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丹霞山成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8月,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8项、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同治《仁化县志·丹霞山图》
丹霞山,古称“锦岩”(语出《广东通志》),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位于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292平方千米。丹霞山发育在南岭褶皱带中央的构造盆地中,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地,是发育到壮年中晚期簇群式峰丛—峰林型丹霞的代表。丹霞山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且独特,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有的重要地质遗迹共88处,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25处,国家级地质遗迹点57处,省级地质遗迹点6处。
丹霞览胜(刘加青 摄)
仙山琼楼(刘加青 摄)
丹霞山风景资源丰富,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丹山—碧水—绿树—田园交相辉映,以“雄、奇、险、秀、幽”著称。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区域,以“顶平、坡陡、麓缓”为特点,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闻名于世,主要有赤壁丹崖、丹霞群峰、丹霞岩洞、巷谷地貌以及丹山碧水组合等景观。不同体量和不同形态的赤壁丹崖组成了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680多座。最高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
丹崖赤壁(刘加青 摄)
丹霞山地貌类型和植被群落的多样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独特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基地。据2007年12月中山大学丹霞山景区动植物本底调查,初步了解到,丹霞山全部维管植物共216科、891属、2096种。其中,各类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隶属于13科19属。重点保护植物有中华水韭、莼菜、金毛狗、水蕨、丹霞梧桐、半枫荷、喜树、中华结缕草等。丹霞山有动物资源共50目、281科、1429种。重点保护动物有云豹、林麝、黑麂、黄腹角雉、穿山甲、小爪水獭、大斑林狸、斑羚等。
丹霞山不但自然景观优美独特,还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寺庙建筑、摩崖石刻、碑刻、古山寨、岩庙、悬棺等文物古迹为数众多。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先民在这里生活,留下了鲶鱼转文化遗址。附近的先民,很早以前就利用天然岩洞结庐而居,有“逢山有寨、逢寨有门、逢门必险”的说法,山上保留了各个时期的古山寨。其中,细美寨创建于明崇祯年间,主体部分位于阳元山西麓,有三重山门、沿山脊线修凿石梯,堡寨筑于阳元山顶部,四面为绝壁、山顶筑有水池,易守难攻,现该寨被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丹霞山景区中部、锦江西岸的夏富古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德祐年间,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独具魅力的客家民居和风情,旖旎的山水田园风光,2013年该村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
细美寨(丹霞山管委会供图)
夏富村一角(韶关市地方志办供图)
丹霞山宗教文化积淀丰厚。隋唐时期开始有僧尼经营,在明清时期达到最盛。目前已发现石窟寺遗存达40多处。锦石岩寺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明清时期进行了重建、扩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高僧澹归来丹霞山开辟道场,建佛堂精舍,以佛教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意,将寺命名为别传寺。澹归自充监院,在别传寺15年,从学弟子最多时达数百人。澹归撰有《丹霞山新建山门记》《丹霞施田碑记》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依靠山洞修建而成的雪岩寺,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丹霞山景色雅秀、奇险,历代摩崖石刻和碑刻则璀璨夺目。在丹霞山通天峡、别传寺、梦觉关、锦石岩等一带,留有自北宋至民国年间的摩崖石刻111题,其中宋刻8处、元刻9处,以“锦岩”“丹霞”“别有天”等大字摩崖最具代表。现丹霞山摩崖石刻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丹霞山“丹霞”石刻 (岳思文 摄)
丹霞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作文赋诗。北宋政治家余靖曾作《仁化锦石岩》诗:
巉岩绚烂倚云隈,万玉无香结作堆。
不是虬龙眠铁树,原来假石作根荄。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曾写下《游丹霞山记》:
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以上为节选自《游丹霞山记》)
参考文献:
1.道光《仁化县志》。
2.《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规划文本》。
3.《广东年鉴2011》。
(作者:粤鉴)