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世界文化遗产、9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1处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63家注册登记的博物馆、37156处全省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既在告诉世人岭南文物资源的丰富,也折射出广东文博事业走过的辉煌。今天,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将梳理总结南粤大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经验,并分析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全省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新的阶段性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就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4月1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
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介绍说,当前,文物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广东文博事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在悉心守护如此丰厚“家底”的同时,广东也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独具特色的“岭南经验”,在文物调查、保护、利用、展示方面,社会各界已经形成共识与合力。
而在“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更是下达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13亿元,比前5年增长3.3倍。
遗产活化
岭南古村落再次“活”起来
对江门开平仓东村村民来说,今年1月27日是值得铭记的“大日子”。当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举行了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仪式。受到表彰的除了政府机构、大学和民间组织,51位村民和工匠也领到属于他们的奖状。
仓东村是历史悠久的侨乡。随着留守村民日益减少,村落渐渐失去生机,房子倒塌,杂草丛生。直到6年前,伴随着两座百年古祠的改造,旨在复兴古村的“仓东计划”应运而生。五邑大学副教授谭金花博士与社会人士共同建立“仓东教育基地”,修复传统民居,改善居住环境,恢复民俗活动。
“社区在,人在,则文化在。”谭金花坚持让村民成为古村复活的主角,让古村找回灵魂。在她的团队努力之下,村民恢复舞狮、祭祖等传统习俗,他们自发组织在榕树头唱开平小调,主动向游客介绍当地小吃的制作方法,全村人在祠堂大排筵席的盛况重现……古老的仓东村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近年来,广东对乡村文物保护模式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创新。在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广东范本”里,“仓东计划”只是其中一个篇章。除教育基地外,博物馆、文创产业、商业发展等模式均有典型案例可循。在各方力量的参与下,古村落保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迎来新机遇。
针对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广东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留住祠堂里的乡土记忆,江门设立了“祠堂文化建设基金”,市财政安排5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为每个市级示范祠堂提供1万—2万元的经费补助。通过传承武术非遗、举行传统仪程、开设国学课堂等方式,古老的祠堂再度成为传礼重教之所,回到市民身边。
文物普查
水陆分兵“起底”海丝遗迹
2007年,沉睡在南海海底800多年的宋代沉船“南海1号”整体打捞出水,出水文物至今超过1.4万件(套)。一段隐藏在万顷碧波之下的海贸传奇,逐渐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茫茫大海,如同一个蔚蓝色的“宝库”,昔日掩埋于海上丝路的文化遗珠被打捞出水,拂去尘垢,闪耀夺人。
两千年长盛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为这片土地留下独特的馈赠。纵览南粤大地,海上贸易遗址俯拾即是。在广东省文化厅去年出版的《广东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一书中,被收录的海丝史迹就将近600处。
位于珠江口西侧的上川岛,是近年来被文物考古专家发现的一颗耀眼明珠。在明代,这里曾经是中国与葡萄牙贸易交往的一座重要桥梁。散落在大洲湾“花碗坪”上的古代外销瓷碎片,成为昔日丝路繁华的最好证词。
早在2002年,“花碗坪”上的外销瓷残片便已引起文博界的注意。经过考古人员锲而不舍的研究,证实它们来自葡萄牙人的定制瓷。“大洲湾遗址”也成为目前广东唯一位于海岛的明代对外贸易遗址。除“贸易岛”的身份外,上川岛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遗珍被重新发掘,无不源于广东文博工作者们的努力。
在水陆两路的分兵配合下,广东海丝申遗工作开启新的里程。5月,广州与泉州、宁波、南京组建“中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广东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的文物多达8处。
随着海丝研究的深入,广东联系中原与海外的枢纽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文物工作者的视线也从海路延伸到陆路。7月10日,别开生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韶关仁化石塘古村正式开跑,岭南古驿道的调研工作随之打响了“发令枪”。文物部门对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开展。
数字利用
机器“上岗”给民众讲故事
今年4月,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员工”:她的身高只有1.4米,体重50公斤,长着两只蓝色的大眼睛,会说一口甜美而又标准的普通话。她是国内首次推出的机器人讲解员,名字叫做“蓝蓝”。“上岗”第一天,她被安排在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负责向观众介绍来自徐州汉玉的故事。
馆方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蓝蓝”是一个霸气的名字,来自历史上南越王赵眜的右夫人赵蓝。“蓝蓝”能说也能听,只要观众提出与展览相关的问题,她都能根据关键词迅速作出解答。
机器人不但能“让文物说话”,还能担当文物的“保镖”。“蓝蓝”的小伙伴——安防巡逻机器人正争取明年亮相。这个机器人配有超声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能在室内自主导航巡逻。除了防止陌生人入侵外,他还可以检测烟雾与可燃气体泄漏,预防火灾。
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东各大博物馆不约而同地在设备提升上进行大胆尝试。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即将开辟虚拟现实VR体验区,推出AR文物展示系统。位于珠水之畔的广东省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如今,这件“月光宝盒”里也在酝酿着一场数字化巨变。
首创微信导览服务,使广东省博物馆成为全国第一家“玩转”微信的博物馆。今年首次进行公测的“指尖粤博”智能导览APP,则让“全天候”博物馆成为可能。粤博还在“牵星过洋”图录首次植入AR运用,在纸质出版物中实现文物的数字化立体展示。
未来博物馆不仅更加智能化,还将变得越来越“好玩”。今年7月,广东省博物馆启动“青花之约——广东省博物馆特展策展人招募计划”,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展览策展人。这一做法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固有界线,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也在不断提升。过去一年,我省博物馆参观人数超过5000多万人次。
去年《博物馆条例》通过后,民办博物馆获得“正名”,博物馆的队伍将进一步扩充。预计到2020年,全省依法设立的博物馆总数将达到300家以上。可以预见,一个“全民共享”博物馆的时代正在向人们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