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信息来源:规划处 时间:2013-10-15 10:44:00
字体: [大] [中] [小]

关于印发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江府[2011]21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单位:

  《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业经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江门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江门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五年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江门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民资外资富市、科教立市、环境优市、和谐兴市五大战略,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积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了经济综合实力大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大突破、城市竞争力大提升、社会事业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改善,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跨上历史性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生产总值先后跨越1000亿元和150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3.7万元,提前三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增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迅速崛起,以台山核电、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新光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机电、纺织等六大传统产业不断优化提升;现代物流、旅游以及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创建了全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粤台农业试验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与“十五”期末比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交通区位条件明显改善,广珠城际轻轨、江珠高速、江肇高速等建成通车,崖门5000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完成,江门成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核电、火电、风电进入全面建设期,电力总装机容量实现翻一番,输变电及送电能力居全省前列。城乡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21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全面完成。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面貌。宜居城乡建设加快,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地位和竞争力显著提高。滨江大道建成通车,滨江新区建设全面铺开。市区一体化稳步推进,实现全市1.5小时生活圈。全市286公里省立绿道全线贯通。城市道路总长达2120公里。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五改”(即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整治工作基本完成,镇村环境不断改善。积极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在交通对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绿色江门建设创出新局面。如期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十五”期末下降9.1%和18.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以上。淘汰一批高能耗、重污染落后项目,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和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逐步降低。

  ——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153元和8589元,年均分别增长10.4%和9.98%;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516.72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564.76亿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9%以内。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大幅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廉租房和经适房建设,住房保障标准提高到人均12平方米。各级财政民生投入不断增加,广大市民得到更多实惠。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全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建成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成功创建全省教育强市,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平安江门”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口计生、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扶弱助残、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完成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成为全省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85%的审批事项下放到各市、区。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45家市直国有企业实施改制。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66.89%和1.88倍。金融环境明显改善,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落户江门,新增1家境内上市公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扎实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港澳台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5.21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209个。

专栏1 江门市“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类别

指  标

2005年

“十一五”

规划目标

2010年

“十一五”年均

增长(%)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05.37

1352

1570.42

13

人均生产总值(元)

19546

31000

37313

12.4

三次产业比重(%)

9:53.1:37.9

6:53:41

7.5:55.5:37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

0.54

1.8

0. 9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0.8

0.7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09.82

546

655.86

16.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102.8

103

103.2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90.5

146

143.4

9.1

城镇化率(户籍口径,%)

52

65

51.75

社会发展

常住人口(万人)

410.29

431

430

人口自然增长率(‰)

3.22

4.38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2.67

3.8

2.4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7.19

35

36.58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77.61

85

94.88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903

18000

21153

10.4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

5366

6850

8589

9.98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32.44

70

71.2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9.3

10

11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江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江门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有利的国内外形势为我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总体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为我市更好利用国际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我国政治社会稳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和改善民生措施的深入实施,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张,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江门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市在珠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的功能地位明显提升,区位条件显著改善,江港澳台合作持续深化,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已明确,为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创造了难得机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也为江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金融环境明显好转,民生持续改善,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后劲大大增强;加上我市可利用资源较多、发展空间较广、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等固有优势,完全有条件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江门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我市经济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城镇化进展较慢,在外部需求难以持续快速增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主要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当前社会结构变动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我市社会管理压力加大,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大。我市改革攻坚也面临深层次矛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难度加大。

  我市正处于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新起点上,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必须树立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争先进位的紧迫感和自信心,正确把握趋势,抢抓难得机遇,妥善应对挑战,有效化解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侨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全力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努力实现“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的壮丽蓝图,为江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总体要求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面提升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努力推动经济增长转入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服务业现代化和农业高效化,形成富有江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必须强化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高,实现创新型江门建设的新突破。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提高科技和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必须强化以人为本和民生优先,实现社会建设的新突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富民强市战略,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重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必须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江门建设的新突破。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生态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

  ——必须强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力度,实现华侨文化名市建设的新突破。坚持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打造华侨特色文化品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

