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 -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1月9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2022年省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生态与土壤处副处长江萍出席新闻发布会,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实录。

  

  

  许金洲:各位媒体朋友,首先欢迎大家参加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过去的一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措并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高标准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我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下面,我简单地向大家通报一下2022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主要工作,有六个方面。

  一是全面实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积极应对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百日攻坚赢得最好成果,全省AQI达标率达到91.3%。国考断面达标攻坚坚持系统实施控源截污工程,稳扎稳打、精细精准,实现劣Ⅴ类断面全面清零。珠三角9市全部列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和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创建等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成功创建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是多措并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出台优化重点项目生态环境服务十项措施,深入实施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的十二项措施,完善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差异化监管,持续“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三线一单”应用平台建成并面向社会开放,为1万多个项目提供选址等辅助预判。

  三是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省总共设置9个温室气体监测站点,并在深圳、韶关、湛江开展森林和海洋碳汇监测技术研究。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2.14亿吨、金额达到56.39亿元,均居全国首位。广州南沙新区和深圳福田区成功申办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四是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6764件信访案件已办结6530件,我省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被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优化生态环境执法,依法对2984宗案件实行减免处罚。

  五是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有效处置茂名石化公司泄露爆燃事故,实施112条河流环境应急“南阳实践”。涉疫医疗废物处理全部实现“日收日清”。

  六是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建成覆盖重点乡镇、全部县区、重点区域的大气常规监测网络,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大气光化学实验室正式挂牌投入运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1人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媒体的支持帮助。一年来,你们积极为生态环保工作鼓与呼,弘扬生态文明主旋律,生动讲述广东生态环保故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向媒体朋友致以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重点向大家通报两项内容:一是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二是2022年生态环境领域省民生实事任务完成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女士、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先生,生态与土壤处副处长江萍女士,我是主持人、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一是请林文处长通报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二是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先生,生态与土壤处副处长江萍女士以及我本人,分别通报2022年省民生实事完成情况;三是回答大家提问。

  下面,首先请林文处长通报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

  林文:尊敬的新闻界的朋友们,新年好,非常高兴在这里通报我省2022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次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实现了“双创新”。一是全省PM2.5平均浓度再创新低,连续3年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目标(25微克/立方米),珠三角率先在“三大经济圈”进入“1字头”(19微克/立方米)。二是全省地表水优良率再创新高,达92.6%,连续2年实现90%以上达优,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继续保持100%达标率。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6项污染物年均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AQI达标率为91.3%;综合指数为2.84,同比去年改善5.0%,其中有19个城市改善;21个地市PM10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0%,21个城市均改善;NO2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6%,21个城市均改善;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9.1%,有19个城市改善;SO2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有10个城市改善;CO平均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有6个城市改善;臭氧平均评价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有2个城市改善。

  区县方面空气质量普遍改善,其中138个区县PM10浓度改善、130个区县NO2浓度改善、126个区县PM2.5浓度改善、79个区县SO2浓度改善、49个区县CO浓度改善以及17个区县臭氧浓度同比改善。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饮用水源:89个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和77个县级行政单位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国考断面: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2.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12个断面水质由Ⅲ类改善为Ⅱ类优(广州市流溪河李溪坝、汕头市梅溪河升平、韶关市墨江出口、滃江官渡、梅州市梅江西阳电站、惠州市吉隆河吉隆商贸城前、汕尾市黄江河海丰西闸、湛江市南渡河桥断面、茂名市鉴江高垌桥断面、罗定江茂名出境断面、袂花江塘口、肇庆市绥江五马岗断面);5个断面水质由Ⅳ类改善为Ⅲ类良(深圳市/东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断面、惠州市淡澳河虎爪断桥、汕尾市黄江河东溪水闸断面、东莞市东江沙田泗盛断面、茂名市寨头河出海口断面);2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潮州市枫江深坑断面、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断面,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断面是去年消劣,潮州市枫江深坑断面是今年消劣的),这些改善和消劣的成绩都非常来之不易,从Ⅲ类改善到Ⅱ类,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工作量才能实现的。

  我的通报就这么多!

