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举行3月例行新闻通气会-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 -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3月例行新闻通气会

  3月2日下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3月例行新闻通气会,通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重点项目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李智广、环评处处长方平波出席新闻发布会,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是新闻通气会实录。

 图片

  许金洲:各位媒体朋友,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今天是生态环境厅今年度召开的第一场新闻通气会,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厅一如既往的支持。

  首先介绍一下出席通气会的嘉宾: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李智广先生,环评处处长方平波女士, 我是主持人、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

  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请李智广先生向各位通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重点项目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二是请方平波女士给各位演示广东省“三线一单”应用平台的情况;三是回答各位记者的关切。

  现在,有请李智广先生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重点项目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

 图片

  李智广: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通气会,也是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今年的首秀。为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提速增效,强化对企业环保帮扶服务,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实施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重点项目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十项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出台背景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2022年1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六保”,主动对接、提前介入,在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

  《十项措施》的出台正是省生态环境厅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省两会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稳投资,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具体举措。

  二、《十项措施》主要内容

  《十项措施》聚焦环保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重点项目服务的十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在加强区域环境准入引导方面。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相衔接,推进“三线一单”应用平台在粤省事、粤商通移动端的应用,辅助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准入分析预判。加强“两高”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管控。评估更新有关生态环境准入政策。

  二、在提前介入加强指导服务方面。前移和延伸环评审批服务关口,在项目拟建及环评编制阶段,加强技术咨询服务,实行环评有关注意事项一次告知,组织答疑解惑,帮助建设单位提升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强化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推动落实简化项目环评相关措施。

  三、在着力环评审批提速增效方面。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大产业布局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在短期内完成审批,为实现早日依法开工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台账,实施挂账销号管理。

  四、在优化总量控制指标调配方面。积极指导建设单位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指导地方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研究建立省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调剂机制,鼓励地方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研究有关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奖补政策,扶持企业纾困解难,激发治污内生动力。

  五、在加强项目选址选线指导方面。指导建设单位避让环境敏感区,优化项目选址选线;对符合相关规定、确实难以避让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尽可能采取无害化穿(跨)越等方式,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并依法依规办理手续。

  六、在强化项目风险防范化解方面。充分发挥省涉环保项目环境社会风险问题防范化解机制作用,建立完善相关问题重点项目台账,压紧压实项目所在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

  七、在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方面。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禁止生态环境执法“一刀切”。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要求,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分级分区管理,坚持对企业依法精准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建立常态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包容纠错审慎监管、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八、在加大企业环保帮扶力度方面。加强对企业环保服务指导,加强实地调研走访,主动对接需求。持续开展“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活动,组建专家型指导服务团队到现场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和指导问诊。支持和指导各地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扩大生态环境领域有效投资。

  九、在支持环保科技研发创新方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支持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加快推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充分发挥环保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建设作用。

  十、在建立协调联动推进机制方面。优化重点项目环评“三服务三保障”机制,也就是主动服务,确保项目环评有序推进、高效服务,确保按期完成环评审批、专业服务,确保项目建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加强对地市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环评的项目的督导推进。主动与相关省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及时会商研究制约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的难点、堵点问题。

  我的通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许金洲:下面有请方平波处长为我们演示一下“三线一单”平台。

  方平波:广东省“三线一单”的应用平台已经在今年2月份上线,并且面向公众正式运行。

 图片

工作人员演示“三线一单”应用平台

  许金洲:下面,各位记者可以进行提问。

 图片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重点项目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在制定过程当中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环保当中哪些突出的难点?《十项措施》是如何来指导解决的?谢谢。

 图片

  方平波: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企业在环保方面主要存在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掌握不全面,环评文件编制要求和报批流程不熟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落实难等难点、堵点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厅出台优化服务十项措施,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项目的拟建阶段,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企业通过“三线一单”应用平台分析预判项目选址选线的环境可行性。刚才我们处的同事也演示了对社会公众公开的“三线一单”应用平台的功能,企业准备建设一个项目之前,可以先在平台查询相关要求,进去输入项目的拟选址坐标或者线路,通过平台的信息化、智能化功能,可以有一个前期的分析研判,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可以引导企业优化项目的选址选线,落实“三线一单”管控以及规划环评要求。二是提前介入加强指导服务。无论企业是来访还是来电、网络咨询,我们都会帮助企业梳理建设项目难点问题,一次性汇总告知企业需关注问题、编制环评应注意事项、环评办理程序等,并组织审查人员和专家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环评技术问题等进行答疑解惑,帮助企业更好开展环评工作。三是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提前指导企业享受环评改革措施,简化环评手续。