  ——必须强化重点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突破。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先行先试,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提前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提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文明。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7万元,年均增长14%;工业增加值1700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0亿元,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0亿元,年均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1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新增亿元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进一步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推进产业沿“三边”(沿江边,沿铁路、高速公路边,沿海边)布局,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提高到55%以上;宜居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均达到1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幸福感不断提高。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文化名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基本形成文明法治、公平正义、宽容诚信、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进一步优化,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江港澳台合作更加紧密,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专栏2 江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570.42

3000

15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元)

37313

70000

14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103.2

103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55.86

1360

16

预期性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43.4

220

10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亿元)

829.78

1700

16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31.77

1900

25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04.29

200

15

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37

42

预期性

城镇化率(%)

51.75

55

预期性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0.9

2

预期性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5.4

10

预期性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件)

98

112

2.9

预期性

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27.22

28.75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153

36600

12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589

14600

12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2.49

4

预期性

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万人)

4.3

10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6.58

40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4.88

97

预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9.73

100

约束性

常住人口(万人)

430

450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2.5

6.00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0.715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预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20.97

19.59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60

90

预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55

90

预期性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

约束性

二氧化硫

化学需氧量

氮氧化物

氨氮

森林覆盖率(%)

42.2%

42.5%

约束性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1

12.5

预期性

注:带“*”标记的为累计数。

第三章 以加快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 

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第一节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壮大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实力。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车辆修造业,建设重点服务华南、面向国内外的轨道交通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整合提升摩托车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节能环保车型,推进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加快建设“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壮大船舶及配套装备制造业规模,重点发展中小型船舶、特种船舶、中高档游艇制造,在银洲湖和广海湾建设广东中小型船舶及配套产业基地。以台山富华重工为重点,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核电辅助装备制造为重点,打造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基地。加快中低压输变电设备、电气控制和电线电缆集群发展。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平,重点发展通用机械设备、模具和石油钻采专用设备。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超常规措施促进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省市共建,打造以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中高端封装及芯片、外延片、照明等产品,形成国内一流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拓发展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化工、电子、纺织新材料及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打造特种纤维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石化产业,大力发展低污染石化中下游产品和液体化工品,重点建设广海湾石化基地、银洲湖精细化工基地。以打造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抓手,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产品、计算机外部设备等优势行业。以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探索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第三节  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实施培育规模企业100强计划,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建设好1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提升金属制品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以铝型材、集装箱、不锈钢制品、水暖卫浴、小五金为主的国家级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产业基地。纺织业重点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档面料、新型功能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和家纺产品,打造全国化纤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推动造纸产业集聚和技术升级,重点建设银洲湖高档文化生活用纸、新闻纸和纸板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促进传统工艺现代化,重点向特色、保健、方便食品方向发展。家用电器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发展节能环保型新产品。以红木古典家具产业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具研发基地和采购中心。提高建材工业产品档次,加强污染治理,降低能源消耗,形成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第四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继续改善金融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港口仓储运输物流业,加强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保税物流和物流金融服务,建设珠三角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物流枢纽。积极发展工业设计等服务业,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工程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江门现代信息服务业园区、云计算中心、无线射频技术(RFID)服务及应用等一批具有竞争力和集聚效应的专业化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依托我市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区域性专业会展,打造摩托车博览交易基地,建设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超过50%。

大力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以碉楼、温泉、海滩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旅游城市。打造生态、休闲旅游新热点,发展滨海和海岛旅游。积极引进大企业投资,加强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服务水平。

专栏3 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项目和基地

先进制造业

  交通及海洋装备制造: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江门),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江门),广东中小型船舶及配套产业基地(江门),华南国际汽车制造基地(江门汽配)。

  电力设备制造:江门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基地,广东输变电配套设备生产基地(江门)。

  石油化工:台山广海湾石化基地、新会银洲湖精细化工基地、新会己内酰胺项目和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江门)。

  新能源:江门高新技术开发区绿色(半导体)光源照明产业基地。

  新材料:江门新材料基地。

优势传统产业

  广东(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

  食品饮料:珠江口西岸调味品生产基地(江门)。

  建筑材料:江门(恩平)新型建材工业城。

  金属制品:国家级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产业基地(江门),江门开平水暖卫浴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区、江门新会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示范区。

