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已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脑瘫孩子40多年,万一有天我先走了,孩子该怎么办……”这是不少身心障碍者家庭面临的困境,这一状况在深圳将得到改善。
近日,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身心障碍者信托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10月1日起将率先为身心障碍者创设“财产管理+公益”信托服务制度和服务,打造“弱有众扶”社会治理体系。
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残疾人占全球人口的比例约15%,特别是心智障碍者的特殊性,往往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公益信托制度则可让身心障碍者的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组织,将特定的家庭或社会资产委托给有信托资质的法人,由信托公司寻找专业服务机构,为身心障碍者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经过两年来对各类残障者调查研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信托和服务机构等多方已对此达成共识,这既可以让身心障碍者获得更好安排,解决生存和终极发展问题,也使委托人能得到‘喘息服务’。”深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侯伊莎说,身心障碍者信托本质仍属于金融,但《指导意见》创新设立了“财产管理+公益”服务模式,突出残联的主导作用,延伸了公益信托服务链条。
其中,为破解身心障碍者照料服务和社会服务机构有效对接难题,《指导意见》鼓励设立第三方中介组织,负责链接信托各相关方资源和力量。该中介组织可协助受托人推荐遴选能够满足委托人和受益人需求的专业服务机构,并定期对其开展评价考核。
专业服务机构应登记注册为商事主体或社会组织,并依据信托文件,为受益人提供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就业、托养、养老、文体、基本生活照料、殡葬、遗嘱、法律等个性化支持服务。其业务范围及收费标准将向社会公布,并接受身心障碍者信托各方和社会的监督。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身心障碍者公益信托受益者不仅仅是身心障碍者,每个人生命最后的阶段可能或出现失能失智情况,“该信托或许将来能复制到老年人的照料中,为无障碍城市建设探索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