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投资动态

“创新+”战略为中山产业转型和新型专业镇发展注入新内涵

时间 : 2015-10-23 17:10:00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今年1-9月,中山市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可喜态势:地区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0.6%,其中近一半为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3.4%。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的支撑下,中山经济稳增长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创新+”战略启航

  四大创新指标翻番增长

  近日,全省首个众创金融街在中山开业,成为该市“创新+金融”融合发展的有力实践。在全省创新创业金融街四个试点城市中,中山拔得头筹率先开业,既是主动作为,也凸显该市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和愿望。

  今年前三季度,中山金融业增长14.5%,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9%。预计到2017年,中山众创金融街将聚集各类金融机构80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20家,可为各类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融资200亿元,培育OTC市场挂牌、“新三板”挂牌和上市企业50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中山金融产业集聚区插上了“二次腾飞”的翅膀。

  这是中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幕之下,演绎的生动情景之一。今年4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中山市专题调研创新工作时强调,中山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在中山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该市明确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中山新一轮发展的核心战略,并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的意见》。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中山连续召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会议、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全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推进大会、全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现场会、贯彻落实广东省智能制造2025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的关键问题。

  明确把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中山以新型专业镇为主战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等“1+7”创新工程,努力实现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等“三个转变”。该市提出,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到2016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发明专利申请量四大指标较2014年翻番增长,比省预定目标提前一年,以倍增的创新指标助推区域创新生态的重构。中山的产业转型和新型专业镇发展,由此打开了“创新+”战略的崭新局面。

  高精尖产业定位

  技术嫁接支撑中山智造版图

  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迎来了一个“或将搅动整个华南地区快速制造市场”的新项目。

  从去年开始,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研发在中山加速发展。在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汉唐量子公司,开始考虑加速布局工业层面的3D打印设备研发,恰逢工业技术研究院正在寻求新的技术研发团队,在后者的引荐下,同样在全国布局快速制造分中心的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很快选定中山作为华南地区的布局点。

  一场技术研发与市场开发接力,引发了3D打印产业整合、发酵的大猜想。业内人士评价,这种对3D打印产业链全面整合的机构,目前在国内“尚无先例”。未来,这场三方合作或将引领整个华南地区的3D金属打印风向,成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先行者。

  这种基于技术创新的合作,为中山在珠西装备制造业中的“高精尖”定位提供了更足的底气。按照胡春华书记在中山调研时提出的“发展高精尖装备制造业”的指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该市聚焦智能制造装备、卫星应用及物联网装备、风电太阳能光伏和节能环保等新能源装备、光电装备、健康医疗器械、高端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六大方向,优先发展工作母机类企业,重点扶持有核心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在这个过程中,中山市委、市政府完成了大量创新平台的基础性制度设计和项目建设,上述3D打印产业整合发酵的发生地——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一个基础性平台。

  近日,中山市召开贯彻落实《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会议,对扶持政策进行“提级扩面”,将首台套设备补贴标准从最高50%提高到70%、贴息基数由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70%提高到100%、研发投入补助标准从最高20%提高到30%、中山企业购买本地母机产品补助标准最高可达30%.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方面,该市通过打造“中山市智能改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工厂体验、智能改造方案制定、设备融资租赁等一站式服务。

  这些科学营养基所孵化的创新技术群,将为中山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内涵和整体竞争力,提供最具说服力的动力支撑。

  超越产学研模式

  对接全球智库升级创新集群

  以协同创新为基础实现的技术嫁接,不仅在装备、智造领域发生,同时也向更多的产业集群渗透。跟此前以一所高校为技术支撑中心、向企业及项目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的模式不同,当前正在中山开展的创新体系构建过程,是一个政府完成政策、制度先导,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相互借力,第三方服务平台提供支撑的协作过程。

  这种创新体系建设思路,超越了传统的产学研模式。在近日中山市经贸代表团赴北美开展“靶向招商”系列活动中,该市与美国两大著名科技创业团体之一的华源科技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山拟在全球最大微电子产业基地——硅谷设立美国中山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这是中山首次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的阵地延伸至海外。根据协议,孵化基地将根据中山发展需求,在美国尤其是硅谷物色适合的高新技术项目、企业、人才进行对接,选择有潜力、成功指数高的进入基地进行观审,先在美国当地孵化,较成熟后再“带土移植”到中山创新创业。

  嫁接海外智库,将创新孵化平台延伸到海外,有效压缩了中山产业集群升级的对接成本。当前,中山市以火炬区、翠亨新区为两大创新集聚区平台,将其打造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根据规划,到2017年,火炬区和翠亨新区工业产值力争占到全市30%以上,创新型企业数量占全市50%以上。

  目前,翠亨新区起步区已投产高新技术项目24个,总投资近700亿元,协议引进项目72个。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5%,中瑞(欧)工业园建设也在积极推动中;火炬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8家、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4家及国家级企业实验室2家、省级实验室2家,拥有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29家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区内健康科技、光电产业集群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不久前,在全国114个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火炬区排名第25位,省内仅次于深圳、广州高新区。

  全链条孵化体系

  推动专业镇创新综合体建设

  曾将“非常小器”写入中国MBA教育经典案例的聚龙集团董事长梁伯强,再一次用“创意”带动了企业的又一次转型:聚龙集团旗下的部分工业旧厂房,将改造为当前最为时髦的创业创新孵化器——聚龙创意谷。

  这是“中山创客。众创空间”在各专业镇培育的孵化平台,是中山“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孵化链条中的一个布点。不仅在孵化链条方面着力,该市通过实现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链条的提升,将专业镇变为打造创新综合体的大场域,由此推动科技创新与集群创新、产城融合创新、企业组织形式与营销模式创新等“1+7”新型专业镇创新工程。

  目前,中山市已出台全市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专项规划,支持各镇区结合各自产业特色,重点扶植一批孵化功能强大、专业特色明显、孵化业绩突出的孵化器;同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探索采取“孵化器+风险投资+创业企业”的持股孵化模式,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企业化运作的专业孵化器,力争年内孵化器数量增至18家以上,覆盖72%的镇区,2016年实现专业镇孵化器100%全覆盖。

  另一方面,在“孵化器+”计划下,该市也积极鼓励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涌入专业镇,大力开展虚拟孵化、异地孵化,健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孵化链条。据统计,全市已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在孵企业超600家、毕业企业400多家,其中“中山创客。众创空间”首站“中山紫马。智慧教育集聚区”于今年3月设立,已引入汤姆森专利导航、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影视传媒基地等项目,半年时间在孵项目即达20多个。

  在2014年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上,中山创新能力名列全国地级市第7位。在融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新型专业镇建设等众多新坐标叠加下,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动力支撑的中山,将以全新的面貌迈入“适宜创新”新时代。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