  造纸: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

现代服务业

  会展服务:江门摩托车博览交易基地,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

  教育服务: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

  旅游服务:开平碉楼与村落、上下川岛休闲旅游度假区、新会银湖湾湿地公园游艇休闲度假区、台山海龙湾旅游度假区、恩平地热生态旅游度假区、鹤

山古劳水乡。

  流通服务:江门银洲湖物流基地,广东煤炭集散基地,鹤山现代物流中心。

现代农业

  江门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江门(鹤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江门优质稻生产基地,江门鹤山国家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江门淡水养殖带和沿海海水养殖基地。

第五节  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提高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协调衔接的要求,依托各市、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建设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突出的工业园区。加大园区整合力度,重点加强市高新区、江沙工业走廊和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银洲湖开发区、新宁工业园及广海湾工业园区、鹤山工业城、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国家和省属企业、大型上市公司、民营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加强对珠三角富裕地区的产业招商。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度。

通过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潜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实施现代产业100强项目计划,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到2015年,形成新光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大千亿元产业,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至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

第四章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建设创新活力江门

第一节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大长江、美达、真明丽、无限极、雅图仕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健全“政产学研”协调机制,构建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一批研发机构列入省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地区重大创新公共平台,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工程。努力在装备制造、绿色光源等领域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抢占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加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利于培育产业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支撑条件。加快发展各类综合型、专业型科技孵化器,建设大学科技园、火炬创新创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江门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专业化开放式平台和若干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

第二节  提升自主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

  加快二次创业步伐,把江门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区。加快江门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等创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以江门高新区为核心、其他创新型产业园区为辅助的“一核多区”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稳步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

  实施创新技术转化体系建设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推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原有优势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步伐。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优化企业价值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三节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组织实施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领军人物、创新科研团队和中高级技术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为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平台。发挥高校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完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健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  优先创新基础环境

  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风险)资本为支撑、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到2%以上。设立和完善支持创新专项基金,采用补贴、奖励、贴息、借款和投资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海内外投资者在我市设立创业投资机构,为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实施鼓励采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启动专利技术实施计划工程。扶持关键领域和产业技术标准的研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订各类标准,支持建立技术标准研究测试机构。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扶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和支持企业创建名牌政策。

  实施创新资源引进与开发工程。推进实施江门市(院士)顾问委员会制度,建立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咨询机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引进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兴办分支机构或合作办学,争取引进更多国家及省级创新机构、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项目,打造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江门知识城。

第五章  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为关键

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节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推进现代管理、创立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发挥政府、人民团体、行业组织的作用,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第二节  增强内需拉动作用

  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文化、教育、旅游、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商业网点规划,逐步在中心城区建设中央商务区,合理调整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优化城市消费供给功能。围绕便民服务,加快发展社区卫生、家政、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和废旧物品回收等服务。切实改善农村及城镇的消费环境,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特殊商品下乡活动,支持发展面向农村的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络消费。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大交通、市政、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大力激活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坚持大项目带动,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增加地方金融供给,加大对企业融资担保的支持,推动大项目通过股权证券化融资或租赁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市政公用项目推行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移交(BT)、转让—运营—移交(TOT)等模式,通过竞争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吸引具有较强实力和运营经验的企业投资。

第三节  深化江港澳台合作

  切实发挥祖籍五邑的港澳同胞众多的优势,深化江门与港澳的合作。落实与香港四大商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澳门贸促局等签署的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推进江门与港澳在研发设计、销售、金融及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利用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的契机,大力推进江门与台湾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合作,扩大我市对台贸易和利用台资的规模。

第四节  提高对外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市场结构,巩固和深度开发香港和欧美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盟、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推动软件、文化、动漫等高增值服务出口,扩大技术进口。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伸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加快由单一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领域延伸。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创立内销品牌,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增加国内采购和开展深加工业务。支持科技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把引进资金与增强创新能力紧密结合,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以重大项目、基地和园区为依托,加强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引导企业“走出去”,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获取境外知名品牌、先进技术、营销渠道、高端人才等资源,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第六章 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根本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积极发展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机绿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努力建设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农业强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若干个国家级或省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建设广东省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东省(江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培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业品牌,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家、省农业著名商标,到2015年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家。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依托新会银洲湖、南新区、鹤山桃源三大物流中心,打造集仓储、冷藏、批发、配送于一体的珠三角和粤西主要农产品集散地,形成规模200—300亿元的农产品流通中心。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灌区改造、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江(海)堤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到2015年,江门市区重要堤围防洪(潮)标准达到50至100年一遇,县级市达到50年一遇。

