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跨深圳、东莞两市,也是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流。中央环保督察组去年4月反馈广东意见时指出,茅洲河污染严重,连续多年水质为劣V类,深圳、东莞两市缺少系统和整体谋划,茅洲河治理情况不甚理想。
为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整改要求,两市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节奏不断加快,合力治污力度持续加强,茅洲河治理取得新成效。截至2017年底,环保部对茅洲河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茅洲河(宝安段)共和村、燕川、洋涌河大桥三个断面的氨氮指标已达到不黑不臭标准,分别同比下降84%、77%、55%。此外,沙井河、新桥河、石岩河等茅洲河支流治理也初见成效,水质开始提升。
“央企+地方”模式受肯定
“几年前,我第一次到洋涌河大桥散步,河水的臭味让我有些眩晕。如今,一阵风吹过,更多的是植物和泥土的味道,水体的臭味已经闻不到了。”在洋涌河大桥上,深圳松岗的五金工厂员工杨飞告诉笔者。桥下的茅洲河两岸已种上绿树,河水尚浅的地方依稀可见水下的沙石。
茅洲河流经深圳宝安区、光明新区和东莞长安镇,全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其中宝安区境内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
据宝安区相关部门介绍,2015年8月以来,宝安区采取“央企+地方”EPC流域治水模式,对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进行综合整治。经过20多个月的努力,茅洲河流域47个EPC子项目(包括界河)已开工42个,累计完成投资83.5亿元,总体进度达55%。EPC模式获中央环保督察组、环保部以及省、市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在重点整治入河排污口上,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19条干支流共有入河排污口1419个,截至2017年11月已完成整治超过850个。其中10条黑臭水体共计60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进度超过92%,个别河道因沿河截污管未贯通,排污口暂时无法接驳,正在采取应急接驳措施。
污水管网建设两次提速
污水管网系统一端连接污染源,另一端直通入污水处理厂。在管网建设方面,2017年宝安区污水管网建设任务两次提速,年度目标任务从550公里到600公里再自加压力调整为870公里。目前,雨污分流管网738公里、沿河截污管78公里、末梢连接管74公里,合计890公里,为总任务的102.2%。
同时,宝安区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笔者近日在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现场看到,一道浊流由进水泵房直奔粗格栅,并沿1号污水处理线蜿蜒盘旋,经重重处理后,最终流入茅洲河。这标志着,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完成了首条生产线年底通水的目标,茅洲河的水质将得到极大改善。
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是茅洲河流域实现消除黑臭目标的关键性工程,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及广东省政府大督查的工作任务,更是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设计规模35万吨/天,建成后将可解决宝安区沙井街道及松岗街道南部区域69平方公里污水出路问题。
莞深联合打击跨流域环境违法
河长41.61公里的茅洲河,其下游11.4公里为深莞两市界河。2017年以来,深圳和东莞两地环保部门多次展开茅洲河流域污染源联合交叉执法检查。
去年11月25日,两地选取茅洲河深莞交界河段新陂头水流域内的光明新区新湖办事处新羌社区北岗第一工业区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片区内企业是否存在工业废水偷排、直排、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联合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0人次,检查企业26家,检查中发现3家问题企业,并依法予以立案查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13日至12月31日,深圳以黑臭水体流域内涉水工业污染源为重点整治对象,开展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一号”行动。其中,在茅洲河流域共“大排查”13515家(重点监管企业、小废水拉运企业、小散乱污企业及服务类企业)企业,排查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064家;完成“大整治”问题企业2064家;完成“大监管”企业1169家,发现存在问题企业95家,完成整改95家。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深莞两市环保部门在茅洲河流域内共出动执法人员38598人次,检查流域内企业16480余厂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86宗,下达处罚决定书432份,处罚金额4142.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