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市动态

来广州看“百地千戏”皮影戏展

时间 : 2024-07-17 10:32:32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皮影戏.jpg

“皮影里的中国”展览7月17日正式开幕。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一盏朦胧的油灯、一件雕刻精美的影人、一段悠扬的唱腔……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一出皮影戏总能留给观众无尽欢笑。

  7月17日起,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馆合办的“皮影里的中国”展览正式开幕。展览汇聚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300件(套)皮影及相关珍贵展品,是华南地区首次全面展示中国各地皮影的展览。

  “我们做这个展览,就是希望给观众展示整个皮影发展的‘前世今生’,可以看到从古时候到现代的皮影,以及它不同的戏剧呈现形式。我们很期待能够激发观众对皮影戏的关注,从而思考应该如何传承与发展这项非遗文化,希望观众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广东省博物馆策展人陈岱娜说。

  “百地千戏”串起皮影戏历史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说的正是全国各地传承已久的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它是一种用光源照射兽皮或硬纸等不同材质制作的影人,将其投影到影窗上,伴随音乐和演唱来表演的戏剧形式,也被誉为“最早的动画片”。

  走在展厅中,只见来自不同省份的皮影藏品在时隔百年后重新焕发光彩,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皮影艺人在幕后屏气凝神地操作着每一个角色,台下观众连连叫好的场景。

  陈岱娜介绍,来自陕西、河北、四川、广东、湖北等地区的人物、道具等皮影组合共同构成了“百地千戏”的缤纷景象——陕西皮影的每个影人都有高额头,俗称“岩颅”,人物显得神气十足;河北皮影有着高超的雕刻工艺,还有独特的演出方式“掐嗓”;广东陆丰皮影造型贴近生活,五官轮廓分明,四肢比例都与真人相仿;成都皮影人物有14个关节,比一般的皮影多出近一倍,因此人物动作看起来更精细、灵活……

  “这次展览的皮影突破了单一地域,汇集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物、花卉、背景等各种造型,场景式的呈现充分突出中国皮影戏广泛分布、各具特色又互有融合的特点。”陈岱娜说。

  除了展品众多,布展过程也充满曲折。陈岱娜笑言,这可能是她布展最久的一次展览。不同于其他文物,皮影不能直接摆放在展柜中,而是要在特制的灯箱上固定展示。

  “脆弱”的皮影文物要如何固定呢?陈岱娜指了指影人上隐约可见的细小绳子,布展团队就是用这些细小的绳子一点点固定住皮影的每个细节,既保护好藏品,又向观众呈现其最灵动的画面。

  从亚洲发源 “火”遍全球

  看似“小众”的皮影戏,在全国甚至海外都有它的身影。

  在展览中,数件来自泰国的皮影格外引人注目。只见这些泰国皮影造型独特,颜色丰富又鲜艳。影偶可以用一根木棍操控,另有细绳拴在影件双手、肩膀、肘部等处,有时还包含腿和下巴。艺人举棍牵绳,就可以操纵自如。

  “亚洲是世界皮影的发源地。”陈岱娜解释道,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是三大中心,中国皮影外传主要在元代和清代,分陆路和海路向外传播。相传元代时,皮影戏是蒙古军队重要的娱乐活动,随军西征,沿着西北陆路,传播至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东南的海路,则是从泉州、漳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东南亚、埃及等地。

  在清代,来自西方的探险家和传教士在中国看到各式皮影戏演出后,惊叹于其中的魅力,于是大量搜集影偶、唱本和乐器,带回西方,作为珍贵的东方艺术品陈列在博物馆里,甚至还会举行公演。如今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地都藏有中国皮影,就连一些小众的博物馆也有丰富的藏品。

  “在展览中,我们也将土耳其皮影的卡拉戈兹形象与滦州皮影中的‘大师兄’形象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到土耳其皮影汲取了中国皮影戏的制作方法、演出形式以及对白、配乐、动作等。”陈岱娜说。

  据悉,“皮影里的中国”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暑假期间,展览将推出儿童版语音导览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观察皮影造型的细节,还将策划皮影制作体验、博物馆之夜等体验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