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结清晰全面、实事求是,部署科学周密、重点突出,让我倍受鼓舞、倍增干劲”“我们将继续认真履职尽责,为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团结奋斗”……1月11日,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十二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简称“报告”)。
会上,与会委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爱国统一战线等主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焦点1 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高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报告回顾了十二届省政协5年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政建言的亮点工作。如何持续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委员们纷纷“支招”。
“推动广东产业创新升级,需要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省政协委员、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刘耀春建议,未来我省要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多下功夫,让科研人员安心研究,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5年来,东莞培育成长了一批优秀上市企业,其中不少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省政协委员、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林海川说,过去5年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5年,“智能制造”正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名片”。作为来自制造业大市的企业家委员,林海川非常关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在广东制造业群体中占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转型升级仍受困于成本较高等诸多掣肘”。
林海川建议,对体量较大的传统产业,政府可以牵头推出定制化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比较成熟的技术,提高其数字化转型能力。还可以参考共享经济模式,通过推出普惠化、低成本、多样性的“上云用数赋智”产品或服务,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开源社区,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焦点2 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服务县域企业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报告提到,要紧扣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为我省实现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这个话题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
“当前,粤东粤西粤北普遍面临‘引才难’‘留才难’问题。既然‘引才难’,我们就要从自己培育人才入手。”省政协委员、嘉应学院党委书记吴琦建议,有关部门要持续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高等院校的建设投入、增加硕士学位授权点,助力当地搭建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当地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办学水平。
“乡村振兴从‘村域’扩展到‘县域’,反映了广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精准把握。”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岳学军建议,进一步加强院校、企业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利用广州等大城市高等院校人才优势,重点开展现代种业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为周边地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要注重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打造特色品牌和产品。以市场需求反哺高校研究,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服务县域企业”。
“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官’。”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汕头市工商联主席、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俊辉建议,加快推进汕头到普宁段城际铁路的建设,助力粤东地区更好融入大湾区。
焦点3 民生福祉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扩大“专升本”规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引领未来。委员们围绕教育问题,积极发声。
“要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向‘类型’转变。”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校长,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栩生建议,开展专科院校本科层次职教专业集中试点,用本科层次龙头专业“带活”整个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
省政协委员、惠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惠州市委会主委黄晓霞同样关注职业教育问题。她建议,我省要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中高职升学衔接体制机制,持续扩大“专升本”规模。她同时建议,我省可以研究发布急需专业目录,引导各地重点建设若干急需专业,加强紧缺性人才的培养。在提升职业教育区域适应度方面,黄晓霞建议,省职教城、粤东粤西粤北的职业院校可以与珠三角的产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化解产教融合难题。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刻不容缓。省政协委员、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陈仲策建议,相关部门要对网游内容加强审查,短视频平台要严格落实账号实名注册等要求,学校和家长要引导未成年人做好时间管理。
焦点4 爱国统一战线
为共襄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伟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报告提到,要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为共襄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伟力。
省政协委员、香港工商总会会长陈文洲对此印象深刻。“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报告讲到,要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更加坚定了我履职的信心。”陈文洲说,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该提案得到了邓开荣、林楚昭、李圣泼等23名委员的联名。
“青少年是湾区未来的主人。建议进一步立足湾区,联动湾区力量,培育爱祖国爱湾区的年轻一代。”陈文洲建议,大湾区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深港两地更多学校缔结“兄弟学校”,让两地师生多牵手、多交流;粤港两地要联合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手段,增强广大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听了陈文洲的建议,省政协委员、香港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邓开荣深表赞同,“俗话说‘眼见为实’,要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有机会赴内地深入参观交流,实地感受国家的伟大发展成就”。
“加强大湾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除了要线下多走走,近距离感受国家壮美山川、发展成就,也要线上多学学,在课本上增进对中华文化、国情省情的了解。”省政协委员、香港高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楚昭说,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建议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小学阶段注重寓教于乐;中学阶段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文史等学科教育;大学阶段注重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实践,引导大学生从理性高度爱国爱港。
“湾区要融合,首先要民心相通。”省政协常委、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建议,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持续增强大湾区青少年对国家的向心力。此前,信义集团参与开办了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该校设置两地课程、招收两地学生,“两地学生在同个学校上学,这是最直接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