第二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村庄发展规划编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2015年90%的村庄完成规划编制,80%的村庄完成整治。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直通车”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我市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第三节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积极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建立财政、金融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新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组织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有条件的农信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

第七章  以海陆统筹开发为方向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第一节  加快构建临海现代产业带

  努力打造全省海洋经济综合示范开发区。建设广东省临海石化工业重点发展区域和电能源产业基地,力争银洲湖区域成为全省优化提升海洋传统产业示范区,广海湾区域成为全省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快上下川岛区域开放开发步伐,建设全省海岛开发与保护示范区,同时探索推进无居民海岛整体开发。黄茅海区域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生态养殖业和核电,镇海湾区域加快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业。积极扶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实行科学合理围填海造地。201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0%以上。

第二节  优化发展海洋水产业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建成沿海海水养殖基地和淡水养殖带,加大名优水产品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力度,做大做强鳗鱼产业。发展水产加工业,提高二、三产业在渔业经济中的比重。实施标准化鱼塘建设工程,力争每年整治低产鱼塘、咸围1万亩。实施标准化渔港建设工程,规划建设3—4个国家一级渔港或二类渔港,发展集渔货交易、后勤补给、水产品加工、饮食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到2015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160亿元,年均增长8%。

第三节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设立海上突发事故应急系统,完善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广海湾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区、镇海湾牡蛎种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银湖湾滨海湿地公园。全面提升对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珍稀、濒危水生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水平。加强人工鱼礁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实施沿海人工鱼礁区、幼鱼幼虾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贝类和海珍品扩养增殖区等海域的护养增殖计划。

第八章  以交通能源和信息体系建设为重点 

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第一节  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与珠三角核心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对接,打造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加快江罗高速、中开高速及新会支线、江番及江珠高速北延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的西环路快速干道、江顺大桥建设,加快环银洲湖快速公路建设,开展高栏港北延线、江肇高速南延线、港珠澳大桥江门侧连接线的规划建设。确保广珠铁路按时建成通车,加快江门至南沙铁路建设,加快省部合作共建西部沿海铁路、广佛江珠城际轨道的规划建设,深化江恩城际轨道(含台山支线)前期工作。加强与粤西和泛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联通,形成与广佛、深港大都市连接的快速通道,建成江门与珠海、中山、广州、佛山、肇庆等1小时通达圈。抓住国家开放低空领域的机遇,启动规划、落实选址筹建通用机场,强化交通枢纽综合运输地位。

  全面推进市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化通道、网络及枢纽建设,优化交通布局,促进运输方式间有效衔接。重点推进市域“十一纵十二横”干线公路的新建和改建,构建以快速路为主体骨架的道路网络。继续完善村镇联网公路建设和农村道路硬底化,统筹市域内路网的衔接与协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推进市域内公交式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构建网络完善、运行高效、外联畅通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市域内各市中心区1小时通达、主城区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大、中运量公交系统,实现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便捷换乘,以及与外部陆、海、空等交通体系的合理衔接。加快道路网、桥梁、立交、电子监控设施、公共停车场和社区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突出问题。推进基本交通服务均等化,实现镇有站、村有亭。

  积极推进港口和航道建设。加强与南沙港、高栏港等珠三角主要港口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重点建设银洲湖港区、广海湾港区,加快广海湾港区5万吨级以上沿海航道及深水港区建设的前期工作,促进崖门3万吨航道动工建设。加快推进疏港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提高水路、公路、铁路多式联运能力。