  许金洲: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项议程,通报2022年生态环境领域省民生实事任务进展情况。这里,我先向大家简要说明一下。2022年由省生态环境厅承担的省民生实事,主要涉及四项工作,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三是开展“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活动,四是建成1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这四项工作将由水处、生态与土壤处、宣教科技处来向大家通报。

  下面,请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先生通报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办理情况。

  李新科: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由我通报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的办理情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在2021年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任务、“十四五”攻坚取得良好开局的基础上,2022年治理攻坚继续有力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进展良好,截至去年12月底,各市上报新增1266个纳入范围的示范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1%,民生实事办理任务全面完成。主要工作有四个方面:

  一、抓机制,强化组织领导。2021年省政府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2022年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并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组。2021年以来,省领导20余次专题研究部署,省政府3次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甚至由省市县镇村五级共同参会,持续深化治理攻坚。各地各部门参照省的做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领导统筹,全省形成强有力的良好攻坚态势和氛围。

  二、抓落实,细化分解任务。2021年省政府印发《深化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的指导意见》,系统谋划推进治理工作;同时连续两年由省政府审定、印发实施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分解下达年度民生实事目标,落细落实攻坚重点任务。其中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攻坚谋划,我厅牵头指导各市制定市级攻坚行动方案,并组织7次评审会对21个市级方案进行技术审核,“一村一策”明确治理清单,目前各市攻坚方案均已印发实施,县级规划或实施方案基本完成制、修订,治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二是着力督促建立完善运维管护机制,基本实现设施运维管护制度县级全覆盖。

  三、抓监督,常态抽查监测。2021年,为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办理,我厅探索建立了民生实事进展月度调度通报机制,每月公布治理进展;同时组织开展了覆盖5.77万个自然村的治理情况摸查调研,占全省15万个自然村总数约40%,基本摸清底数。2022年,进一步开展常态化的月抽查、季通报工作,并将抽查、审计和媒体监督等渠道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市,清单化信息化推进整改工作。持续加强环境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设施出水水质监测,2022年抽测达标率为91.1%。同时,连续两年将这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河湖长制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压实治理责任。

  四、抓推广,深化交流指导。我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等成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筛选建立了若干个技术团队,加强治理的技术支撑。同时,充分发挥省级专家团队作用,两年来参与市县范围的培训指导99次,其中2022年是61场次,在各地的政策制定、项目申报、融资指导、运营管护多方面加强帮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多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装备技术展览及交流会。同时加强经验交流,通过工作简报、“广东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发布,强化示范引领,提高民生实事办理的质量和效果。

  通报完毕。谢谢!

  许金洲:下面,请生态与土壤处副处长江萍女士通报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民生实事办理情况。

  江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支持。

  国家、省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把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2022年我省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作为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整治30个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经过各地各部门一年来的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民生实事任务已圆满完成。下面,就我省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总体情况以及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总体情况

  2020年起,我省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将行政村范围内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难闻异味的,以及村民反映强烈的水体列入农村黑臭水体。2021年,经各地排查确定我省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117个,省级监管清单159个。2022年,经省政府同意,我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利厅、乡村振兴局印发《广东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其中明确了各地市“十四五”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并要求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更新机制,发现一条、新增一条、整治一条,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作部署,各地分梯次逐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优先整治水域面积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黑臭水体,按照“一水体一方案”的原则编制整治方案,深入摸清污染成因,因地制宜开展治理,以控源截污为核心,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污染统筹治理,综合实施清淤疏浚,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黑臭水体“长制久清”。2021年全省完成了12个国家监管清单黑臭水体整治。目前针对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各地专门设立镇级、村级河长湖长398名,落实河湖长责任,有效促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管护。2022年中山市成功申报国家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获得2亿元中央资金的支持。

