典型村计划植树数量约1.9万株。目前,全区累计已种植约15.1万株,完成率约120%;典型村累计种植约2.4万株,完成率约126%,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呈现村在林中、人在绿中、四季有景、生态良好的农村新风貌。

  比学赶超

  让“一时美”变“时时美”

  和闺蜜闲聊结束,黄金兰回到家中,拿起扫帚将门前屋后打扫了一遍,又打来一桶水,给院子里的桂花浇水。“每天打扫一遍已经成为习惯了。”黄金兰一边照看花草一边说。

  人居环境整治并非一日之功。想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既要出真章、深入抓、见实效,也要坚持经常抓、见常态,持久抓、见长效的工作方针。

  7月10日,在太和镇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新洲村开展第一次“整洁村小组”“整洁门庭”评奖活动,旨在表彰环境整治中的突出集体与个人,以此激发全体村民的参与热情,共同构建美好家园。

  此次活动中,新洲村小组和新生村小组凭借其显著的整治成效脱颖而出,荣获“整洁村小组”称号;同时,黄金兰、袁桂新等10户家庭被评为“整洁门庭”模范家庭。

  据悉,评奖方案公布以来,新洲村各村小组群众比以前更加关注村庄居住环境的整治提升,更加关注自家屋内外的整洁干净,人居环境整治逐渐成为每个村民的“家务事”。

  往昔新生村小组基础较差,卫生问题突出,如今彻底改变,更是一举夺得“整洁村小组”称号——这一转变让村民小组长黄卓焕颇有感触。“评选活动激发了全体村民投身环境整治的热情,共同营造美好家园。这不仅仅是一场清洁运动,更是一种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整治以后,蚊子都少了很多,今年都不用点蚊香了。”家庭获得“整洁门庭”称号的黄金兰表示,参与评选活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有机会获得小礼品。

  太和镇有关工作负责人介绍,后续将把“整洁村小组”与“整洁门庭”的评选活动常态化,拟每月举办一次,旨在通过实地评选、“擂台争霸”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环保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整洁、绿美成为乡村生活的常态。

  浸潭镇五一村依山傍水,庭前院后的“四小园”生机勃勃,家家户户的“另类存折”积分猛涨。为了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的内生动力,让“一时美”变“时时美”,浸潭镇以五一村为试点,围绕“积分+”作出了有益探索。

  制定了《浸潭镇“和美积分”实施方案》,把乡村基层治理事务转化成具体积分项目,将“和”与“美”两个维度的行为评价体系,细化为一系列数量化、具象化的指标,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其中,“和”细分为自治守法、家庭和谐、乡村发展等内容,“美”囊括党员争优、公益事业、环境卫生等内容。

  设置正面清单“加分项”、负面清单“减分项”、一票否决“清零项”,村民通过参与项目获取积分,记录在“和美积分存折”,并根据积分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全力激发村民共建幸福家园、和美乡村的热情。

  而太平镇山心村则着力“软”“硬”兼施。一方面,邀请技术员到实地进行示范讲解,有效提升群众植树管护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和保洁员等组成队伍,定期对所种植的树苗做好浇水、施肥等管护工作。同时,探索“一人一绿”“谁种谁管”“属地维护”等长效绿化机制,确保点位有人巡、问题有人查、成效有人问,绿美可持续。

  《清远市清新区“百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暨乡村绿化美化夏季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要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达标行动。

  落实“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城乡一体化保洁等制度,支持各地建立“有队伍、有经费、有设施、有制度、有评比、有督查”的村庄清洁行动长效管护和公共设施运营维护机制。做好管护宣传工作,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鼓励青年学生投身整治行动,争做整治先锋。积极拓宽人才参与管护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专业知识培训,构建以农民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管护新体系。大力推广“三比三创”,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清洁村庄环境、绿美村庄的责任和义务。

  《方案》更是明确强化督查调度,由区级有关行业部门组建督查组,对夏季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将夏季行动开展情况纳入2024年度区级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依据。

  绿富双赢

  从“美丽风景”变“美丽经济”

  暑假来临,浸潭镇六甲洞下迳村小组的特色汤泉吸引来一波又一波游客。通过整治人居环境,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下迳村俨然已成清新区乃至清远市乡村旅游必去打卡的“网红点”。

  时间倒回十年前,下迳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空心村。村民为了生计,大多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转折出现在2015年。那一年,下迳村相继成立了村小组党支部、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等功能架构完善的基层组织。那一年,“头雁”邹瑞文带着资金和技术返乡,与父老乡亲一起从人居环境整治做起,群策群力共建美好家园。

  围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树立“下迳形象”,凸显进士举人村的“武”元素;积极开展卫生户厕建设,全村常住农户均建有卫生户厕;生活污水确保达标后排放;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派发宣传单张等形式,全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有效提升……

  下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产业发展上也有了新奔头,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依托政策支持,下迳村大胆尝试“三块地”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闲置的农房与宅基地被改造成小华山汤泉景区,成为人们远离都市喧嚣、亲近自然的休闲地。据统计,下迳村村集体收入从不到2.3万元跃升至600多万元。

  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六甲洞村委会将下迳村的成功经验在村内复制扩散,围绕“创特色、优环境、兴旅游”发展思路,整村打造绿色生态发展品牌。

  团结的力量让“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六甲洞村先后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乡村风貌提升优秀奖。今年4月,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第一批)公布,六甲洞村榜上有名。

  回顾六甲洞村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为建设和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当前,清新区聚焦宜居宜业,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创建。《方案》明确,落实乡村建设为民而建的要求,从各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将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项目优先纳入建设。坚持进度服从实效,扎实推进8个“特色村”和1个“生态村”和美乡村创建,推动乡村建设向乡村“建设、运营、管护”一体转变,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为此,回答好“运营什么、谁来运营、怎么运营”关键三题尤为重要。当前,清新区依托打造1个试点镇、20个试点行政村、8个试点村小组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清新路径”,鼓励各试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尝试联合运营、委托运营、集体运营、个人运营等多元运营机制,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凤仙花花开正艳,正在给花草浇水的村民黄姨,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她笑着说:“在这上班一年多了,花场离家近待遇也好,每天和花花草草打交道,很快乐很满足。”

  黄姨口中的花场,位于三坑镇葵背村。几年前,这里还是细碎化的土地,村民分散种植效益低下,部分土地甚至处于撂荒状态。作为全区的试点镇,三坑镇抢抓实施乡村运营契机,谋划决定由村集体引入公司进行运营,探索“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

  多方合力之下,葵背花卉场项目正式运营,培育种植的上百种花卉销往大湾区市场。每年可为企调和林屋2个村小组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7万元,并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土地出租和就业双增收。2023年,葵背花卉场销售总额近300万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清新区在扮靓村庄外在颜值的同时,深入传承乡村文化,以五大行动为抓手,深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农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清新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优生态、好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推动镇村面貌从“农村”到“景区”的转变,打造“山清水秀,日新月异”城市气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