第二节  构建清洁安全能源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以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继续发展高效、低能耗的大型骨干火电和热电联产机组、煤制气发电机组、天然气发电机组。重点推进台山核电、台山电厂二期、新会电厂、双水电厂、陆上及近海风电、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银洲湖纸业基地、恩平化工园等园区热电联产试点。2015年电源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核能、风能利用位于全省前列,建成广东省重要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构建能源储运体系。推动省级油气储运基地、银洲湖煤炭集散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建设,发展超高压、智能电网和绿色电网,重点抓好500千伏狮洋至五邑线路、糯扎渡直流受端配套工程等输变电工程。大力推进珠中江区域管道燃气工程建设,加快城乡燃气网建设和改造,江门城区民用燃气管网实现全覆盖,县级市中心城区民用燃气管网基本形成主骨架。

专栏4 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

交通项目

  轨道交通:广珠铁路江门段,广东西部沿海铁路江门段,江门—南沙铁路,广佛江珠城际轨道江门段,江恩城际轨道(含台山支线),新兴至广海铁路。

  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江罗高速江门段,中开高速及新会支线,江番及江珠高速北延线江门段,新台高速南延线,台恩高速,鹤台高速,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西环路快速干道,江顺大桥),高栏港北延线、江肇南延线。

  港口和航道:新会崖门3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江门市高新区公用货柜码头,广海湾港区5万吨级通用码头及防波堤、航道工程,台山市广海湾深水港,恩平港区扩建和航道疏浚工程。

  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场站、公交设施升级改造,城区道路网、桥梁、立交、公共停车场和社区停车场的建设和改造。

  机场:通用航空机场规划。

能源项目

  电源:台山核电一、二期,台山电厂6#—9#机组,双水电厂扩建,新会电厂天然气机组和煤制气机组,川岛风电,台山、恩平陆上风电,恩平化工园热电联产,新会抽水蓄能电站,近海风电。

  电网:500千伏狮洋至五邑线路,500千伏台山电厂二期接入系统,糯扎渡直流受端配套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台山核电一期接入系统,500千伏阳江核电接入系统(含恩平开关站),500千伏五邑站#2扩建工程,500千伏圭峰输变电工程。

  储运:珠海液化天然气工程江门段,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江门段,银洲湖煤炭集散基地,油气储运基地,四市三区城市燃气管网。

第三节  加强城乡保障设施建设

  加强市政和防灾体系建设。加快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到2015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力争达到90%以上。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建立健全防汛抗旱、自然灾害预警救援、生态保护和疫病虫害防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核应急中心。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切实解决“水浸街”问题。加强气象事业建设,增强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确保居住环境的地质安全。

第四节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光缆干线网络,加快建设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促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高速互联以及业务应用的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示范(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智慧江门”建设。以“数字江门”信息工程建设推动政府、企业、社区、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到2015年,全市互联网普及率、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分别达75%、80%以上。

第九章  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抓手 
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构建沿三边发展的产业布局框架

  一是加快实施“三边”发展战略。沿江边,以蓬江、江海和鹤山东部为重点区域,以滨江新区、江门高新区、江沙工业走廊和市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区等为主要载体,加快绿色(半导体)光源、家电、机电、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二是沿铁路、高速公路边,以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的工业聚集区为重点区域,着力发展轨道交通车辆修造,承接优质产业项目转移,并通过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五金卫浴、电声器材、食品、制鞋、建材等传统产业;三是沿海边,以新会银洲湖、台山广海湾为重点区域,加快核电装备、汽车零配件、造船、造纸、精细化工等重化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通过落实“三边”发展战略,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二节  提高城镇化水平

  强化中心城区功能,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合理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将江门市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加强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市城区建设,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大力加强中心镇和重点专业镇的建设,促进工商业集聚发展,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发展一批吸纳农村人口转移能力强、经济较发达的卫星城。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度,积极推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放宽入户条件,吸引更多本地农民到城镇落户,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外来农民工有序迁入城镇。

第三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根据国家和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市域内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引导蓬江、江海、新会等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鹤山重点开发区域主动承接广佛都市圈产业转移,提高发展水平;推动开平和台山北部重点开发区域全面振兴,充分发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当地和市域西部农村人口转移主要载体的功能,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支持台山南部重点开发区域快速崛起,成为我市产业重型化的重点区域;扶持恩平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发展,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不同功能区实行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的配套政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