  二、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民生实事办理情况

  一是强化系统谋划。省领导高度重视,2022年4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工作会议,分管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的省委、省政府两位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部署推进相关工作。我厅将该项民生实事办理作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工作来抓,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我厅联合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编制印发《广东省2022年民生实事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各地整治水体清单及任务。

  二是扎实推进整治。各市县政府认真落实民生实事办理,强化组织领导和谋划统筹,成立专门治水机构,落实资金保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特征、可复制、易推广的整治模式和技术。如佛山、东莞、中山等市采取流域统筹推进的治水模式,以完善污水管网收集和处理系统为核心,综合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业企业污水治理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工程,系统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清远、惠州等市对农村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成因的黑臭水体因地制宜开展周边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控源截污。梅州市对水塘型黑臭水体因地制宜采用种植沉水植物、生态浮床和植物墙等生态修复提升措施,改善水体环境。此外,各市积极发挥河湖长巡河履职监督作用,部分地区聘请第三方保洁或是成立专门河道保洁队伍,不断完善长效管护制度,保障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帮扶。省里建立省级常态化调度及技术指导帮扶机制,组织省级技术团队每月赴各地市开展现场技术帮扶,指导各地根据黑臭水体特征针对性选用治理方式,并且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了14个地市,为各地民生实事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的质量和进度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举办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培训会,介绍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典型案例及经验。印发《广东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效果评估方案(试行)》,明确了效果评估工作程序、技术要求等内容,并组织各地开展整治成效评估。

  目前,各地基本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县级自评、市级评估,我厅正联合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省级审核和现场抽查,根据目前部分审核和抽查情况来看,确保能完成3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民生实事任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逐步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

  许金洲:谢谢江处。

  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2022年“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宣讲活动和创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两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

  过去一年主要是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宣讲及“一对一”技术服务。全年共举办12期“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系列宣讲活动,参加活动企业达到12000多家,16300多人次,派发线上线下资料10000多份,圆满完成省政府布置的任务。活动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政策法规宣贯。组织专家向企业宣讲最新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相关环境管理要求、环境管理及风险管控技术管理经验等等,让企业切实提高民生领域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及环境管理规范化程度,增强企业的生态环境主体意识。

  二是紧贴民生需求。每一期宣讲活动前,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的调研,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宣讲。组织相关行业、科研院所及环保骨干企业资深专家开展重点企业技术诊断,主动上门把脉解难,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供高效可行的技术支撑和专业化服务。同时每半年针对宣讲主题征集相关行业的需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VOCs臭味污染、鱼塘养殖业尾水处理等突出问题入手,筛选的家具、制鞋、机动车维修、水产养殖等行业进行重点宣讲,针对性比较强。

  三是方式方法灵活。去年受疫情影响,各行业组织宣讲培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活动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宣讲,同时提供广东环保产业视频号等线上渠道供企业同步进行参与,既满足相关防疫要求,也达到为企业宣贯的目的。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去年一大特色就是在行业示范引领方面做了一些宣传推广,在主旨宣讲时除了邀请环境管理部门以及科研院所等专家,还邀请优秀企业代表介绍环境管理的经验、现身说法,有助于帮助其他企业借鉴相关的管理经验,查漏补缺,更好地服务好民生领域企业的环境管理需求。

  第二项通报的是关于环境教育基地创建的情况。

  2022年,省政府要求建成1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我厅于2022年3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介、创建。截至2022年6月,全省共收到来自15个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推荐的37个单位创建的需求。

  根据各地的需求,我厅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根据评选的要求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其间还组织专题调研座谈会,邀请参加创建的企业进行“路演”,来推介自己,展示各基地特色和经验。经专家评审、综合评议,报请厅务会研究审议并公示后,于2022年12月20日发文公布首批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名单,共16家,分别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深圳市深能南部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顺峰山公园、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中山市旗溪生态村、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广东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远北江生态文明展示馆。

  在创建过程中,我厅坚持两手发力、双轮驱动,一方面巩固、充实、提升、用好现有220个环境教育基地,另一方面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新的示范基地,把工作突出、成绩显著单位建设成为示范单位。具体包括:一是指导全省现有环境教育基地对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和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积极做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二是指导全省现有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基地功能。三是指导部分地市新建一批体验式、互动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场馆。这项工作在2023年也会持续地开展和创建。

  我的通报就到这里。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回应各位媒体朋友的关切,请各位记者开始提问。

  南方日报记者:去年,水质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想问一下主要是哪几个断面取得很大的进步,通过哪些措施?现在数据是比较好的数据,未来还有上升的空间吗?或是保持的空间吗?对今年工作有什么考虑?

