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结合广州市空间规划与生活圈构建,打造“三核四极”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结构。至2035年,广州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7.4—8.0张。
鼓励高水平大型医院疏解床位
《规划》对广州各区域的医疗资源配置进行了布局,划分为区域中心型、区域辐射型、节点强化型及外围提升型四类地区,明确了每个地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目标和战略。
——区域中心型地区,如越秀区、天河西部、海珠西部和南沙南部等,需合理配置床位资源,鼓励高水平大型医院疏解部分床位至外围地区,释放空间用于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扩大区属二级以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模,同时强化优质医疗资源集群配置,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区域辐射型地区,如芳村地区、知识城、天河东、海珠东地区,补足高等级综合医疗资源及专科资源短板,依托现有资源特色培养形成一个或若干个专科优势,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医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节点强化型地区,如番禺东、科教城地区,至少配置一家区属或以上三级综合医院,或依托相应规模的“大专科、小综合”三级医院兼顾提供综合医院服务,同时引导高水平三级医院在该类地区设置分院区。
——外围提升型地区,如花都西部和增城北部,则结合人口增长及分布变化情况,强化镇卫生院建设或新建、扩建区属综合医院分院区,畅通镇卫生院与区内高等级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常见病诊疗、住院及急救中心。
推进建设平急结合医院9家
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有需求。《规划》提出,支持高水平医院建设,强化对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医学中心等高水平医院的空间支撑,保障其扩建、新设分院区的空间需求。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依托市属高水平三级医院建设项目,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容量及收治能力,强化区属三级综合医院建设,作为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补充。
《规划》提出,医防融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医疗卫生设施平急转型升级,加强医疗机构设施“平急两用”改造建设,强化医疗应急服务点升级改造。推进“平急结合”医院建设,建立医院建筑平急转换体系,到2025年,全市建设平急结合医院9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标扩能,强化发热门诊(诊室)规范化建设,依托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储备一批医疗应急服务点,“平时”满足周边居民日常诊疗服务需求,“急时”转为定点医疗机构。
《规划》强调,要建设3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联动大型综合医院建设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及战略储备医院,在区级层面,强化传染病“早诊早治”平台及救治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