第四节  落实珠三角一体化工作

  按照《珠三角规划纲要》的要求,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产业一体化为重点,认真落实珠三角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规划。以“右联珠中、左接广佛”为方向,推进跨区域合作。在“珠中江经济圈”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落实有关领域的合作协议,继续推进珠中江通信一体化、珠中江城市(镇)供水同网工作。以交通对接和产业合作为切入点,大力加强与广佛的深度协作,接受广佛都市圈辐射。

第十章  以绿色发展为途径 建设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第一节 推动低碳发展

  以现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和企业为重点,强化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大力加强火电、造纸、食品加工、化纤纺织服装、建材和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行业准入管理,科学合理地设置低碳和绿色发展的准入标准,抑制高能耗产业过快增长,新建较大规模项目力争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和碳排放先进水平。切实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江门高新区、滨江新区、各市(区)新城区及新建园区为重点,推进低碳区域试点工作。

  积极发展低碳服务业。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业的低碳化改造,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集货运、场站服务、商品展示、流通加工为一体的绿色无缝物流系统。大力发展绿色商业,引导厂家、商家制定绿色营销战略,提倡绿色包装。鼓励发展碳资产管理业,研究建立低碳发展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融入碳交易市场的有效途径,提高碳资产管理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低碳知识,引导居民形成节俭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社区便民回收点,完善再生生活资源回收体系。开展建设绿色生态社区试点,推动绿色建筑、社区绿化、生活污染处理等设施建设。加大绿色照明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城市主干道和景观绿色照明工程建设。

第二节 提高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

  大力推行节约原材料理念,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包装材料的使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水和城市节水。强化节约用地目标考核,加强年度计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抓好山坡地利用工作,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

  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加强规划指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企业—园区—产业—社会”的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建设,优化和推广银洲湖纸业基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工业园区热电联供模式应用。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管理,建立废料交易平台,发展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支持船舶和汽车拆解业发展。

第三节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水生态功能系统。继续推广共同治理的“潭江模式”,以河道生态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生态水利建设、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实施以天沙河引水增流改造工程为代表的城市内河改造和污染整治工程、滨江新区及江门河城市滨江景观带工程。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区管理,优先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落实规划环评制度,规范工业环保准入门槛。加强对重点大气、水污染源的监控,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小窑炉和小型火电站,开展垃圾发电试点,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水平。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管网收集系统,到2015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第四节 推进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有序推进“三旧”改造,大力优化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景观林、公共绿地和城郊防护绿化带,完善绿道网,把江门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高标准加快滨江新区建设。以路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滨江新区连接发达地区的集聚、辐射作用。高水平建设辐射全市的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大剧院、学校、医院等大型设施,强化滨江新区在科研、创新和文化等方面的引领功能。突出发展金融、商贸、科技、文化娱乐等产业,大力推进星级酒店、商业中心、住宅小区等现代服务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以滨水为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把滨江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核心发展区。

专栏5 滨江新区重点项目

公共设施:

  江门市滨江体育中心、江门大剧院、江门图书馆新馆、滨江中学、滨江小学、滨江医院等。

服务设施:

  商务酒店、购物中心、住宅项目等。

路网建设:

  天沙河路、新南路、规划二路、丰乐路北延线工程、冠军路、新昌路、石头路、规划四路和五路、人工湖北路和南路等。

景观工程:

  天沙河两岸景观:包括河堤建设、河面扩宽、绿化景观配套等工程,核心区人工水系景观工程等。

第十一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

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第一节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全面改造中小学校危房,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五邑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支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全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提升高等学校科研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工程,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创建全省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支持五邑大学等高校与国内特别是港澳地区高校合作办学,建设粤港澳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培养和加快引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融合。

第二节  促进充分就业

  积极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继续深化“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覆盖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就业促进体系和职业能力提升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把农民增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工作来抓,拓宽渠道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通过“双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探索推进农村资产要素市场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提高城镇中低收入群众收入,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联动机制,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支付保障制度建设,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

第四节  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普惠型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农保全覆盖,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进一步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城镇无收入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五保供养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社会福利事业,拓展社会志愿服务,扶持发展慈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积极稳妥推进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稳步将在城镇居住时间长、工作和收入稳定的外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衔接。

第五节  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健全基本药物制度,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全面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全覆盖。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逐步健全城乡体育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卫生服务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圈。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构建全覆盖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

