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闹饥荒差点给饿死,9岁卖到地主家当童工差点给累死,是党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在部队,我用钢枪保家卫国,退伍后,我用双手建设家乡。”86岁的朱华权,是东江纵队老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如今在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田墩村委墩下村老家颐养天年,虽然听力已不大好,但依旧精神矍铄,聊起早年的经历,记忆非常清晰。
战场上三枚手榴弹炸掉一辆坦克
朱华权是家里四兄弟中最小的,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拉扯几个娃,特别辛苦。1943年,朱华权9岁时碰上饥荒,很多村民都逃荒了,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由于担心年幼的朱华权给饿死,家里无奈把他卖给河口镇北二村的一户地主家做童工,过着“吃个半饱、累个半死”的日子。
1949年,15岁的朱华权加入了东江纵队游击队,后编入东江纵队驻横沥七团一连。1951年3月部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朱华权响应号召,加入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参加二十多场战斗。1953年,已经担任班长的朱华权在三八线附近参加战斗,他组织掩护战友陈载道炸敌军坦克,战友牺牲了,眼见坦克就要突破阵地,朱华权跃出战壕,躲过敌军火力,用三颗手榴弹炸毁敌军坦克一辆,得到全军通报表扬。因为作战英勇,朱华权先后获颁三枚抗美援朝勋章。
垦荒修渠让乡亲吃饱饭
1956年,朱华权复员回到家乡,先后任河口公社西湖大队青年团书记、北溪信用社理事会主任、民兵营长等职,多次荣获省、县表彰。1974年朱华权任河口公社田墩大队党支部书记,1984年任河口公社西湖乡党支部书记。
“干了十几年党支部书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跟土地打交道,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朱华权回忆说,农民要增收,一要增加土地面积,二要解决水利,三要解决化肥。他带领村民开垦荒坡,扩大种植面积,兴修水渠,把河水引过来,改造低产田。由于缺乏化肥,每年他都要坐长途汽车往广州跑,一早到镇上等长途汽车,晚上赶到广州落脚,找老战友帮忙,买回化肥等农资,用卡车运回村里,“水有了,肥有了,亩产差不多翻了一倍”。朱华权还鼓励村民发展多样化生产,在山上种植油柑,挑进城里卖了换钱改善生活。慢慢地,油柑成为当地的一大农特产。
农民走出大山不容易,在朱华权的带领下,村民们集资修路架桥,把3000米泥泞不堪的村道建成可供两辆机动车会车的公路,修建大小桥梁3座,其中,几百米长的河口大桥至今依旧是当地的交通咽喉,可以通车。
白手起家修建农贸市场
1990年朱华权调入河口镇社办企业任办公室主任、企业党支部书记,兼河口建筑队队长等职务,参与镇区环境的改造。当时河口镇政府前一片空地自然形成一处农贸集市,垃圾遍地无人清理、污水横流臭不可闻。除了卫生堪忧,集市还搭满了窝棚,消防不过关。镇政府希望朱华权能够彻底改造这个集市。
当时临危受命的朱华权首先做好小贩们的思想工作,劝他们暂时搬离,再请专业人士进行设计规划。最棘手的是建设资金问题,他经请示领导后,采用预售铺位的方式筹集到资金。工程开始后,他起早摸黑,带领建筑队奋力工作,严把质量关。市场如期建成,有效解决了镇区道路、车辆停放、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问题,提高了镇区环境质量。30年转眼过去了,这个河口市场经升级改造后仍是当地最主要的农贸市场,服务着一方百姓。
(文/图 记者石义胜)
版权所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7685号 粤ICP备19161774号 网站标识码 4400000161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