  李新科:感谢您的提问。

  按照国家的初审数据,2022年我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6%、劣Ⅴ类比例为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和“十四五”目标任务,在近年和国家实施考核以来最佳,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达到“优”,其中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8年73.2%大幅跃升到92.6%。149个国考断面中,有22个水质同比提升1个类别,其中潮州市枫江深坑、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2个断面消除劣Ⅴ类,深坑定类指标氨氮2022年(1.78mg/L)比2021年(2.15mg/L)下降17.2%,青洋山桥定类指标氨氮2022年(1.9mg/L)比2021年(2.88mg/L)下降34.0%;同2020年比分别下降42%和61%。其中水质断面改善比较大的,有6个断面达到优良,分别是:深圳市东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淡澳河虎爪断桥、东莞市东莞运河樟村、湛江市鉴江黄竹尾水闸、茂名市寨头河出海口,这6个断面,其中惠州市紫溪、东莞市樟村、湛江市黄竹尾水闸2021年已经提前达到优良。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近年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齐心协力、持续攻坚。特别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带头啃最硬的骨头,真花时间、真下功夫研究落实,并且持续系统地实施控源截污行动,稳扎稳打、精细精准,才有了这样好的效果。

  2022年,我厅以国考断面达标攻坚为核心,围绕重点区域、关键问题,早谋划早部署,持续深入带动推进打好碧水保卫战。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制定实施《广东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广东省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和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印发实施2022年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也是经省政府审定和印发的,组织制定25个重点攻坚国考断面“一断面一方案”,系统开展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系统治理。二是加强研判分析,加强水质的监测调度,动态跟踪水质变化和重点治污工程建设进展,每日发布水质情况,每月会商研判水质达标形势。主动加强与相关地市、省有关部门和省属国企沟通对接,推动解决水污染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加强督导服务。2022年,我厅组织技术团队对30个重点国考断面开展现场技术帮扶。特别是7月份以来,针对部分断面水质不稳定的情况,厅党组决定成立以厅领导任组长的七个督导组,全力推动13个达标风险断面攻坚。

  您刚才提到未来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我省水环境稳定达标基础仍不牢固,部分断面仍存在溶解氧、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月均值超标;部分流域治污能力和管控水平仍有待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偏大,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现象较多存在。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90%以上,已经是“优”,接下来我们重点就是确保达“优”的稳定性,不片面追求过高的优良比例,而是追求常态下的水质稳定达标,努力实现内涵式、可持续、高水平达标。未来一个时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我省通过制定实施碧水保卫战五年行动计划和“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做了谋篇布局。2023年,我们将在连续两年达“优”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稳扎稳打,突出强化控源截污,围绕“重点流域、重点时段、重点指标、重点工程”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持续开展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着力推动我省国考断面高水平稳定达标、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一是推动重点国考断面攻坚。持续巩固潮州市枫江深坑、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2个断面消劣成效,针对深圳市深圳河口、江门市潭江牛湾、揭阳市榕江地都等未达标断面及湛江市九洲江营仔、东莞市东江沙田泗盛、佛山市高明河沧江水闸等不稳定达标断面,进一步加强“一市一策一专班”现场核查、分析研判和督导服务,指导推动各地精准精细治污。

  二是抓好重点时段水污染防治。随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重污染水体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而初雨面源污染、雨季污染负荷偏高等问题愈加凸显,因此,亟需强化初雨期(3-4月)、汛期(5-8月)和台风雨时段,这三个重要时间段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对于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深圳市观澜河企坪断面等汛期污染强度排名前30的断面,要提前采取汛期削峰措施,建立预防、研判、处置常态化监管机制,有效应对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突出问题。

