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获悉,广东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个成交量破亿吨的试点碳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2日,广东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00691964吨,占全国比重为34.33%,全国排名首位。
为何广东碳市场在全国各试点碳市场排名领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有关负责人分析,首先是因为“盘子”可观,广东碳市场拥有来自电力、钢铁、水泥、石化、造纸、民航六大行业在内的200余家控排企业,覆盖了除深圳以外的广东其他行政区域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万吨的所有高排放企业。2018年,广东省配额总量达到了4.22亿吨。
同时,“底子”扎实。包括监测、报告、核查在内的MRV体系完善,为广东碳市场运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此外,产品“篮子”丰富。继广东碳配额GDEA和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之后,广东又推出了富有本土特色的减排产品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为广东碳市场产品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下达2018年度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核查工作任务的通知。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析报告(2017—2018)》显示,未来将继续积极配合全国碳市场建设,联合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并依托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广东)中心,对试点和非试点地区拟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开展能力建设培训。
广东将做好试点与全国碳市场平稳衔接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碳交易试点机制设计,进一步收紧配额分配,做好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监管,实现区域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的平稳、逐步过渡。此外,还将发展碳金融,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