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潼湖生态智慧区首宗启动项目——万城智慧项目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人民币,首期将打造超甲级高端企业总部大楼——潼湖中心,这标志着“广东硅谷”的规划建设驶入“快车道”。
潼湖生态智慧区位于东江之畔,地处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惠州潼湖湿地,这里水草丰茂、白鹭纷飞,景色怡人。这里未来将崛起一座创新之城,智慧区已经引进思科潼湖科学城、碧桂园创新小镇等众多高端创新项目,为惠州新一轮的跨越发展注入强大水经济动能。
半城山水半城湖,惠州自古以来因水资源丰富而被誉为“水中之城”。汩汩东江穿城而过,水系密布交错,仅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就有30多条。对于惠州而言,一部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水的关系史。
新常态下,如何构建新的人与水关系?当前惠州正在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惠州以“绿色化”为引领,在发展中保护水生态,在保护中发展水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互融共赢,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水定力为环保对拟投资数十亿企业说“不”
日前,省环保厅发布今年2月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惠州市5个检测断面(含3个河流型水源、2个湖库型水源)水质级别均为II类水质,达标率100%。在惠州境内流经约180公里的东江干流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作为深莞惠及香港的重要饮用水源,惠州将东江视为“生命水”,东江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
铺开地图,惠州这座万余平方公里的城市分布着密集交织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城格局独特甚至罕见。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穿城而过,仅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就有约34条。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吴志峰教授表示,以东江水系为核心,大亚湾、巽寮湾、平海湾、双月湾、红海湾等大大小小的海湾以及东江、西枝江、西湖、红花湖、潼湖等众多河流、湖泊、湿地,为惠州绿色发展提供了“水生态”底蕴与“水资源”命脉。
这样的水生态也决定了惠州要谋求更好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首先要守好水生态底线。
一家美国企业曾准备投资2亿美元在惠州设厂,但其相关排放标准达不到东江流域标准,被惠州坚决拒绝;一家国内知名五金电子企业拟投资数十亿落户博罗,但该企业每天将排放2万立方米污水,也遭到了政府的否决……
惠州正用一条条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方式说“不”。“十二五”至今,惠州环保部门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超过1000个,年均否决率超过10%。为一条江立一部法,惠州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先以法制红线守住绿色底线,制定并实施首部地方性法规《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为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的绿水长流打下坚实后盾。为一条江,立一部法,从中折射出惠州对于“五位一体”绿色跨越发展道路的坚守。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惠州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比如在全省较早制定实施《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以“碳规”为引领,大力推动“多规合一”等。
水治理“3个100亿”大手笔系统推进河涌整治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在惠州,部分县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河长制”,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扎实有效地开展河涌治理工作。三年前,马过渡河是仲恺高新区的第一大臭水沟,惠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当上“河长”后,着手开展整治,加强河沿岸的截污管网建设,让马过渡河迎来新生,如今成为附近居民散步的好去处。
像马过渡河一样迎来新生的河涌在惠州还有不少。沿着东江以及众多中小河流部分堤段行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河畅、路通,水清、岸绿,人悦、景美”的画面,而在几年前,有的是人迹罕至的荒野一片,有的是人们避而远之的“臭水沟”。
河流犹如一个地方的血管动脉,河流治理是激活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关键。近年来,惠州投入“3个100亿元”“大手笔”系统推进河涌整治工作,100亿元整治市区14条河涌,100亿元推动淡水河、潼湖流域“两河”污染整治,100亿元整治县、镇、村河涌污染,“治、控、管”并举,把一条条河涌打造成融合特色景观文化的水生态廊道,为民众造就更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息之地。
市区金山河的整治是典型代表。2012年,惠州市启动金山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10亿元对10公里长的金山河进行截污、治水和景观美化,10个月时间使金山河“脱胎换骨”,成为“水清、岸绿、路通、景美、人悦”的水生态长廊。该项目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农村,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是老大难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惠州开展了包括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在内的“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采取配备保洁员、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见缝插绿等措施,让惠州农村“脱胎换骨”:清水绕村流,美景惹人醉,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通过努力,惠州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2.42%,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7.85平方米;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保持优良,全市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全市省级生态镇、各级生态村占比超过80%……
近年来,惠州全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任务顺利完成,东江干流惠州段保持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100%。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进展顺利,近岸海水水质全省最优,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从城镇到农村,惠州正成为“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家园,一幅“人水和谐”的画卷徐徐展开:西湖镜花水月,鹭鸟飞翔;红花湖山环水绕、骑行者众;金山湖亲水亭台,休憩者多;潼湖湿地鸟的天堂,芦苇荡漾;考洲洋鱼虾成群,白鸟归巢;近海水质优良,渔舟唱晚……
水经济好生态引来全球最大矿泉水生产基地
几月前,位于博罗县横河镇的景田百岁山矿泉水二期项目启动投产。这里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数据显示,仅项目一期2016年的产值就达约17亿元,贡献税收2亿多元。横河镇政府一位干部自豪地说:“这是横河镇最赚钱的工业项目,并且无污染。”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公司总经理万东方说,矿泉水企业对于水质要求极为苛刻,一流的自然环境,赋予了罗浮山优质的水资源。
水干净了能引来大鱼,生态环境好了能引进很多好项目、大项目,保护生态环境为惠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仅是景田百岁山,博罗县还引进了官山矿泉水项目,以及计划引进的力加力矿泉水项目,着力打造“三瓶水”,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找到了共赢点。
“惠州通过做好‘水’文章,打通各种水体水系,让水活了起来”,吴志峰教授说,惠州发展绿色产业体系,真正迈向绿色化发展。
良好的“水生态”让惠州的“水生意”越做越旺。近日,东江边的博罗观音阁帐篷节活动就吸引了珠三角超过4000名驴友。今年春节假期,在惠州乡村,赏花、摘果、住民宿……生态旅游十分火爆,美丽农村成为城里人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近年,来自全国各地到此享受“绿水青山”和“洗肺之旅”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惠州接待游客达到4700多万人次。“惠州天蓝水清山绿,让我寻到了心灵的宁静。”广州游客张先生说。
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在博罗,随着罗浮新城、康养小镇、大学小镇的规划建设,这里的山水美景以及中草药宝库正变成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的支点,谋求打造全国性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在惠城,该区提出将以东江沿岸镇街为腹地构建环东江大健康产业。
未来打开的将是一片蓝海。“惠州拥有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发展环保服务产业优势明显。”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纪显认为,环保服务产业市场容量巨大,发展环保服务产业时机很好,惠州应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可以考虑发展环保服务产业,争取成为广东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聚集区。
在“绿色化”引领下,惠州产业也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绿色”成为产业经济的基底色。如今,惠州正在构建支柱多元、结构优化、支撑力强的“2+2+N”现代产业体系。2016年,惠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2.2亿元,增长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3亿元,增长10%,踏上绿色跨越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