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及2021年主要工作计划
来源:本网原创稿发布时间: 2021-01-27 09:11:11

  一、2020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2020年,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1+1+9”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1%、31.1%,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3.8%。

  (一)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我省防疫物资生产取得五个“零的突破”,八类物资生产和国家调运总量居全国第一,为全国抗疫大局贡献了广东力量、体现了广东担当;出台实施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建立百家制造业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以重点企业为牵引推动全链条复工,全省复工的规上工业企业和复工人员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二)稳中求进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立足于“稳”重点培育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着眼于“进”加快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逐一制定培育行动计划,形成“1+20”政策文件。加强政银战略合作,推动5家金融机构在未来五年内为我省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提供1.95万亿元融资支持。

  (三)加快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落户深圳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批组建,成为我省第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落户广州的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实现“双轮驱动”,引领全省制造业创新发展。新筹建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28家。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计划,在湛江、中山组织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项目,助力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及广东设计周活动,2020年“中国十大工业设计金奖”广东荣获两项大奖。

  (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全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的作用,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强化跟踪服务。为应对疫情影响,出台“支持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和“支持加工贸易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技改资金奖励力度,扩大政策普惠面和提高扶持比例,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新推动85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广州、深圳获得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督查激励。

  (五)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出台省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5G基站和数据中心总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措施。全省新增5G基站8.7万座,累计突破12.4万座,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深圳5G网络全覆盖、广州主要城区连续覆盖、珠三角中心城区广覆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支持和带动累计1.5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5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打造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4K电视机产量居全国第一。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举办第23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首创中国 IC30人圆桌会议,支持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按照“两核九中心”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立法工作。

  (六)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印发实施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珠三角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升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工业园区发展能级,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提升工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质量效益,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配套完备的高水平园区。

  (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出台实施“中小企业26条”,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20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3000亿元。修订“民营经济十条”,围绕审批服务、降成本、活融资、促创新等十个方面提出75项政策措施。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举办省“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强化涉企服务,依托“粤商通”建设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开展“新粤商”培训工程,举办创客广东大赛。继续细化落实清欠工作,无分歧拖欠账款已全部清偿,剩余有分歧账款均已进入司法程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政策文件,开展省制造业高端人才“千企智造·智汇行动”。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发布首批20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八)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锻造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工信干部队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扎实推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二、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持续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奋力开创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新局面,为实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一)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争取新创建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筹建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深入推进2-3个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区。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研制和推广应用。二是强化制造业人才支撑工作。推动组建培育制造业产业人才联合会(联盟),创新制造业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模式,深入实施“千企智造·智汇行动”。三是加快信创产业发展。大力建设软件名城名园名区。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推广应用国产软件。四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实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新布局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和工业电子商务。

  (二)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增强产业体系新优势。一是持续抓好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落实好战略性产业集群“1+20”政策文件,建立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和省领导定向联系产业集群机制,加快完善“五个一”工作体系。支持引导银行机构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专属融资服务。前瞻部署区块链、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统筹全省产业链布局,持续深化区域产业共建。三是大力实施“广东强芯”行动。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引进建设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四是稳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全面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发展质量评价,继续开展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鼓励部分区域基于评价结果开展功能性、差别化政策试点。

  (三)狠抓工业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量。一是全力推动工业稳投资。制定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支持政策和先进制造业项目普惠性支持政策,加大资金、用地、人才、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争全年再推动85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三是做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动态优化全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库,强化省市县跟踪服务,争取新开工、新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四)坚持供需双向协同发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着力提高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创建国家“三品”战略试点示范城市,遴选发布消费品新产品,提升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实施能效对标和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持续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建设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三是加快发展工业文化。建立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推动工业旅游项目落地,讲好工业发展故事。培育首批省工业遗产,做好国家工业遗产申报推荐工作。

  (五)建设高水平园区平台,打造工业发展新载体。一是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部分区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3个大型产业园。二是新布局建设一批省产业园。支持各地结合发展需要和客观条件申请设立省产业园。加快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利用改造腾挪出的空间规划建设一批省产业园。三是加快推动现有园区提质增效。培育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发展潜力较大的园区加快提升质量效益。四是狠抓园区发展设施环境建设。加大对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六)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探索两化融合新模式。一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加快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深圳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平台建设,支持广州市创建车联网先导区。出台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二是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5G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珠三角5G城市群建设,全面推进粤东西北地区5G网络规模化建设。开展5G赋能战略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力争培育3-5个5G应用标杆示范。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三是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产业。建好省超高清视频产业园区,继续举办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筹建超高清视频产业投资基金。四是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重点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全年推动1.5万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七)加大服务支持企业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一是培育壮大制造业企业群。高质量开展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工作,打造更多的制造业领军企业和“单项冠军”。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推动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力争新增3600家企业“小升规”。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落实好惠企政策,出台具有广东特色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加强融资服务,力争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2000亿元。三是持续改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优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新建设20个以上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举办第五届“创客广东”创新创业大赛,新建设20家以上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继续实施“新粤商培训工程”。建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长效机制,持续跟进有分歧的拖欠账款清偿工作。四是办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十七届中博会。创新办展办会模式,努力将高峰论坛和中博会打造成中小企业的国际盛会。五是切实担负起工信领域安全生产指导监管职能。加强对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指导,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提升民爆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监管水平。做好无线电重点频率保护性监测,强化对民航、铁路、三防等重点领域使用频率保障。

  (八)慎终如始常抓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物资保障。一是坚决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落实重点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强化对涉及国计民生特别是防疫物资生产的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动员企业建立春节值班轮班生产制度,动员重点技术骨干春节期间不出省,确保春节期间正常生产。二是推动新冠疫苗产业化。疏通我省疫苗产业链、供应链,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疫苗产能,做好疫苗生产供应保障。三是加快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全省一盘棋统筹规划,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信息平台,着力形成“一网多园多核多点”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保供格局。四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统筹谋划好聚集性会议和活动,坚决防范疫情传播风险。

  (九)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一是把“两个维护”贯彻到工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工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强化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聚焦总定位总目标,以新担当新作为扎实推动新阶段工信工作。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忠”“专”“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努力成为工信领域的行家里手,多做少说,提高执行力,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细落地落实。四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增强财政资金监管主体责任意识,落实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责任,及时堵塞漏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