  三是抓好重点污染指标管控。对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率较高的枫江、练江(揭阳段)、漠阳江、九洲江等流域,要积极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治理管控等措施,推动水质改善。对主要受溶解氧指标影响的珠三角地区及入海口等水体,在着力加强污染物削减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摸清影响机理并探索有效治理路径。

  四是抓重点治水工程建设。坚持控源截污为主线,建立攻坚断面的重点工程、重点措施清单,定期调度、动态管理,推动工程尽快落地见效,减少入河污染负荷。

  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刚才主持人通报了过去两年全省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效,请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下一步有什么工作部署?

  李新科:感谢您的提问。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治理率从2018年不到20%提升到2022年50%以上。今年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决策部署及十件民生实事相关工作安排,深入治理攻坚,确保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设施正常运行率稳步提升,为2025年行政村治理率达50%以上、自然村治理和有效管控比例达80%以上打好基础,助力我省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广东样板。主要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在目标任务上,坚持统筹谋划,推动自然村、行政村治理率“双提升”。一方面,差异化分解下达各市治理任务,落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推动实现全省2025年行政村治理率达50%以上、自然村完成治理和有效管控比例达80%的目标,确保珠三角地区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全省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编制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高质量发展方案,系统谋划2023—2025年攻坚具体支持保障举措,在汕头、河源、中山、茂名4个试点市的基础上,每个地市推选若干示范县及示范镇、村,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推动全省自然村、行政村治理率“双提升”。

  二是在治理路径上,坚持“一村一策”,实行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厂和资源化、生态化处理“双优先”。进一步指导各地落实好“一村一策”,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和治理模式。对城镇周边的村庄,优先将生活污水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对人口分散的村庄,优先推广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厌氧式、无动力、小区域的生态处理技术。近期将印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南和治理完成的认定标准,为各地实施差异化治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在治污效果上,坚持“建管并重”,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率和出水水质双达标。持续发力推动各地“建管并重”,特别在2022年基本实现运维制度县级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是抓好运维制度的落实,狠抓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出水达标。特别是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特殊性与运维有效性、可持续性出发,指导各地对已建设施定期开展运维成效评估,对于运维成本高、效果差的,实事求是进行模式调整,优化运维机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率达80%以上、出水水质达标。

  四是在工作推进上,坚持多元参与,实行监督和保障“双促进”。一方面加强监督,持续开展省级常态化抽查工作,督促市县“举一反三”开展自查,引导村民自发参与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是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特别是充分发挥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优势,继续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列入大事要事清单、将治理设施运维管护经费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将粤东西北及肇庆等13个市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确保治理相关工作落实。

  五是在交流互鉴上,坚持引导推广,强化先进技术及优秀案例经验交流。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及时组织治理经验交流和政策技术研讨,统一认识,纠正偏差,加强交流。近期省里将举办一场治理攻坚工作的经验交流会。同时将充分利用“广东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专栏等媒体,宣传推广各地攻坚部署和经验做法。筛选建立适合不同类型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评选推广一批治理优秀案例。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请介绍一下目前我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情况以及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江萍:谢谢您的提问。

  我省一直很重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工作。2019年、2022年都分别编制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治理,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效。我介绍一下“十四五”以来的工作成效。

  “十四五”以来,我省新增完成2468个村庄环境整治,完成49条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1%(以自然村计),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划定,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均达40 %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农膜回收率达91%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主要是工作基础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会同省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利厅、乡村振兴局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广东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环境质量。有四个方面重点的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衔接,城镇周边的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在人口分散的推广资源化、生态化治理模式,对已建设施要保障正常运行,如果有损坏要改造升级,建立健全运维管护机制,保证生活污水处理率不断提升。二是系统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抓住控源截污为核心,综合实施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动水体“长治久清”。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以“千吨万人”水源地为重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四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强化秸秆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积极推进畜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和生态健康养殖,推动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珠三角率先开展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加快制修订畜禽和水产养殖地方排放标准。积极推进河源东源和茂名高州国家农业面源治理和监督指导试点工作。

