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47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A类)
粤教案函〔2019〕207号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
二次会议第147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梁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现实要求,同时也将对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后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广东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
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着力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7月,全省12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的省份,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系数标准达到国家规定。
您提出的推进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需要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的建议,站位高,谋划远,前瞻性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省教育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手起草《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广东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系列政策文件,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引领,以破除制约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与基础条件约束为重点,立足大湾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扎根中国、融通世界,把握大湾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内部各主体相互关系,集聚各方力量和资源,紧密协同、务实合作,统筹推进大湾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构建理念先进、制度科学、资源充分、水平卓越、治理高效的国际教育示范区,推动大湾区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大作为的方向前进,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不断提升大湾区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建成中国南方教育高地,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提升人民福祉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科技、文化支撑。
您提出的推进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夯实湾区基础教育根基,打造优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基地等建议,省政府已提早进行了谋划和部署。2017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要以城镇小学、初中学校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80座、40座为标准,统筹考虑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计生政策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服务半径、建设标准和教学保障能力等因素,对区域内未来5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及时间空间变化情况开展科学预测,以县为单位科学编制未来5年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切实增加学位供给。通过各地积极努力,2018学年全省共增加义务教育学位约63万个,有效地保障了适龄学生入学需求。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均按要求报送了未来五年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加快推进规划学校(园)建设。
2018年,我省在韶关、珠海、东莞市部署开展了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以小学、初中为主体,组建横向连通和纵向贯通的学区与集团。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辖区内相同或不同学段的学校组建成学区,促进学区学校间优势互补;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带动区域内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目前、广州、深圳、佛山等市在推进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您提出的建立粤港澳基础联盟、建立多种形式的粤港澳教师、学生合作交流平台载体和对话协作机制,我们非常赞同。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自2004年实施以来,是目前粤港、粤澳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校际交流项目,广东省已将其作为我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的重点建设品牌项目重点推进。教育部港澳台办对我省的姊妹学校建设工作高度评价,认为我们的规模“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工作成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8年12月,我省粤港姊妹学校已达721对、粤澳姊妹学校达69对。在此基础上,姊妹学校工作开展基础较好的地市着力打造各方参与、影响长远的品牌项目。如采取以粤港两地学校结对参赛的方式举办经典美文双语诵读比赛;再如深港中小学界教学科研深度合作举办了六届深港校长论坛,每届参加校长均达200多人,论坛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地区以及上海、成都、苏州等兄弟城市等都希望能派员参加。我省中小学在与港澳学校交流的过程中,有效增进了粤港澳三地青少年间的友谊和了解,在办学模式、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流,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三地教育发展水平。下一步我厅将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加大对开展粤港澳姊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三地姊妹学校缔结规模,丰富姊妹学校内涵提升活动层次,拓宽交流渠道和手段,努力提高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的社会效益。
您提出的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建议,我们也是非常赞同,我厅高度重视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以及语文、历史等课程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学目标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组织主题教育。通过书信、绘画、征文、微电影比赛等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导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决策部署,并结合您提出的建议, 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见效,采取有力措施,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我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推动各地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和广东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规划学校(幼儿园)建设,切实增加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满足适龄儿童“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需求。二是制定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完善合作交流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湾区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三是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广东基础教育新生态的指导性文件,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服务模式和治理模式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新评价、新治理”的发展新形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影响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广东省教育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广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蔷,020-3762734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