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英红镇英德红茶原产地核心区。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麻竹笋)和英红镇(英德红茶)成功入选。
此次上榜的两个英德乡镇,支柱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龙头+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并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全价值链开发,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拉动了乡镇农村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英德市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构建“2+2+N”十百亿农业产业体系,力求通过全力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2个百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丝苗米、清远鸡2个重点产业,以及豆腐、蚕桑、水产、肉鸽、水果等“N”个十亿级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综合实力。2023年上半年,英德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71.9亿元,同比增长9%,在清远八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建好平台壮大产业规模
进入深秋,天气转凉。在英德市英红镇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茶园里,七八名采茶工正忙着采摘茶青制作秋茶。再过一个月,英德各大茶园将陆续开沟施肥,蓄上一整个冬天的养分,为来年的春茶做准备。
位于英德红茶原产地核心区的英九庄园,是英德茶产业龙头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抓住英德红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机遇,快速成长为中国茶业百强企业、中国茶叶科技创新标杆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英德红茶最大的产业服务运营商。
“我们通过‘1+N+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带动周边英红、望埠、沙口等乡镇和村小组的1600余户茶农,辐射带动3万亩茶园。”英九庄园董事长易振华介绍,企业创建“‘1+N’+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模式,集中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打造1个加工技术服务中心总部、N个区域加工分中心,由总部统一输出技术和人才,服务周边家庭农场,为家庭农场提供标准化的种植、加工技术服务,通过产业分工合作的方式,把中小茶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
近年来,英德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英德红茶及连樟村果菜茶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好麻竹笋省级产业园创建,推动西牛麻竹笋、石牯塘预制菜、九龙豆制品等镇域产业园建设,通过做强农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服务,联动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农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同时,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村。
在产业发展平台的带动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2023年以来,英德市新增麻竹笋面积15.03万亩,总面积达80.81万亩,年产量预计超120万吨;上半年新种茶叶2250亩,总面积达到17.685万亩,产量达5598吨,同比增长4.48%;产值26.99亿元,同比增长25.54%。
值得一提的是,以英德红茶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清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此外,共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74个,其中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47个、专业镇4个。
延伸链条提升产业效益
每年5月底到10月,是麻竹笋的丰收期。在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成片的竹林满目青绿,在秋风吹拂下沙沙作响。笋农将砍下的新鲜麻竹笋送到当地麻竹笋合作社或加工企业收购点,用于制作酸笋、清水笋及调味笋等进行销售,或晒成笋干销售给合作社出口到国外。
英德是“中国麻竹笋之乡”,西牛镇是麻竹笋的主产区。全镇鲜笋年产量35万吨,综合产值约18亿元,全镇现有从事麻竹笋行业人口5700多户2万多人,镇内拥有规模的加工企业共7家,竹笋专业合作社共59个,家庭农场及加工点200多个,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近百个定向销售网点。
按照“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示范一批”的发展模式,近年来,英德着力培育麻竹笋龙头企业及示范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参与产业发展。
一方面,通过财政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资”,重点扶持茶叶、麻竹笋加工项目,鼓励企业引进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做深精加工,做好“笋+鱼”“笋+鸡”等高端预制菜文章,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业,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旅游业”“农业+农村电商”深度融合。
2023年以来,英德新增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4家、清远市级4家、县级13家,新增清远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县级16家。
借助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契机,英德茶企乘势而为,研发了荔枝红茶、金花红茶、小青柑红茶、柠檬红茶以及红茶面膜、眼膜、茶功能性食品、生物发酵产品等30款茶叶类精深加工产品。建成了9个茶叶区域化加工服务中心,平均每个服务中心单批处理茶青能力就达到1.5万斤。
麻竹笋方面,积极推动“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竹代饲料”的技术提升和推广应用,本地企业在即食笋产品上推陈出新,竹叶茶、竹精油等创新产品也陆续推出市场。西牛麻竹笋加工年产值从2022年的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5亿元,比增87.5%,其中即食笋产值从4.6亿元增长到11亿元,比增139%。
今年4月,英德与广州市增城区签订《助力两大百亿产业,畅享英德乡村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增城区引荐精深加工企业与英德市特色农业企业合作,以多种支持方式建立、扩大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拉动提升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能力。两地还联手开展旅游促销推介活动,有效促进双方乡村旅游发展。
做大品牌实现产销两旺
10月25日,英德红茶登陆有“世界第一屏”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打出“中国英德红茶,世界高香红茶”的口号,向全球展示英德红茶的魅力,向世界人民发起共品共享的邀约。
这是英德着力提高英德红茶品牌知名度的又一举措。近年来,英德市力推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12221”市场体系建设,组织企业“走南闯北”抱团参展,拓宽大湾区、西北及北京、上海等重点地区市场渠道。通过“下地铁、进高铁、上央视、游珠江”等方式,推进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与此同时,英德不断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着力完善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联动的品牌体系,重点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鸡”“丝苗米”“东华肉鸽”“九龙豆腐”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企业品牌做大做强,解决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优质不优价”问题,让广大农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红利。
今年以来,英德共有16个基地被认定为省“菜篮子”基地,5个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2个基地被认定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全市“粤字号”品牌累计达到37个,区域品牌2个。
今年英德还举办了英德红茶“12221”全国巡演产销对接站暨英德红茶万里行系列活动,走进北京马连道茶城、西安西北国际茶城等地专场推荐英德红茶。英德市茶协与北京茶业交易中心、老舍茶馆、西安市西商茶叶文化协会、西北国际茶城等签订合作协议,企业现场签约订单2.28亿元。
■名词解释
“2+2+N”
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
2个百亿农业产业
丝苗米、清远鸡
2个重点产业
豆腐、蚕桑、水产、肉鸽、水果等
N个十亿级农业产业
■延伸
做好“五篇文章” 发展高质量农业
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英德重点做好党建、规划、土地、资金、人才“五篇文章”,汇集各项资源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破解乡村产业振兴的“钱”“地”“人”问题。
去年9月3日,英德正式启动“沃土计划”,以“党建+金融”政银结对模式,精准滴灌英德乡村特色产业。英德市泰隆村镇银行与7个镇共同签署《党建+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金融机构为英德茶产业和麻竹笋产业累计授信80亿元。今年以来,发放“茗茶贷”“茶叶贷”141笔,贷款金额1.27亿元。
同时,做实做细“麻竹笋价格保险”工作,由保险公司对麻竹笋收购价低于1.2元/斤的参保人进行赔付,提高麻竹笋市场议价能力。目前完成投保108户,投保面积1.87万亩,推动麻竹笋价格稳定在1.6元/斤,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
产业要发展,解决用地问题是企业最大的呼声。经调研核查,当前英德市共有麻竹笋产业发展用地需求约300亩,茶产业发展用地需求453.56亩。经过多方努力,英德市三圣铭泉农业创意园、萤火村麻竹笋深加工包装厂、英德市西牛镇西联麻竹笋生产基地建设工程等22个项目认定为清远市乡村振兴项目,解决项目用地需求共438.973亩,其余用地需求正协调各部门通过多种方式解决。
此外,英德市还以“理论授课+实地参观”方式培育高素质农民,今年以来分三期共培训高素质农民315名,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325名。英德设立茶产业特色人才培训专项资金120万元,针对目前茶产业发展急需的7个方面人才开展培训共计337人次。目前,共有228人被认定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15人获得清远市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