  三、健全环境监测网络,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监管水平。继续完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基本实现全省涉农区县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对日处理量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已完成整治的省级以上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建立常规监测机制,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切实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谢谢。

  信息时报记者:环境监测在生态环保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环境监测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请问广东省当前在系统提升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方面做了哪些举措?未来有哪些重点工作方向?谢谢。

  林文:非常感谢信息时报的问题,因为您的问题非常切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命题。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领域的监测水平高,那么这个国家或者领域的科技水平才可能高,其管理水平也才可能更精准。有精准的监测做支撑,做什么事情都会更加到位,更加精密,更加科学和系统。因此,作为监测处长,我始终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敢怠慢!近年来,主要是做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溯源预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治理污染时最需要的是监测数据,需要精准布点布网开展相应的监测。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氨气实时监测,21个地级市全覆盖。大家知道,PM2.5是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监测,比国家要求提前了10年,因此广东的治理水平也是在全国三大经济圈最率先实现“1”字头,因为广东监测的精准、监测的超前,推动了我们治理的精准和治理的先进。所以整个珠三角AQI在全国三大经济圈率先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这也给全国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和信心。今天,我们率先开展氨气的监测,开展交通专题网建设,新增94个乡镇站点联网,全省联网空气站点达460个,这460个站点不多,但是都是精准布点的,每一个选点都是经过科学的测算设置的,因此,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追因溯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我们在深圳、湛江、韶关等市试点开展典型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典型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为了支撑碳中和、碳达峰,在全省布了300多个点位去做古树的C14的监测,我们监测最老的树有600多年,这可以倒推600多年前当地的碳排放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测工业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我们做这些监测工作都是为了支撑我们去研究、溯源,科学地研判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以及要控制的重点。二是在15个产业园区下游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在3个跨省交界断面新增重金属自动监测设备,提升水质预警水平。珠海东澳岛建成海洋大气污染物沉降监测站,成为全国首批投入试运行的海洋大气站。三是建成土壤重金属同位素溯源重点实验室,布设涵盖森林、农田、城乡、湿地、水体、海洋等6大类生态系统的样地444个,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

  二、着力智慧监测,为全国做出示范。一是在全国首创研发了面向省市县三级及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一体化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这个LIMS系统的推广已经在21个市级站全面推广使用,可以实现从采样、分析、质控、审核、签报等全过程标准化、无纸化与智能化留痕管理,谁采的样,谁送的样,谁分析的,送审核的报告,哪一台仪器分析的,全部在系统里留痕。二是推进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集成整合各类监测业务,包括手工监数据(刚才讲的LIMS系统)、自动监测数据、遥感监测数据等,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都会同在平台里进行管理,实现全省监测数据统一协同与指挥调度。三是有序开展生态环境部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项目,两个项目在生态环境部里作为试点,分别是“环境质量形势分析”与“机动车路网排放分析”。这是通过网络智慧系统来分析,为国家提供示范的样板。

  三、狠抓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准全快。一是印发广东省空气和地表水质量自动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开展监督检查,严防人为干扰环境监测事件发生,建立健全严防弄虚作假的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持续打击监测数据失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去年结案50件,刑拘5人。在微信公众号发布7篇报道,曝光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三是联合省总工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人社厅等六部门举办全省监测比武活动,以比促练,以练促干,切实提升全省生态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和水平。

  四、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了确保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安全,不仅做好饮用水源地日常的环境质量监测,监测人员还要深入医院、隔离场所等涉疫敏感点开展污水监测。到隔离场所,我们的监测人员要撬开化粪池,有一定的风险,监测人员非常有担当地开展疫情防控监测工作,确保了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安全。