  在手续办理阶段,一是建立环评审批审查服务台账,实施挂账销号管理,安排专人跟进,定期调度更新重点项目环评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加快推进协调解决。二是对基本具备审查条件的项目采取容缺受理,先行技术评估,待容缺要件完成后第一时间审议。例如:有的重点项目环评文件已高质量编制完成,建设单位正在办理环境敏感区有关手续,其他报批材料都已齐全,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我们会容缺受理项目环评,先行组织技术评估和内部审查,待建设单位取得项目相关手续后,第一时间进行审议并加快审批。三是对高质量编制完成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审批一次性办理。例如:在实践中经常有些项目会因为自身的原因需要反复、多次地报,导致有些企业觉得环评审批周期长。其实这个周期长,最关键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建设单位没有抓严抓实自身环评主体责任,委托环评技术单位编制环评文件后,没有积极跟进和配合环评工作,也没有去督促环评编制单位切实落实质量控制制度,所以经常会导致项目环评文件质量不高,无法通过技术评审,或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造成审批时限内无法获批,企业只能重新报批,个别项目甚至要多次反复修改再报批,才能达到审批要求。因此,我们通过优化服务,提前介入,指导建设单位切实落实环评主体责任,并加强对环评单位的督促和配合,推动环评文件高质量编制完成,同时加强对环评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的环评质量监管,为项目环评审批一次性办理打下坚实基础。四是针对总量指标难落实,我们会提前指导企业优化污染防治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指导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不达标或者无环境容量的地方制定配套污染物削减方案,这样可以为新上的项目腾出环境容量。下一步还将研究建立省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调剂机制,推进协调解决重点关键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研究实施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为基础的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奖补政策,扶持企业纾困解难。

  在项目建设运行阶段,一是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二是持续开展服务企业专题活动,指导企业办理各项环保手续,组建服务团队现场开展帮扶服务和指导问诊,支持环保管家、环境监理等新兴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我厅已成立的省重点项目和规划环评工作专责小组的统筹组织作用,厅主要领导带头督导督办重点关键民生工程的环评工作,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分区域、分行业实行厅领导督导推进重点项目环评相关工作。我厅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一直注重加强与相关省直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会商解决制约建设项目落地的生态环境难点、堵点问题。谢谢!

 图片

  中国报道:今年生态厅在服务企业“双送”(送法规、送技术)活动中,是针对哪些重点园区和企业?是依据哪些标准筛选出来的?谢谢。

 图片

  许金洲:2018年以来,“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已先后组织34期专题宣讲活动,为超过3300家重点污染企业开展政策法规宣贯,大力推广治污新技术新经验,涉及行业包括电镀、家具、印刷、印染、玻璃、造纸、畜禽养殖业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宣传最新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增强各工业企业的生态环境主体意识;二是宣贯环境管理及风险管控技术管理经验,切实提高民生领域相关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及环境管理规范化程度;三是示范案例推广,邀请企业或园区代表分享污染治理成功案例,为民生领域相关企业行业“树立标杆”。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宣传生态环境前沿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正面报道企业生态环境治理先进典型案例,有利于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生态环境治理社会责任,同时也有利于将先进适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规范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经验输送至基层,加快推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污染治理能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这几年开展的活动来看,这项活动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覆盖地域、行业范围广,是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在地域范围方面,项目组根据地区产业特色、环境污染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诊断及宣讲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珠三角全部地市以及粤东西北所有的地市;在行业范围方面,我们对重点行业基本上都进行了宣贯。

  (二)宣讲模式灵活多变、针对性强,已成为我省生态环境领域技术服务的重要途径。“送法规、送技术”主要突出“送”,不收费,组织专家到现场围绕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来开展。我们有针对性开展专题培训,多层次满足企业的需求,也能够覆盖更多的行业。在宣讲内容方面,我们每次都组织开展摸查、征求意见,再组织专家进行授课。在介绍环保最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求企业上台推广治污技术,强化交流。技术服务团队还组织参会企业至示范项目参观学习,加强了成果的分享,有利于企业迅速掌握先进的实用技术。

  (三)不断延伸生态环境技术服务的深度,搭建环保政策交流及技术服务平台。“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项目的一大特色是注重技术服务的深度,比如到惠州电镀基地,所有的企业来了以后,技术服务团队在完成每一场活动前都会建立行业交流服务微信群,并邀请授课专家老师加入,对于企业在后续技术应用、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的难点问题,一一给予详尽可行的技术建议,各同行业企业也可在群内交流环境污染治理心得、互通有无。这项活动开展几年之后,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以后,我们想持续地开展下去。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里将其提升到十件民生实事的项目之一。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其中第六件提出要“开展‘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活动。开展10场以上环保专题宣讲活动,为1000家以上企业提供环保政策法规服务和重点企业‘一对一’技术服务,派发专题技术汇编10000册以上”。

  针对刚才记者提到的问题,我们今年宣讲的行业还是围绕服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题来开展,围绕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来开展。重点行业里面主要针对石材、家具、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电镀、漂染、表面涂装以及包装印刷等一些行业来开展;园区初步考虑重点还是围绕在珠三角,因为珠三角污染防治攻坚的压力相对比较大,加上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园区比较密集。重点企业,我们主要考虑在新能源电池制造、铝灰渣处理处置的企业来开展。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宣贯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二是宣贯管理及风险管控技术管理经验,切实提高民生领域相关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三是示范案例的推广,今年准备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来推广成功的案例。针对这些工作目标,我们今年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将建立滚动的长期的技术服务机制,根据行业排放标准收严、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等政策环境变化,按照年度/季度组织专家团队上门开展技术服务,切实地解决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组织形式方面,我们今年准备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如果说疫情防控形势允许,我们将采取“线下”的形式(因为面对面更能够解决问题);如果疫情防控形势不允许,我们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行业分区域,确保组织活动的效果,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图片

  南方日报: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要求下,如何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发展?

