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新两规以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作为总体目标的落脚点,把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项策略措施的聚焦点。”广州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儿工委办主任、市妇联主席龚红说,新规划新增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安全、儿童与家庭三大领域,回应广大群众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7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下称“两个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妇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及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两个规划的主要内容。
家庭领域成新规划亮点
据了解,新周期妇女发展规划与上周期规划相比,新增了“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总体主要目标增加了33个。此外,新规划将从公共服务供给的角度,在社会保障、家庭、环境、福利领域,充分体现广州示范引领作用。健全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实现对困难妇女帮扶、困境儿童建档服务全覆盖;提高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将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措施纳入规划;把儿童友好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高标准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推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国际妇女儿童发展的交流合作。新周期儿童发展规划新增了“儿童与安全”“儿童与家庭”两个领域,总体主要目标增加了36个。
据悉,两个规划增加的三大领域中两项涉及家庭领域相关内容,龚红介绍,家庭领域是新规划的突出亮点,新规划通过设立“妇女与家庭建设”和“儿童与家庭”两个领域,确定目标任务,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在全社会倡导建立平等和谐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进一步完善支持家庭的法律政策,提升家庭的发展能力。
针对儿童心理抑郁多发制定重点工程
针对当前群众关切的重难点问题,推出9项重点工程逐步推进解决,其中妇女规划5项重点工程,儿童规划4项重点工程。如针对妇女“两癌”高发提出“妇女健康保障工程”;针对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提出“巾帼科技创新工程”。
针对儿童网瘾推出“儿童媒介素养提升工程”;针对儿童心理抑郁多发推出“儿童心理健康提升工程”。
2011—2020年,全市11个区全部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儿童福利保障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社会救助、困境儿童保障标准等30多项民生指标居全国前列,困境儿童分类帮扶等15项“广州样本”“广州经验”全国推广。儿童成长环境全面优化,关心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全面形成。
目前,广州全面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已审议通过的《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儿童参与等6个方面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主要行动和举措。新一轮规划实施期间,广州将打造一批儿童友好示范区、街道、社区和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