第六节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化普法教育,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江门和法治江门。全面深化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和落实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和机制,强化重要物资储备,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提升政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环境安全事件的能力。

第十二章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

建设华侨文化名市第一节 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力度

  切实加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组织领导,实现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创建为民、育人为本,把建设“市民满意城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总目标,广泛发动全民共建文明城市。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整治公共秩序,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力争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第二节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爱乡、崇文乐善、开放兼容、和谐文明、创业拼搏”的侨乡文化精神。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创造”宣传教育,传承创新侨乡人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坚持办好“侨乡书香节”,培养全民读书之风,打造“书香江门”,普遍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人文素养。

第三节 繁荣侨乡文化事业

  加强侨乡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统筹规划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鼓励以五邑历史文化名人和侨乡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文艺精品,建立和完善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扶持机制和文艺精品奖评选机制。抓好本市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外地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广具有侨乡特色的五邑民间民俗文化。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每年形成一批关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发挥广东侨乡文化研究基地的作用,研究挖掘侨乡历史文化,推动侨乡文化研究繁荣发展。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

第四节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印刷发行、文化旅游、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广告会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等行业,使文化产业成为重要产业。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打造若干个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启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文化创意园区、动漫影视产业园、嘉禾影城、赤坎影视城、蓬江侨文化城市展示区、开平侨文化生态保护区、台山侨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建设。鼓励外资民资兴办文化产业。

第五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标志性的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城市文化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华侨博物馆三期工程、迎宾广场、江门演艺中心、动漫主题公园、档案馆、图书馆、科学馆、文化馆等的建设。加快各市、区重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构建“市—县(区)—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示范性乡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加大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等文化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建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基层文化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专栏6 文化事业和产业重点项目

重点文化设施:

  市档案馆,市文化馆新馆,市科学馆,华侨博物馆三期工程,陈白沙纪念馆三期工程,迎宾广场,江门演艺中心,江门动漫主题公园,恩平文化新区,新会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产业项目:

  市文化创意园区、动漫影视产业园,嘉禾影城,开平赤坎影视城,鹤山印刷产业基地。

体育设施:

  新会游泳跳水馆、体育运动场,台山新体育馆,鹤山体育中心。

基层文化惠民工程:

  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

第十三章  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在蓬江、江海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理顺市本级与县级市(区)的管理和事权关系,推进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微观经济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扩大县、镇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开展审批方式创新,推行网上审批、联合审批。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人员聘用制度,规范岗位设置管理。推进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探索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推进市区一体化。加快构建市辖区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同城化格局。按照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和方便群众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市辖区自来水、有线电视、公交等价格收费标准的同城一体化。

第二节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和公示制度。加快市政公用事业社会化、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机制。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争取新增10家上市公司,整合现有上市公司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引入和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

  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市区财政体制。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建立重大项目税收分享制度,形成集全市之力办大事的机制。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合理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把握“三旧”改造机遇,通过土地置换、储备等方式,打造新的国有资产营运平台。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的主导作用。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改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逐步简化登记注册程序。发挥社会规范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增强基层自治功能,提高居(村)委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推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委托社会组织提供和政府购买等方式,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供给模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强化监督检查,凝聚各界力量,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  发挥规划导向作用

  ——积极引导市场需求。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引导居民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围绕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财政、金融、产业、用地、环保等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保持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重点保障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整合专项资金,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第二节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

  ——编制区域和专项规划。各市、区政府和有关单位,依据本规划编制本地区和有关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安排。要把专项规划作为项目立项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下级总体规划要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上级总体规划对接;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总体规划对接。正确处理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第三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科学谋划重大项目。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进规划落实。加强前期工作,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将规划的重大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十二五”期间,全市初步安排重大建设项目249项,总投资7318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917亿元。

  ——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主体,实施考评和奖惩激励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咨询评估、专家评议、社会公示制度,实行重大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四节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加强监督检查。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由市政府按年度分解,并督促各市、区政府和相关单位落实。完善规划年度考核和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完善考核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江门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办法》和建设幸福江门指标体系考核办法,着重考核并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动员社会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规划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情况和相关信息,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