  第二个问题,接下来要怎么做。

  “十四五”监测规划,去年初已经发布了,重点是继续做好四项工作,实现全省“一张网”更加智能、“一套数”更加精准、“一体化”更加融合、“一盘棋”更加畅顺。前年开始机构改革,把省和市的监测做了划分,市一级的监测站上升到省监测中心站,县(区)监测站由市环保局管理,省市一级主要负责环境质量的监测考核和评估,防止地方行政干预。县(区)监测站支撑市环保局做好污染源的监督、执法监测等工作,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适应新的变化。

  2023年重点工作有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完善监测网络建设。虽然组建了很多网络,但还不够,我们要精准治污,还要更多去布点,尤其是开展工业园区VOCs自动监测站建设,现在臭氧已经接近160的标准,去年是157。到160就开始要超标了,只有很小的空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治理,更需要去监测、去分析造成臭氧的原因。要推进跨市交接断面、重点河流断面支流通量监测。现在只是做了一个浓度的监测,我们要结合水利部门的流量数据进行通量测算,掌握各辖区污染物排放和变化量,有了通量才能更精准核算上游排放情况,才能更精准的治污。加强饮用水源、工业园区预警监测。完善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以前大家比较忽略噪声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现在国家出台《噪声法》,高频噪声对人的精神紊乱会造成非常强烈的干扰,通过建立环境噪声的监测网络,将环境质量的数据和人体健康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模拟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将和疾控中心和医院建立联合科研攻关。此外,优化省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推进地下水监测井规范化建设。这两项业务是比较新的业务,原来的重点主要放在水和气上,现在重心除了水和气,还要增加土壤,还要增加地下水,还要增加生态多样性的监测和监控,开展生态样地监测、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做好生态质量整个监测工作。二是加快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借助5G、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发各类智慧监测应用,我们知道到医院去做体检的时候,一滴血就可以验出你的身体状况,我们也希望,通过快速的检测方法,一滴水就可以分析出污染因素在哪里,所以接下来要推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另外,建立全省LIMS系统,除了系统内的,还要社会检测机构自愿加入,逐步建立全省监测人才库、仪器设备库、分析方法库和评价标准库等。一旦哪里发生应急事故,就能就近调动当地的监测设备和检测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有效的监测,所以这是接下来要重点推进的。三是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常态化开展国控省控环境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运维监督检查。深化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机制,加大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查处力度,强化信用管理。四是加强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和应用。完成温室气体监测试点工作,为“双碳”工作提供监测支撑。加强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强化新污染物监测及风险评估。

  好的,我的汇报完毕。谢谢。

  许金洲:感谢各位记者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兔年“兔”飞猛进,皆得所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iv id="gdep_footer"> <div class="hidden-xs hidden-sm"> <div class="footer-info"> <p><b>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版权所有</b></p> <p>Copyright © 1999-<script>document.write('<span>' + (new Date()).getFullYear() + '</span>');</script>    粤ICP备05077635号</p> <p>建议使用 IE7.0 以上浏览器</p> </div> <div class="footer-links"> <div> <p><a href="//m.hqtbz.com/gdee/about4041/content/post_2353128.html" target="_blank">关于本网站</a>·<a href="#" onclick="SetHome(this, '//gdee.gd.gov.cn'); return false;">设本站为主页</a>·<a href="#" onclick="AddFavorite('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 '//gdee.gd.gov.cn'); return false;">收藏本站</a>·<a href="//m.hqtbz.com/gdee/gywm4042/content/post_2353129.html" target="_blank">隐私声明</a></p> </div> <div class="pull-right"> 开发维护: <object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codebase="//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7,0,19,0" width="187" height="22"> <param name="movie" value="/images/logo.swf"/> <param name="quality" value="high"/> <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 <embed src="//gdee.gd.gov.cn/images/logo.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tyle="width: 187px; height: 22px" wmode="transparent" /> </object> </div> </div> <div class="clearfix"></div> </div> <p class="hidden-md hidden-lg ie-hidden">© <script>document.write('<span>' + (new Date()).getFullYear() + '</span>');</script>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p> </div>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