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卫生健康委专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广东省医疗恢复日常诊疗服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逐步恢复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服务时,广东如何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广东保持着全省医务人员院内新冠肺炎零感染的记录,又有哪些“秘诀”?
在逐步合理推动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广东卫生健康系统多措并举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在医疗机构的传播风险,切实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发热患者全部实行核酸检测
2月24日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逐渐恢复门诊诊疗。如何做好病患管控,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可以看到,一进入医院大门,所有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和预检分诊,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史和主要症状,包括近期是否去过湖北、家中是否有多人一起发烧等。而未经测量体温和询问流行病史患者一律不能进入诊间。
如果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或家庭聚集发病,会有专人带领他们,通过一条指定路线,到达发热门诊。
在这里,患者将会接受更加详细的筛查,一旦发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均单间隔离,进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以及血常规/胸片/CT检查。如果最终核酸检测为阳性,患者就会立即被转入隔离区进行隔离收治。
广东省人民医院是省内较早恢复开诊的医院,2月3日起,该院门诊恢复开诊。据悉,该院取消了所有自助机报到功能,患者必须到分诊台进行人工报到,测体温、问流行病史。
该院的各个分诊台前,用排队围栏和标识进行单向引导。为缩短排队报到等候时间,减少聚集,该院还采取了患者浏览问卷和护士询问的方式有效快速分流报到人群。体温异常患者,会被及时分流到发热门诊。
“在恢复日常诊疗时,要求严格守住进入医院、门急诊、住院、病房‘四个关口’。”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孙树梅主任医师介绍,根据《指引》,所有进入医院的患者均经过预检分诊后方可进入诊区,要把好门急诊关口,全面实施非急诊预约挂号,发热门诊就诊的所有患者必须全部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必要时开展胸部CT检查;其他门诊发现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必须全部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等。
医疗机构恢复日常诊疗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指引》明确了“七个一”:成立一个防控专项工作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下设培训小组、消毒小组、督导小组;盘点一次防护物资储备,防护物资(有7天日常工作的储备量和发生应急情况时的储备)到位后方可正常开展医疗服务;落实一项健康确认工作,提前对返岗员工摸底调查,做好健康检测,对疫情高发地来粤员工暂缓返岗,非疫情高发地来粤员工抵粤14天内除上下班外不得外出,不得组织参与聚会、聚餐;开展至少一次全员培训,尤其是后勤工作人员(保洁、输送等人员)的培训,培训合格一个,复岗一个;组织至少一次应急演练;建立一支感控督导员队伍,负责对院内主要诊疗场所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进行一次综合评估,重点评估防护物资储备、人员培训、规章制度、应急演练是否到位。
广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介绍,截至目前,广东保持着全省医务人员院内零感染的记录。
“感控督导岗”处置多起风险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广东各医疗机构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感控督导员”便是其中一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控督导岗”成员以经过严格感控专业培训的护士为主,天河和萝岗两院区共组建了40余人的专职队伍。
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时是否规范,环境消毒与医疗废物处置是否合规,发热或有流行病学史的可疑患者是否混入普通诊室、病区……这些便是他们的观察内容。
“动眼、动嘴、动笔、动脑”,感控督导员对风险行为实行严格表格化台账式管理,一般不执行具体诊疗和护理任务,紧急情况下亦可提供现场协助和救援。
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感控督导岗”设立以来,已在实践中成功应急处置多起事件。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感控督导员”会向各病区、职能部门反馈,组织协调、持续改进,力求“发现一个风险点,解决一个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