 图片

  凤凰网:《十项措施》提到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编制内容、降低等级等环评改革措施,固然可以大大简化环评审批手续,但会不会出现漏洞或者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呢?会不会有一些相应的措施起到保障作用?

  方平波: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确实是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4月出台了《关于深化我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环评改革措施。对位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部分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不经技术评估、审查,1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并可简化规划环评中已有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或者将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化为报告表。《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大大简化建设项目环评手续,切实减轻企业环评负担。同时,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环评编制质量,发挥环评源头预防效力。

  一是强化“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宏观管控。我省将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纳入“三线一单”重点管控单元,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管控四个方面对单元内的建设项目提出相关的管控要求。去年1月,我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指导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指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依规严格审查把关。规划环评审查通过之后,指导园区管理机构及时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编制年度环境状况评估报告,持续关注园区开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的严格管控,为建设项目简化环评夯实了基础。

  二是强化环评事中事后监管。虽然我们在前面的审批是简化、加快了,但事中事后监管则是加强了。我省近年来不断强化环评质量监管,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在环评审批过程中都会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同时每季度我厅也会组织对下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开展抽查复核,尤其是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等环评简化措施的项目,会纳入环评文件重点抽查范围。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环评质量问题,严格依法查处。对弄虚作假等严重环评质量问题,及时立案调查,查实一起,处罚一起;对一般环评质量问题,我省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采取依法予以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等处理。通过加强环评质量监管,进一步督促建设单位、环评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切实落实环评责任,提升环评质量,保障环评改革措施成效得到巩固。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图片

  羊城晚报:刚才有谈到支持环保科技创新研发,加快推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污染治理能力。请问生态环境部门接下来将大力推广哪些环保科技?

  许金洲:这个问题由我来回应。首先,省生态环境厅非常重视环境科技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的支撑作用,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离不开精准科学的研判和科研团队的支撑。省生态环境厅一直在谋划生态环境领域高端科研平台,推动环保科技研发创新。2020年,我厅与广州市、黄埔区共建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该平台已写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21〕11号),未来将在生态环境领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体系。

  科学中心前期启动了若干由院士牵头的重点实验室,均已立项,正在实施。首先是由中国环科院吴丰昌院士领衔,省环科院牵头建设国内首个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管控实验室,将在广东省率先建成本土的新污染物分析测试平台,开展新污染物的环境筛查与识别、环境毒性效应测试、基准与标准制定、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对等多方面技术和体系研究,填补我省在新污染物分析管控领域空白。由省环科院和中科院地化所等单位合作建设的大气光化学联合研究实验室,将建成国内首套移动式双反应器烟雾箱系统平台,开展省内不同区域大气光化学反应和臭氧污染成因和机理研究,支撑区域大气二次污染科学、精准防控,全方位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环保科技方面,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厅将大力推广感潮河网区溶解氧调控、区域臭氧污染VOCs和NOx协同防控、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染物溯源智慧监管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供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iv id="gdep_footer"> <div class="hidden-xs hidden-sm"> <div class="footer-info"> <p><b>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版权所有</b></p> <p>Copyright © 1999-<script>document.write('<span>' + (new Date()).getFullYear() + '</span>');</script>    粤ICP备05077635号</p> <p>建议使用 IE7.0 以上浏览器</p> </div> <div class="footer-links"> <div> <p><a href="//m.hqtbz.com/gdee/about4041/content/post_2353128.html" target="_blank">关于本网站</a>·<a href="#" onclick="SetHome(this, '//gdee.gd.gov.cn'); return false;">设本站为主页</a>·<a href="#" onclick="AddFavorite('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 '//gdee.gd.gov.cn'); return false;">收藏本站</a>·<a href="//m.hqtbz.com/gdee/gywm4042/content/post_2353129.html" target="_blank">隐私声明</a></p> </div> <div class="pull-right"> 开发维护: <object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codebase="//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7,0,19,0" width="187" height="22"> <param name="movie" value="/images/logo.swf"/> <param name="quality" value="high"/> <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 <embed src="//gdee.gd.gov.cn/images/logo.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tyle="width: 187px; height: 22px" wmode="transparent" /> </object> </div> </div> <div class="clearfix"></div> </div> <p class="hidden-md hidden-lg ie-hidden">© <script>document.write('<span>' + (new Date()).getFullYear() + '</span>');</script>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p> </div>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