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五年来聚力打造原始创新高地 更多原创性科学成果“产自广东”

时间 : 2022-04-15 09:52:26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支持建设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近期,省科技厅公布《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提升“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广东将再出“硬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广东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视察,叮嘱广东科技企业“在自主研发上加倍努力,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和发展能力”。

  五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系统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引入社会力量、建设人才高地等措施积极解决重点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源头动力。

  研究成果频频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去年底,《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京发布。在这份权威榜单中,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这也是广东自2017年起连续第5年排名首位。

  在报告的评价体系中,反映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能力的“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两大指标,广东均位于全国第二,体现着广东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与报告相呼应的是,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创性科学成果“产自广东”。

  2021年2月27日,科技部发布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杨学明团队牵头的“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在“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中,也有广东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代表的广东科学家群体获得一批最新科学成果,在《Cell》等权威期刊发表。2017年以来,广东已有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这背后,重视原始创新、加大战略科技力量投入已成为广东各界共识。从2017年底启动省实验室建设,到2018年在国内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从争取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到聚焦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广东频频落子布局。

  “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道路上,我们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是新形势下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建立纵横联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今年3月,在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透露,“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这一数据,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德后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数据的国家。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启动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这体现出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罗俊说。

  基础研究需要久久为功,离不开长期投入、稳定支持。2019年3月,广东率先成立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3年来共资助项目超过1万项,参与单位765家、科研人员18.4万人次。

  “省基金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全省基础研究竞争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省基金委有关负责人举例说,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广州医科大学关伟杰团队,率先提出新冠病毒感染特征性症状与胸部影像学特征结合的综合诊断新策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入第五版世卫组织新冠防治指南。

  除了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外,广东还实施了3批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启动了基础研究战略专项,推进了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建设,形成了纵横联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在这些计划的支持下,不少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例如,中山大学“天琴一号”试验卫星在轨试验顺利进行,将我国的惯性传感器等核心指标提高了两个量级以上;鹏城实验室着力开发自主可控的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相关测试报告位居国际SPEC(标准性能评估组织)榜首。

  省实验室汇聚超8000名科研人才

  2021年12月,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举行,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约130位中外院士参加,引来全球科学界目光汇聚广东。不少科学家通过论坛深入洞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期待加强更深层次的科创合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罗伯特·博尔威克在论坛上表达了期待更多合作的热切心声:“在与大湾区和中国科学家的合作中,我受益匪浅,未来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

  人才是第一资源。广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出台政策“组合拳”延揽各方人才,着力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大批高精尖科创人才纷至沓来。数据显示,目前在粤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数量已占全国1/5;三批10家省实验室也成为人才“聚宝盆”,汇聚了一批尖端科学家及一线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规模超过8000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高水平领军人才超80人。

  更多引智聚才的实招硬招酝酿推出,今后,广东将不断强化对“人”的长期稳定支持,尤其是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力争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科学家和青年领军人才等。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透露,通过未来5—10年的努力,广东力争推动全省基础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高地。

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png

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蹲点记

  “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

  物质材料“超级显微镜”捷报频传

  在东莞市大朗镇,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荔枝林,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的山坡上,“中国散裂中子源”七个大字十分醒目。当用无人机俯瞰整个园区,从实验楼到装置区,一栋栋建筑并不显眼,但科研人员介绍,这一国家大科学装置的“玄机”藏在地下。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主要装置都建设在地下13—18米的隧道中,它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

  在位于地下的实验大厅,科研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大型设备。“我们称之为谱仪,是利用中子散射来测量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的装置。科学家可以把不同的材料放置到谱仪装置,测量原子在物质中的位置,以及原子在物质中如何运动。”科研人员介绍说,每台谱仪都有自己的“特长”,为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相应研究能力。

  陈和生回忆,中国散裂中子源2006年选址东莞,2011年奠基,2018年8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用。“它不仅是首个落地珠三角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也是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有了它,相关领域的中国科学家结束了排队申请使用国外设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历史。”陈和生说,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听起来十分高深,但它的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材料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新能源……这些前沿科学领域都可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展研究。

  许多人可能想不到,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国散裂中子源也有望带来突破。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BNCT实验装置现场,科研人员正在忙碌地处理实验数据。“BNCT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的简称。2020年8月,我们利用相关技术建成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NCT实验装置,有望为我国肿瘤治疗带来重要技术革新。”陈和生说,目前科研人员正在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共同推进临床试验相关工作,并吸引相关企业在东莞松山湖成立了BNCT产业化的公司。

  就在本月初,这一大科学装置再次传来好消息:中国散裂中子源大气中子辐照谱仪成功出束,未来将为新型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大气中子加速辐照试验环境,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